五灵脂煎煮方法-五灵脂煎煮方法,五灵脂,煎煮,方法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8-06 04:21:56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五灵脂为什么要包煎?

五灵脂为什么要包煎?

五灵脂需要包煎是因为五灵脂是中华鼯鼠的干燥粪便,其颗粒外表面有沾膜保护,在水中泡很长时间也不会沉入水底,也不散开,必须粉碎用才有药效,但在粉碎后煎药时容易粘连,因此采用包煎的方法。 五灵脂的功能主治为: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可以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扩展资料: 五灵脂的用药注意事项: 1、导致滑胎 五灵脂对于很多闭经或者是月经不调的女性都有极大的调理作用,这些人只要是服用五灵脂一段时间身体循环就会达到正常。但是对于孕妇来说这样的循环却是致命的,若是想让血液流通通畅,势必会刺激到子宫,子宫若是受到刺激必回收缩或者扩张而导致腹中的胎儿异动。 2、导致中毒 五灵脂本身没有毒也没有副作用,但是与人参搭配之后五灵脂的副作用就会体现出来,很多临床试验表明五灵脂与人参混合食用会使鼹鼠不同程度中毒、昏迷。 3、导致胃疼 服用五灵脂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不能服用的时间太长,因为五灵脂本身是一种药效比较强的中药,如果长期服用势必会使得胃部受到刺激,尤其是本身胃部就不是很舒服的人就更加需要注意服用的时间和药量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五灵脂

五灵脂直接泡开水喝了,没有煎,有事吗?

可以


这些中药需要煎多久?

我刚看了 一下这个方子,首先这个应该是破淤补气的
首先,生蒲黄一定要包煎(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包起来煎煮),否则药汤子都倒不出来了

鹿角应该烊化后服用,也可以打碎研粉冲服,绝对不可和其他诸药一起煎煮

剩余诸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然后大火煮开锅,换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来一次药液,再加水煎煮15-20分钟,倒出药液跟第一次药液混合,再加水煎煮10-15分钟,倒出药液合并前两次的,这就是一副药的煎煮方法。药液分成三份一日服用三次。

一定要用砂锅煎煮,铁锅不行,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


长期大量食用五灵脂会有什么后果?严重吗?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部分病人有胃不适反应。剂量稍大有胃痛反应。
没有好大问题的。吃多了只是会引起胃痛。


血五灵脂和生蒲黄一起煎是治什么病

五灵脂配生蒲黄是中医名方失笑散,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瘀血停滞导致的产后恶露不行,月经不调,少腹疼痛。现代多用于瘀血引起的心绞痛,胃痛,痛经,产后服痛,宫外孕等病症。


中药五灵脂小包外包装需拆吗

不要拆,五灵脂因为是鼯鼠屎,煎起来会有一定的味道,而且不包住有些残渣会飘起了,为了便于服药所以需要包煎。


五灵脂的功效是什么?

1.散瘀止痛 五灵脂味苦能泄闭,性温能通,生用有散瘀之功,瘀散则痛止,即通则不痛。《本草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临床主要用治瘀血阻滞的痛经、闭经、胸痛、腹痛、疝痛。 2.活血止血 五灵脂味苦性温,故能活血散瘀,炒用又具止血之功,临床多用于治崩漏、经量过多、赤带、跌打损伤等症状。 3.解毒 五灵脂有解毒之功,可用于蛇、蝎、蜈蚣咬伤及药毒,可内服,亦可外敷。如《本草纲目》曰:“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4.健脾消食 五灵脂甘温入脾经,故能健脾温寒而消积,可用治伤冷积聚及小儿五疳。如《开宝本草》曰:“主小儿五疳。”《本草蒙筌》曰:“除小儿疳蛔。”小儿疳积多由饮食不节,断乳过早,喂养不当,病后失调,药物攻伐太过,以及虫积等因素,使脾胃功能受损,津液耗伤,不能消磨水谷,久之积滞生热,迁延成为疳疾,用本五灵脂,则疳积得愈。 5.抗凝 五灵脂其水提物体可显著抑制由ADP、胶原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6.缓解平滑肌痉挛 用五灵脂水煎剂对子宫呈短时间张力提高,几分钟后恢复正常,部分出现后抑制现象,而对频率、幅度影响小,因此五灵脂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也曾用于心绞痛。


有没有人知道五灵脂功效

五灵脂具有散瘀止痛、疏通血脉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的月经夺、腹痛等问题,五灵脂也被证实有一定的抗结核病等能力,五灵脂还有缓解平肌痉挛的作,临床上也用来治愈心绞痛。


祛风百脉疗法中五灵脂的作用是什么?

中药五灵脂是活血化瘀的药物,药性苦、咸、甘、温,归肝经,功效主要是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临床应用主要是:一、瘀血阻滞的痛证。五灵脂专入肝经血分,善于活血化瘀而止痛,为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常与蒲黄一起使用,也就是失笑散。与川芎、丹参、乳香、没药同用,可以治疗胸痹心痛。与延胡索、香附、没药同用,可以治疗脘腹胁痛。与当归、益母草同用可以治疗痛经和产后瘀滞的腹痛。外用可以和白及、乳香、没药一起研末外敷,治疗外伤性的疼痛。二、瘀血阻滞出血证,炒五灵脂既能够活血散瘀,又能够止血。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月经崩漏量多,色紫暗有血块,少腹刺痛,可以与三七、蒲黄、生地等配伍使用。注意这个药一般是要包煎的,一般不与人参同用。


中药里面有药布袋,我忘记是把什么药要放进去熬了。囧~

失笑散要用药布袋包煎:失笑散里的蒲黄是粉末,五灵脂为蝙蝠或其他近缘动物的粪便,水煎时容易混糊药液,故须包煎;阿胶宜放在碗里,冲入药液烊化,若一起水煎,阿胶容易粘结成团,不利于药效的发挥。


当归、木香、苍术、五灵脂、牵牛子、鳖甲熬成浆糊吃有能治什么

当归,木香,苍术,五灵脂,牵牛子,鳖甲熬成糊吃能治月经不调吗


怎么栽培五灵脂

五灵脂(Faeces Trogopterori)又名药本、寒号虫粪、灵脂等分为灵脂米、灵脂块(血灵脂、糖灵脂)两种。灵脂米即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灵脂块是其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夹以少量砂石干燥凝结而成。
① 灵脂块,系由许多粪粒凝结而成,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柱形,其表面常碎裂,呈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较易破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地看出粪粒的形状,有时呈纤维性。气腥臭,味苦。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佳。
② 灵脂米,呈长椭圆形圆柱状,两端钝圆,长5~15毫米,直径3~6毫米。表面黑棕色,较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浅色的斑点,有的具有光泽。体轻而松,易折断,断面黄色,黄绿色或黑棕色,呈纤维性。气微弱,味微苦咸。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内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品质较灵脂块为差。显微鉴定:粉末:黄褐色。滴加50%硫酸,放置10min以上,可见团块(粪粒)中析出众多小颗粒状结晶,逐渐形成针簇状或长方形片状结晶。此外,常可见管胞、纤维、表皮、花粉粒等植物组织碎片。


民间医生李清岩献出的治癌祖传秘方 生五灵脂10克,生黑牵牛20克,生香附子10克,生广木香10克.

请问生五灵脂是什么

五灵脂是哺乳纲、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寒号鸟)、飞鼠或其它近缘动物的粪便。“灵脂”与“凝脂”二字谐音。李时珍释其名曰:“其粪名五灵脂者,谓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气也”。鼯鼠形似大蝙蝠。头宽,眼大而圆,背部毛呈灰黄褐色,腹部毛色较浅,前后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其生活在长有松柏的峭壁石洞或石缝中。窝的形状如鸟巢。鼯鼠白天躲匿在窝内睡觉,清晨或夜间出来活动,善攀援,能滑翔。不少采药人在采五灵脂或其它药材时,绳索常被鼯鼠咬断而丧命,所以,采药人多把绳索染成红色来迷吓它们。鼯鼠之所以叫做“寒号鸟”,乃其夏日羽毛丰盛,到了冬天羽毛掉光,尽夜鸣叫,故称为寒号鸟;人们说它夏天羽毛绚烂时就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到了冬天就叫“得过且过”。五灵脂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是妇科要药。主治血滞、经闭、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和蛇虫咬伤等症。

  五灵脂始载于《开宝本草》,云:“出北地。此是寒号虫粪也。”《嘉祐本草》曰:“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本草图经》曰:“今淮河东州郡有之。云是寒号虫粪,色黑如铁,采无时。”《纲目》谓:“五台诸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自鸣若曰:风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如鸟雏,忍寒而号曰:得过且过。其深恒集一处,气甚臊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从以上所述古人对五灵脂原动物形态的描述来看,完全与鼯鼠类动物吻合,特别是“四足,有肉翅(即前后肢间的皮膜),不能远飞”等特征,更证明为鼯鼠无疑。从药物性状记述:“其屎恒集一处,其气臊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同现在所用的五灵脂亦完全相符。所说粒大如豆即现谓之“灵脂米”,加糊、粘块如糖者,也即现谓之“糖灵脂”。再从产地看:古之河东州郡,五台诸山,均系现今河北、山西一带。这正是现今五灵脂之主要产地。根据古代文献记述及我国鼯鼠类动物之地理分布,在山西一带,为复齿鼯鼠和小鼯鼠,而主要是复齿鼯鼠,因此可知,古人所用的五灵脂原动物与现在一致。
  【别名】药本(侯宁极《药谱》),寒号虫粪(《开宝本草》),寒雀粪(《中药志》)。原动物复齿鼯鼠又名:盍旦(《诗》),曷旦(《礼》),渴鴠(《说文》),(旱鸟)鴠、鹖鴠(《方言》),侃旦(《广志》),寒号虫(《开宝本草》),橙足鼯鼠(《中药大辞典》)。药材①灵脂块又名:糖灵脂②灵脂米又名:散灵脂。
  【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Pteromys volans L.的干燥粪便。全年可收采。将砂石、泥土等杂质除净。
  【源形态】
  药材分为灵脂米(散灵脂)及灵脂块(糖灵脂)
  灵脂米(散灵脂):长椭圆形颗粒,两端钝圆,长0.5~1.2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黑褐色,显麻点,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黄色、黄绿色或黑棕色。气微弱,味苦咸。
  灵脂块:为鼯鼠尿和粪粒凝结而成的不规则团块,黑棕色、黄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易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看出粪粒的形状,有的间有黄棕色松香样物质。有腥臭气,味苦。以块状、黑褐色、有光泽、显油润、无杂质者佳。


请问自己在家怎样能将中药浸膏?

你要做什么用?浸膏实际就是中药的水煎液浓缩而得,在药厂里浸膏主要做片剂、颗粒、丸剂的半成品


煎中药中的浓缩煎液是怎么回事?

"煎液"是指这副中药已经煎得差不多了,如果要喝就可以喝了.有时觉得煎出药液量太多些,就可以再煎一会,煎得浓些,就是里面的水分缩少了,给小儿喝的中药也常用这个方法.这是一层.有的药为了收膏,也用"浓缩煎液"这个手续的.
这是第二层.制药厂里也用浓缩法,是一个重要的流程.这是第三层...够具体了吧!供你参考.
drsongchen 谨述于2013-4-12


中医上如何祛除疤痕?

人参、麦门冬各9克,五味子6克,用水煎服。此方益气生津,养血润燥,适用于继发于深度烧伤之愈合后瘢痕早期,致气亏阴虚,血燥筋急而使瘢痕瘙痒难忍的人。上述方剂均出自中医古书,虽然制作起来有一些麻烦,但对于瘢痕疙瘩还是有一定去除效果的。对于祖国中医感兴趣的患者,可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他们会根据瘢痕疙瘩的具体情况帮你配制相应的植物方。 通脉灵片 丹参250g、郁金、地黄各125g,红花、降香、川芎各62.5g,乳香(制)各31.56g,将红花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浓缩至稠膏状;降香提取挥发油,残渣及蒸镏后的水溶液与丹参、地黄、川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去渣,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将郁金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稠膏混匀,干燥后,与乳香一起研成细粉,制成颗粒,加入降香挥发油,混匀,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可。此方可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帮助去疤痕疙瘩。 复元活血汤 桃仁五十个,瓜蒌根、当归各三钱,柴胡半两,甘草、红花、穿山甲(炮)各二钱,大黄(酒浸)一两。将桃仁酒浸后去皮尖,研成泥状,其余上述材料剉成麻豆大,每服一两,以水一盏半,加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利为度,得利则减,不尽服。此方可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软坚散结,对于瘢痕疙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软膏剂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软膏剂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研合法:由半固体和液体组分组成的软膏基质可用此法。可先取药物与部分基质或适宜液体研磨成细腻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至取少许涂布于手背上无颗粒感觉为止。大量生产时可用电动研钵进行 熔合法:由熔点较高的组分组成的基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须用此法。若主药可溶于基质者亦可用此法混入。或一些药材需用基质加热浸取其有效成分者也用此法。操作时通常先将基质加热熔化,滤过,加入药物,搅匀并至冷凝。大量制备可用电动搅拌机混合。含不溶性药物粉末的软膏,可通过研磨机进一步研磨使其更细腻均匀。 乳化法:将油性物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高级脂肪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加热至80℃左右使熔化,用细布滤过;另将水溶性成分(如硼砂、氢氧化钠、三乙醇胺、月桂醇硫酸钠及保湿剂、防腐剂等)溶于水,加热至较油相温度略高时(防止两相混合时油相中的组分过早析出或凝结),将水溶液慢慢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制成乳剂基质。加入药物并搅拌至冷凝。 乳化剂中水、油两相的混合有三种方法:①两相同时掺和,适用于连续的或大批量的操作,需要一定设备。②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适合于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③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适用于多数乳剂系统,在混合过程中引起乳剂的转型,从而产生更为细小的分散相粒子。如制备O/W型乳剂基质时,水相在搅拌下极缓加到油相内,开始时水相的浓度低于油相,形成W/O型乳剂,当更多水加入时,乳剂粘度继续增加,直至W/O型乳剂水相的体积扩大到最大限度,超过此限,乳剂粘度降低,发生转型而成O/W型乳剂;使内相(油相)得以更细地分散。

询"鸿茅药酒"的配方?

鸿茅药酒
下面是我从百科中查到的资料:
“音名:Hongmao Yaojiu
英文名:
书页号:z14-166 标准编号:WS3-B-2792-97
【处方】 制何首乌 15g 地黄 15g 白芷 15g
山药(炒) 15g 五倍子 15g 广藿香 15g
人参 30g 桑白皮 15g 海桐皮 15g
甘松 15g 独活 15g 苍术(炒) 15g
川芎 15g 菟丝子(盐炒) 15g 茯神 15g
青皮(炒) 15g 草果 15g 山茱萸(去核) 15g
附子(制) 15g 厚朴 30g 陈皮 15g
五味子 15g 牛膝 15g 枳实(炒) 30g
高良姜 15g 山柰 15g 款冬花 15g
小茴香(盐炒) 240g 桔梗 60g 熟地黄 30g
九节菖蒲 30g 白术(炒) 45g 槟榔 45g
甘草 30g 当归 90g 秦艽 15g
红花 60g 莪术 15g 莲子(去心) 15g
木瓜 15g 麦冬(去心) 15g 羌活 15g
香附(炒) 15g 肉苁蓉 15g 黄芪 15g
天冬 15g 桃仁 15g 栀子(炒) 15g
泽泻 15g 乌药 15g 半夏(制) 15g
天南星(制) 15g 苦杏仁(去皮、尖)15g 茯苓 30g
远志 15g 淫羊藿(炒) 15g 三棱(醋制) 15g
茜草 15g 砂仁 60g 肉桂 120g
白豆蔻 60g 红豆蔻 30g 荜茇 60g
沉香 30g 豹骨 15g 麝香 1g
红曲 900g
【制法】 以上六十七味,除红曲外,麝香研细,豹骨加五倍量水煎煮10小时,至
胶尽,将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放冷,备用;砂仁、肉桂、白豆蔻、荜茇、
沉香粉碎成粗粉,其余制何首乌等五十八味另粉碎成粗粉。另取白酒157500g、红
糖22680g、冰糖7440g及红曲共置罐中,加入上述药粉,隔水加热,炖至酒沸,倾入
缸内,冷却后密封静置两个月以上,取上清液,将残渣压榨,榨出液澄清后,加入
麝香细粉,搅匀,密封静置,与上清液合并,制成187000g,滤过,即得。” 希望对你有用


赤芍、石菖蒲、熟地黄、柴胡、炒王不留行、川牛膝、醋三棱、燀桃仁、醋莪术、川芎、当归、路路通、红花

主要是活血化淤的,治疗淤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有些药活血功能极强,不宜大量和经常使用,比如有:莪术、三棱。


怎么去除小疤痕???专家进

回楼主
我有一招非常管用
用维生素E胶囊
扎破以后 每天早晚各涂一次在疤痕处
一周就见效
基本上不到1个月时间 疤痕就不见了

维生素E能够去除角质
加快皮肤新陈代谢
只要你坚持做到
肯定没问题

我有一次鼻梁骨被姐姐家的小侄子抓破了
结果和你的情况一样 有的是黑疤痕,有个凹进去的 有个凸出一点的小肉疤
用了以上的方法
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


中药处方桃仁、赤芍、红花、丹参、莪术、泽兰、益母草、醋香附、当归、丹皮、三棱的作用

通经活血祛瘀
一般都是妇女月经疼痛或者不调用


红花泡米醋擦会起泡吗?

生姜可以养胃祛湿等作用,经常泡脚还何以有助于睡眠生姜泡脚:脚凉怕冷,用生姜一块(像枣大这么一块姜)用刀拍扁,红花、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红花泡脚:和血化淤,药店买一两红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烧开,然后加一勺盐,方法先熏脚后泡脚,治腰酸痛。(泡脚的水一定满过脚踝骨)艾叶和花椒泡脚,可治疗皮肤病如湿疹。红花加盐泡脚,可治疗腿静脉曲张。艾叶泡脚: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药店买一两艾叶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叶用纱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先熏脚,然后再泡脚,水温40到50度的时候再把双脚放入水中泡脚,红花、艾叶泡脚,可治脚凉腰酸。花椒水泡脚,可防脚臭、脚汗、脚气、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双脚先熏等水温能下脚的时候就开始泡脚。醋泡脚,在泡脚水里放一勺到两勺醋可治脚后跟干裂,有软化足跟骨刺的作用。小苏打加盐泡脚,可平稳血压,先放一勺盐把水烧开,然后放小苏打,血压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点。严重的高血压,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苏打主要是降血压)患有风湿病、怕冷、怕凉、脾胃虚寒的人,适合用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草药,如干姜、桑枝。  痛经的女性,或者脚干、皮肤干燥的人,用点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芍、益母草、当归、艾叶等。  杏仁茶叶方:苦杏仁45g,绿茶10g。将上药一同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1小瓶药液外搽脸部及手臂,余下的药液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足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痤疮、疥疮。  当归桂圆方: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山楂当归方: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2000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日常养生足浴配方: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用上药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气虚足浴配方: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血虚足浴配方:当归2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川断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治感冒或感冒头痛配方:在热水中加食盐约50克左右,50-70克生姜。泡脚时,先把脚放在热气上熏,待水温下降后再将双脚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凉时可续加热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温时及时擦干脚部盖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觉就好了。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治高血压病配方: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或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g,或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用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浸泡双足30-40分钟。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治失眠配方:磁石60克、丹参20克、远志15克、夜交藤30克,或酸枣仁20克、远志20克、合欢皮10克、朱砂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泡脚每晚睡前一次。或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睡前一次。治痛经配方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 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 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 5剂 ,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也可小茴香200g单煎泡脚,每日一次。治风湿麻木配方: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配方: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g。煎后去渣,混入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二次。治中风后手足拘挛配方: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g。5kg清水加上药,煎煮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治双足水肿配方配方:楠木,桐木各适量。用上药煎汤后加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治足跟痛配方: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上药煎水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治糖尿病足配方:川桂枝,生附片各50g,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g,乳香,每剂药各24g。上药用3000毫升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使用三次。减肥配方: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治老年斑配方: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治黄褐斑配方: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2000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治脚底皴裂配方:桂枝15克、银花15克、红花20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足部冻伤:桂枝、茄秧、白芷、防风、细辛各15克,水煎加热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加姜一大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和关节病。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加茄子枝或红辣椒适量:防治习惯性冻疮。加银杏叶适量:防小儿腹泻。加芹菜叶适量: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头痛,咳嗽,到了冬天手脚发凉的配方  用“艾叶10、桂枝15、川芎10、羌活15、防风10、生姜20、花椒10、红花10、威灵仙15”用水煮沸,待温度适宜就泡脚,如果泡一会水冷了可以再冲进开水再泡,多准备一瓶开水就好了,最好是睡前泡,泡了搽干就睡觉,不要用冷水再冲洗,可以治疗冻疮或者怕冷的,如果有冻疮,最好可以加“茄子根”2棵一起煮。   可以吃“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  告诉您正确的足浴方法:  洗脚的热水,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水温以42℃~45℃,暖和舒适为宜。  要边洗边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呵呵,洗完了,半盆水就变一盆水了);双脚浸泡10至15分钟,不能时间太短,但亦不可遍身大汗淋漓,以防耗散正气。  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的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如能长期坚持,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出盆后用干毛巾轻快地搓擦按摩脚趾和掌心,其催眠助睡效果会更佳。  下面就教给大家几个简单的中药浴足剂的配方:  配方一:女生谁人不爱美,先来个美容方  1.鲜嫩丝瓜及新鲜叶藤等。能凉血解毒,美容护肤,防皱,杀菌消炎。防治皮肤粗糙,面疣,粉刺,毛囊炎。  2.白芷、白芨、瓜蒌、白蔹等。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防止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皮肤痤疮。  其实,用中药浴足不仅起到放松身心、活血通经的作用,如果辅以脚部反射区的按摩,还会有很好的抗衰老、美容作用。  配方二:失眠方  用药: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  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三:高血压方  1、磁石降压方:  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2、双桑汤:  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泡脚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每晚1次。可清热泄肝,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维持4-6小时。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3、牛膝钩藤汤:  牛膝、钩藤各30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为止。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每次约30-40分钟,以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平肝潜阳,引热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4、决明降压汤:  石决明24克,黄芪、当归、牛膝、生牡蛎、白芍、玄参、桑枝、磁石、补骨脂、丹皮、乌药、独活各6克。其中,石决明、牡蛎、磁石先煎30-60分钟,取其煎液加温水适量,入浴盆足浴,每次1小时,每日1次,每次1剂,连续7-10剂。可平肝潜阳,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短少,肢体水肿,麻木等。  配方四:痛经方  用药:益母草30g、菊花15g、黄岑15g 、夜交藤15g。  用法:水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五:便秘方   (便秘是很多办公室MM的困扰,排便不畅,用多少护肤品,皮肤也不会好的哦!)  每晚睡觉前,用花椒、姜、盐、醋、小茴香等浴足并按摩,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预防便秘十要歌诀也说:“功能便秘不吃药,自然疗法益处多。睡前浴后做足疗,健身祛病排泄好。”可见,足疗,尤其是中药浴足,对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较强的习惯性便秘患者。  配方六:糖尿病方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  在它的无坏疽期,对于那些患足凉麻,色苍白或苍黄、紫暗的患者,即可以采用中药浸浴泡法,通过皮肤透皮吸收达到温经、活血、止痛、改善循环的作用。  配方:金银花、紫丹参、乳香、没药、黄柏、苦参、川芎等。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如有皮肤溃烂则禁用)  配方七:慢性支气管炎  原料:鱼腥草150g,蝉蜕20g、麻黄50g、细辛100g。  方法:水煎,先趁热用药蒸气 薰鼻,待水温适当时,进行足浴。每日1-2次。  配方八:中老年足跟痛  原料:当归30g、威灵仙30g、乳香15g、没药15g、栀子15g。  方法:水煎、每日2-3次。  配方九:足癣  原料:皂角刺15g、大枫子15g、大黄15g、黄柏15g、苍术15g。方法同上。  配方十:足冻疮  原料:当归15g、红花15g、花椒15g、鲜萝卜200g。方法同上。 配方十一:足皲裂  原料:陈皮30g、葱白15g。方法同上。  中药泡脚配方。 保健足浴配方:当归15克、红花15克、苏木10克、五加皮20克、透骨草20克、鸡血滕30克。  上述中药材用水煮开20分钟,然后先用蒸气熏蒸足底部5分钟,等水温适宜再将足部浸泡在水里,水凉后,可以再重复加热一遍。  光绪泡脚药方通过对身体外部尤其是足部的热水浸泡、清洗,使药物通过毛细循环进入人体,达到调理内分泌、滋阴理肾、平肝火等功效。   皇太后明目除湿浴足方,甘菊三钱,牛膝五钱,黄柏三钱水煎,浴足;慈禧洗药方是蔓荆子三钱,荆芥二钱,漠葵二钱,冬桑叶二钱  保健足浴配方: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  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治高血压病配方: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   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 ,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中医认为 ,本病多为温热侵袭 ,湿热下注所为 ,当以清热和湿 ,解毒杀虫为治 ,介绍几则外治方 ,效果显著。中国医学健康网  方一 :木瓜 30克 ,甘草 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 ,候温后浴 5~ 10分钟 ,每日 2次 ,每天 1剂 ,连续 5~ 10天。   方二 :藿香 30克 ,黄精、大黄、皂矾各 12克 ,米醋 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 ,去渣 ,备用 (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 ) ,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 2~ 3次 ,每次 20~ 30分钟 ,连续 5~ 7天。   方三 :丁香 15克 ,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 30克 ,黄柏、地榆各 20克。上药水煎取汁 ,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 ,每次 10~ 15分钟 ,每日 5~ 6次 ,每日 1剂 ,每剂可用 2次。   方四 :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 ,密封包装 ,每袋约重 40克 ,每次取粉剂 1袋倒入盆中 ,加温水约 1000~ 2000毫升 ,混匀足浴 ,每次 20分钟 ,7日为 1个疗程 ,连续 1~ 2个疗程。   方五 :白鲜皮 40克 ,苦参、黄柏、苍术各 30克 ,防风 20克 ,荆芥穗、枯矾各 10克 ,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 50克 ,葱白 4枚。上药加水约 3000毫升煮沸 ,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      滞血瘀型 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该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脚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钟以上。   阳虚寒盛型 其症状表现为下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需用温经散寒的原理止痛。因为中医有这样一种说法:“肾主一身阳”,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少阴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引经药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吴茱萸各6克,食盐少许,煎水泡脚。   气亏血虚型 其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腹部也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月经量少、色淡,需要通过补气养血调经。中医上称作“脾统血”,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饴糖适量,煮水泡脚。   “泡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每次泡脚要坚持30分钟以上,且持续3个月。”欧阳医生说,泡脚之前可先用热气熏蒸一会儿脚部,等水温适合时开始泡脚,泡洗过程中可加热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渗汗,泡脚时脚应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脚趾,尤其是脚大趾。煎煮过的中药可反复利用几次。   治疗哮喘  方一:玫瑰花15克, 辛夷花10克,当归20克,红花15克,苏木10克。  用法:热水将上述药浸泡,温水洗脚。  方二: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秦艽12克,海桐皮12克。  用法:热水将上述药浸泡,温水洗脚。  方三:桃仁20克,红花15克,杏仁20克,细辛20克,薄荷10克  用法:用热水冲沸上述药,待水温合适后,洗脚。   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  1.吴茱萸30克,刺蒺藜30克,夏枯草、茺蔚子各15克。上药水煎后去渣取汁200毫升,以1:10比例对入温水中,每日早晚2次泡脚,每次30分钟,连续1~2周。可滋阴柔肝,平肝降逆。  2.夏枯草30克,钩藤、菊花各20克,桑叶15克。将上药水煎取汁足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剂。可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3.罗布麻叶、牡蛎各15克,议莶草、夜交藤、吴茱萸各10克。上药水煎取汁如上法足浴。可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脑安神。  4.地肤子、蒲公英各500克,硫黄、雄黄各50克。上药加水浸泡10~15分钟后水煎取汁,对入温水中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剂。可引热下行。  5.白矾100克。将白矾研为细末,置于沸水中溶化,候温足浴,每次30~60分钟,每日3次(使用时须再加温),每日1剂。可清热化痰。  6.桑叶、桑枝各50克,芹菜100克。将上列药物加水煎煮,取汁约半脸盆,临睡前趁温足浴,浸至水冷为止,每日1次,每天1剂。可清热平肝。  7.桑叶、竹叶、当归、菊花、益母草各100克。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去渣,放入浴盆中,倒入温水适量足浴,每日1次,每次1剂。可清热通淋。  8.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将上方水煎取汁泡脚1小时,每天1次,每剂药可用2~3次。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后,血压即可下降。足浴可治哪些病  足浴的适应证较广泛,适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皮肤科,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足浴具有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活血通络作用,故适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四肢厥冷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足浴还能明显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治疗神经官能症。对儿科、妇产科疾病也有独特的疗效。  颈椎病在有些中医书籍中就归在痹症的范畴。足浴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各种颈椎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长期低头工作容易患颈椎病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经常足浴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有哪些养生的小常识?

有哪些你必须知道的健康养生小常识呢?

养生保健小知识有哪些?谢谢

养生小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冬季养生小常识大全

冬季养生小常识大全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冬季养生应该从“不”开始。具体如下: 1、不妄补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一个进补的黄金季节,在冬季到来时各种补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套餐”“搭档”。其实冬季适当进补就行,冬季主要在于闭藏,不是外泄。 过量进补反而会导致身体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态,尤其是过量使用补阳、补气之品反而导致体内精气的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应该适当进补,不可妄补,尤其是人参、鹿茸等这样的补气、补阳“利器”更应慎重。 2、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冻,吃上一顿麻辣火锅,出上一身汗,好多人会感到很舒服,殊不知这是在耗散人体的阳气。在冬季应该以补养阴精为主,切不可妄用大热之品。当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阳,影响脾胃运化,破坏消化系统。 总之,在冬季应以平和而滋润的饮食为主,如多喝一些粥类,适当放一些大枣、枸杞子、桂圆、银耳、百合,酌加少量生姜,可以补而不腻,润而不燥,为冬季进补之佳品。禁忌大量大热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扩展资料: 3、不妄喝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欢喝点白酒暖暖身,其实适量饮酒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温通血脉、祛风散寒,产后常用方生化汤就是以白酒煎服。但是白酒毕竟属于温热之品,过度饮用会耗散人体阳气,另外过量饮酒还会生湿生痰,令人痰多、眩晕以及精神不振。 4、 不妄作劳 冬季不应该熬夜,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冬气之应,养藏之道,在冬季锻炼身体应当适当,不能像其他季节一样挥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冬季应该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更不能长时间泡热水澡,经常洗桑拿,以免耗散人体阳气; 同时在冬季应该注意节制房事,调养生息,使精气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季养生从“不”开始

中药要怎样煎才正确?

如何正确煎中药?学会这3点 ,能最大程度发挥药效不浪费!

中药怎么煎

中药的正确煎法
汤剂是中药最古老也最常用的一种服法。古人对煎药的器具、火候、方法等,早就有了论述。如《医学源流论》中就说道:“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用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煎汤药的程序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学问可大了,那么,怎么样煎才能有效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呢?我们先从煎药的容器说起吧。很多人都知道煎中药要用砂锅,而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做的锅,这是为什么呢?用陶瓷砂锅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所以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是最方便实用的。如果没有砂锅和瓦罐,也可以用不锈钢、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但是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发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患者服用后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加重病情。水是煎中药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井水、自来水都可以。但加水的量就很重要,不同药剂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样的,水少了,可能不足以煎煮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水多了,不但耽误时间,还会使汤液的浓度降低,同样会影响疗效,那么一剂汤药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最好呢?煎药时间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定。通常


中药怎么煎?

先把中药清水冲洗一下,然后放入砂锅内,放入清水适量,用温火煎,煎至到一碗水即可


中药一般怎么煎??

开始泡药的水是不倒掉的。■煎药用具
  以砂锅或无破损的搪瓷器皿为最好,不用铁、铝制品。
  ■用水与水量
  煎药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皆可。加水量以超过药物1~2厘米为度;慢性病人及儿童用水可酌减。
  ■火候
  一般先用急火(武火)煮沸,再用慢火(文火)煎熬。也有单纯用急火或慢火煎的,要遵医嘱。
  ■时间与次数
  一般头煎沸滚后半小时为宜,二煎的加水量与时间,按头煎的二分之一为适宜。据试验,两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药得到的有效成分要多。因为药物煎煮后,溶剂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药物之内,另一部分在药物之外,形成两种不同的浓度。当药物内部有效成分的浓度大于外部时,可继续向外释放,到浓度相等时,就不再向外释放了。所以必须换水重煎,使有效成分继续向外释放。因此,中药汤剂一般煎两次为宜。
  ■具体方法
  先用冷水将药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后再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植物细胞慢慢膨胀、破裂,蛋白质及淀粉等也会逐渐溶解在水中,不会阻滞有效成分的释出,所以药效较高。如用开水煎药,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会产生凝固现象,使细胞不易破裂,即使破裂了,有效成分也留在凝固体内不易释出,药效就不能充分发挥。煎药时要避免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也不要反复揭盖,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
  根据药物的功效、毒性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煎药方法。如解表、清热类药宜急火煎,时间要短,否则会降低药效,改变药性;厚味滋补药如肉苁蓉、熟地之类,宜慢火久煎,时间要长,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多地释出。某些毒性药物如乌头、附子之类,亦应慢火久煎,才能减低毒性,增加药效。


草药怎么煎

煎煮中药的精确方法 1.煎煮前 清洗:煎煮前通常无须清洗。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敏捷漂洗一下,忌浸洗,避免一些水溶性成分扔掉。 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一同也能增加汤剂的浓度。 2.煎煮中 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许用手悄然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降低,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初步煎煮。 火候:通常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但一些医治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往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时间:通常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养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养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3.煎煮后 当即滤取: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降低发作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一同也易形成酸败。 4.煎煮器 瓦罐砂锅最佳:最佳煎煮器是传统的瓦罐、砂锅、搪瓷、不锈钢亦可,忌用铝锅、铁锅和铜锅,以避免金属器皿与药物发作反响,影响药物作用甚至对人体发作危害。


中药是怎么熬的啊?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熬中药怎么熬

药物放进锅里,水面比药高1-2厘米,冷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煮开,小火煮25-30分钟,把药物煮成250ml左右倒出来,再次重复以上动作,两次药液合二为一,分两份,早晚服一次,不要冷着喝。

怎样熬中药才是正确的

■火候  一般先用急火(武火)煮沸,再用慢火(文火)煎熬。也有单纯用急火或慢火煎的,要遵医嘱。  ■时间与次数  一般头煎沸滚后半小时为宜,二煎的加水量与时间,按头煎的二分之一为适宜。据试验,两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药得到的有效成分要多。因为药物煎煮后,溶剂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药物之内,另一部分在药物之外,形成两种不同的浓度。当药物内部有效成分的浓度大于外部时,可继续向外释放,到浓度相等时,就不再向外释放了。所以必须换水重煎,使有效成分继续向外释放。因此,中药汤剂一般煎两次为宜。  ■具体方法  先用冷水将药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后再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植物细胞慢慢膨胀、破裂,蛋白质及淀粉等也会逐渐溶解在水中,不会阻滞有效成分的释出,所以药效较高。如用开水煎药,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会产生凝固现象,使细胞不易破裂,即使破裂了,有效成分也留在凝固体内不易释出,药效就不能充分发挥。煎药时要避免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也不要反复揭盖,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  根据药物的功效、毒性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煎药方法。如解表、清热类药宜急火煎,时间要短,否则会降低药效,改变药性;厚味滋补药如肉苁蓉、熟地之类,宜慢火久煎,时间要长,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多地释出。某些毒性药物如乌头、附子之类,亦应慢火久煎,才能减低毒性,增加药效。


如何熬中药

●煎药器具
最好是用砂锅,不易发生化学变化,忌用铁锅,因为铁锅煎煮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
●煎药用水
以水质纯净为原则,如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浸泡药物(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用水量以浸过药物一寸左右为宜(第一次由于药物浸泡的缘故用水量要适当增加,用水约1200毫升;二次、三次煎煮用水量应适当减少,约800毫升即可)。
●煎药火候
宜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用小火。
●煎药方法
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泡0.5~1小时后再煮(中药煎煮前浸泡既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又可以缩短煎煮时间,避免由于煎煮时间过长,有效成分被破坏;花、叶类药物浸泡半小时即可,根茎及矿石类药浸泡1小时为宜),煮沸后要再煎煮20分钟;一剂中药连续煎煮3次,然后将煎“煮”得的药液混匀后服用。
●服用方法
饭前15-20分钟温服(或在上午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晚上10点左右,半空腹状态下温服),中药液口服的温度最好在35-40度,一般一天服3次,一剂中药分2天服完。


查看全部
收到1787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