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近况_张蕾得的什么癌吗 张蕾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好了吗 - 明星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0-02-14 16:45:34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张蕾得的什么癌吗?张蕾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有没有康复呢?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张蕾出生于1979年,今年39岁,是陕西省泉阳市人2006年的时候进入央视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主持欢乐中国行。

不要看王吉财长得非常憨厚,但他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是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专门做铁矿生意的,绝对的亿万富翁。但是让张蕾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做月子期间,张蕾去医院做复查,竟然在她的宫颈中发生了副胎盘,也因此网上沸沸扬扬的传说张蕾得了宫颈癌,这完全是一个乌龙。

不过因为当时检查的时候张蕾是吃了饭,医生说不能够用麻醉,最后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张蕾做了刮宫手术。后来张蕾复出之后在节目上谈到这段经历,也忍不住泪洒现场,并且表示名和利都不重要,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谁知道央视主持人张蕾的博客?

张蕾没有写博客,她觉得没有必要写,所以当初参加挑战主持人时,虽然央视要求他们10强都要在CCTV里开博,但是10强里就她没有开博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进展与面临的主要任务

张业成 任香爱 刘向东 张蕾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总结了我国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建设、筛选汇交、资源积累、馆藏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显著成绩,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认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保管模式与服务体制。建议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进一步加强汇交管理;着力加强省级馆藏机构和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汇聚整合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服务。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管理 服务 进展 困难 任务

2008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服务需求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特点,探索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馆藏管理、委托保管工作稳步推进,一大批珍贵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物地质资料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基础薄弱,尽管取得显著成绩,总体上仍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当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围绕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这一主题进行粗浅的总结和分析,供各级领导和同仁参考。

1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1.1 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

行政管理方面,在进一步加强国家行政管理的同时,各省(区、市)基本落实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国家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已经建立,有的省(区、市)开始尝试向市级延伸。

馆藏管理方面,继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立以后,大部分省(区、市)落实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并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接收、保管工作。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特点,把油气、海洋等实物地质资料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实行委托保管制度,35家委托保管单位与国土资源部签订了委托保管工作责任书,落实了委托保管责任,并按要求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接收、保管与服务工作。

1.2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稳步推进

2012年,国土资源部通过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推动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一体化汇交管理,两年来平台运行顺利,取得显著成效。据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统计,截至2013年底,共接收31个省(区、市)汇交人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9573 份,除中央财政出资的项目外,还有大量社会资金出资的项目;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从中筛选了47个项目,下发了汇交通知书,这些项目的汇交人都将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后汇交给实物地质资料中心。31个省(区、市)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6624份,从中筛选接收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18份。33家油气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2013年接收了1868口井的38051m岩心、1102口井的1086187包岩屑。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基本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各级馆藏机构和委托保管单位,按规定处理了汇交人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并进行了筛选、接收工作,使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走上规范化。

1.3 馆藏资源日益丰富,一大批珍贵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管

截至2013年底,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31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或信息中心、档案馆等相关机构)、33家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2家海洋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共收藏岩心1710480m、岩屑7974432袋、标本17816件、光薄片48081件以及样品数十万件。这些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285个典型矿山的代表性钻孔岩心和系列标本;青藏高原97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标本和光薄片;10个“金钉子”剖面和重要立典剖面的标本和柱状样;科钻一井等科学钻探及深部探测工程的钻孔岩心岩屑;内陆油气盆地以及大陆架油气勘察钻孔岩心、岩屑;海岸带地质调查以及远洋地质调查、极地考察、境外地质调查取得的岩心、岩屑、样品、标本(表1)。这些实物地质资料是通过巨大投入和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取得的重要成果,除了具有重要的档案保存价值外,还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能够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提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支撑。

表1 各级馆藏机构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统计

1.4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工作内容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整理、保管工作外,还进行著录、建档等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与此同时,开展岩心扫描、标本照相、薄片显微照相,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另外,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部分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和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检索查询的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

1.5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成效明显

近年来,各级馆藏机构通过提供网上查询和馆内观察、取样、测试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为地质勘查、科学研究以及专业教学、科普宣传发挥了作用。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除编制了《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及分布图》和《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及分布图》等公共服务产品外,还探索开展了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及部分整装勘查区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等专题服务产品开发。近年来,接待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约300人次,观察岩心1.4万m,取样6925件;为地质院校师生约3800人次提供了教学实习服务,为10000多人次提供了科普服务。

2013年,33家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利用实物地质资料7654人次,除观察岩心岩屑外,取样4万多件、160万g,测试3400多件。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13年接待取样测试共计1836人次,取样48万g,测试342件。

2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只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第一步。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面对大量实物地质资料资源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保管能力和开发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是世界上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最多、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除委托保管以外的482个单位的1359个实物库和460个露天存放点、529个埋藏点的实物地质资料摸底调查结果,共计有825万m岩矿心、1002万件样品、30万件标本、69万件光薄片。除积存的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外,近几年又产生几百万米岩矿心和其他实物地质资料,而且今后还将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增加。

按照分级管理、分散保管体制,这些实物地质资料经筛选分级,应分别保管在国家、省(区、市)馆藏机构及委托保管单位和地质工作单位。受土地、资金、人员编制等限制,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比较困难,特别是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进展缓慢,大量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也十分落后,甚至停滞在20世纪的水平。因此,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损毁,其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在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管在十几个行业部门的数十个馆藏机构和上千家地质工作单位,受管理体制机制和技术方法等限制,目前实物地质资料利用范围大多局限于本单位内部,利用途径主要是取样测试,实物地质资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远不能适应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 破解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难题的思路

调整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思路和管理政策是解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难题的关键。

3.1 转变传统的保管模式

岩心、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其蕴含的信息称之为实物地质资料;实物是载体,地质信息是内涵。在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中,一直重视和强调实物的汇交、保管、利用,而信息的管理和开发则比较薄弱,这种重实物轻信息的管理模式,必然造成难以克服的弊端。

如前所述,我国拥有海量实物地质资料,不仅目前无力保管,即使再建设更多的实物库也无法容纳,只能精选出极少量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实物入库保管,对于大量不能入库保管的实物,在采集图像和最大限度提取留存其地质信息后,予以埋藏或销毁。

在实物馆藏方面,各级馆藏机构或保管单位的收藏范围不必有严格的限制,也就是说,特别重要和重要的实物虽然主要收藏在国家实物库和省级实物库,但也可保存在委托保管单位和基层地质工作单位。另外,应该建立更新机制,即无论是哪级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都可以将已经失去保管意义的藏品更新埋藏销毁,使有限的库藏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解决实物地质资料库藏的方向是加强实物信息提取、整理和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严格藏品筛选,只保管少量精品,并建立实物藏品的更新机制,使有限的实物库永远保持活力。

3.2 更新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模式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有待丰富外,最主要的是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管在十几个行业部门的上千家地勘单位,因管理机制等原因,服务对象基本限于本单位,利用效率比较低。因此,需要改变部门分割、单位独立的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

4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4.1 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

总结近年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实践,根据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在深入研究基础上,适时修改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修改补充的要点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委托保管单位的责任与资质条件,允许藏品更替;加大汇交人在履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义务后对实物地质资料拥有自主处置的权利,允许在提取信息后埋藏或者销毁;强化各方在实物地质资料共享中的责任与权利等。

与此同时,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与相应的技术方法与工作规则。如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委托保管单位)资质条件与分级标准;实物库设计建设要求;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方法;实物地质资料埋藏销毁规则;实物地质资料共享服务指导意见等。

4.2 进一步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目前,纳入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项目还有遗漏,监管系统需进一步完善,部分汇交人填报的目录清单还不规范,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接收工作差距很大。

在全面总结近两年实物地质资料监管工作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和技术方面进一步完善,使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更加到位、更加规范。

4.3 进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了却多年积账

多年积存的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既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又是广大地质工作单位的沉重负担。对此进行清理,不仅可以解除地质工作单位的负担,而且有利开启新的管理模式。迟迟不能实施清理的主要原因是数量巨大,涉及单位众多,困难重重。其实,只是清理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调动地质工作单位的积极性,这些困难能够解决。

按照清点—分类—处理的思路进行清理,即清点整理后,进行分类处理——已经零乱损毁的进行销毁,剩下的按其保管意义和利用价值进行分类分级,予以汇交、保管、埋存,为此工作量将大大减少。地质工作单位为了摆脱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困境,迫切希望国家发布有关规定和方法进行清理。辽宁省有色地质103队,自筹资金50万元,维修了岩心库,对积存多年的岩心、副样进行清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队工作可以在许多地勘单位推广。

4.4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服务工作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应进一步完善库藏体系,特别是要跟踪我国重大地质工作进展,加强科学钻探、极地考察等“精品”实物地质资料的接收采集工作。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切实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果,特别是对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的服务效果。

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服务工作十分薄弱,目前,全国还有个别省(区、市)没有落实馆藏管理责任。即使已经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的省(区、市)中,尚有一些省(区、市)因为没有落实人员、经费或者没有保管设施设备,尚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基于这种情况,应对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分类进行督促指导:对于安徽等条件较好的省份,应制定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规划,全面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接收、采集以及服务利用工作;对于正在筹建实物库或已落实委托保管责任的河北、四川等省份,积极推动实物库建设,规范保管工作;对于那些存在较大困难而在短期内难以开展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建议在省(区)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协助下,由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代行馆藏管理工作。

4.5 切实加强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广大地质工作单位(包括地质队以及地勘院、公司等)是实物地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主要利用者,因此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展不大,特别是完成汇交责任后,绝大多数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依旧存在:岩心、样品库破旧甚至倒塌,缺少专业人员和技术方法,积存的大量实物地质资料严重损毁,新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也很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除了落实地质工作项目及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经费渠道,为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提供保障外,最主要的是进一步强化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特别是甲级地勘资质的地质工作单位,必须按照《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国土资发〔2008〕137号)要求,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岩心样品库,并有相应的人员、制度等,能够有效地保管适量的实物地质资料。此外,在强化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的同时,给予地质工作单位一定的自主权——在履行汇交责任后,剩余的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可根据本单位的需要以及保管条件,在提取实物资料信息和备案待查以后,自行埋存或者销毁,最终实现该交即交,该留即留,该丢即丢,改变原来虽然没有能力管,但又不敢处置,任其自然销毁的尴尬局面。

4.6 整合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

在行政管理方面,打破部门、单位分割,建立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与信息共享制度。在技术方面,整合国家馆、省级馆、委托保管单位以及地质队(院、所、公司)等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研究信息组织方法,构建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以及钻孔数据库等,形成完整的地质资料信息共享系统。

5 结语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已有几十年历史,以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为标志的新时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也走过了10多个年头,多年的管理与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笔者通过本文所做的总结与分析,难免偏颇和浮浅,希望同仁指正,更希望有关部门对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以便对未来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

查看全部
收到4786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