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7-30 01:28:58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如何构建自我评价体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直接关系着课改的成败。而新课程中的教师评价机制又影响着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笔者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到构建学校教师科学评价体系并付诸实践,是学校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些,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就改进教师评价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以此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商搓。
一、反思传统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发展评价。
以往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功能即管理与奖惩,性质是静态的终结评价。这一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考核与鉴定,充分发挥了评价对教师的管理功能。同时也显示出明显的缺陷: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阻碍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与合作,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必须大力改进教师评价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构建学校教师评价体系,以此促进学校整体发展,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在日常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注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自我评价,不断反思的积极性。使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工作,充分展示,主动发展。从本学年开始,我校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其中的一些资料,足以见证每位老师的专业成长。如“我的成长计划”、“最优秀的一份公开课教案”、“最优秀的一篇教学论文”、“最满意的一篇学生作业”等等。在同学们中开展“我最敬佩的一位教师”征文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我奉献,我追求”的演讲……这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乐于奉献自觉性。同时,有力促进了我校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二、领悟课程改革理念,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劲的发展势头,促使学校管理者自觉转变办学观念,深刻领悟课改精神。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统筹学校整体发展思路,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关于教师评价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了发展性教师评价观。


企业如何建立对员工能力进行评价的管理体系

企业竞争取胜来源于与战略相适应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又来源于具备这些能力的核心人才,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对能力标准进行分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华恒智信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优秀研究成果和应用效果,推荐使用任职资格标准与管理体系。
任职资格标准与管理体系主要包含四个主要部分: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定级评价,任职资格调整与管理,任职资格落实与反馈。
1、任职资格标准:是企业确定的各层各类岗位人员任职的标准,需要结合企业战略与文化和自身能力/核心能力来设定,其包含岗位任职的各项标准,例如潜能标准、经验标准、知识标准等等。目的两个:一,实现企业对核心能力的规划与管理。二,对具备核心核心能力的人才进行发展路径规划。
2、任职资格定级评价:又称任职评价,是对在岗人员的一次能力评价,是人实际能力与岗位要求标准的一次对应过程,经过评价可以相应的得出成绩和结果,其目的是分析企业现在人员与组织需要之间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大,再进一步明确利于培训提高和未来工作改进方向。
3、任职资格调整与管理:是将评价结果依据相关调整标准分别对应,华恒智信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对应五等级/七等级对应表和职能规划表等系列工具,以实现人才有序调整与规划。
4、任职资格落实与反馈:主要是指将任职资格标准具体落实的明确,任职资格结果的落实主要指企业依据任职者评价结果,对应调整。作为人才选、留、提、用等的依据的过程,其分别落实在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上,例如人员评价结果优秀的人才将对应任职能力提升,其收入具体变化多少,怎样变化,如何培训,培训的重点是什么等等。
华恒智信相信企业通过使用任职资格标准与建立管理体系,可以逐步实现量化管理企业能力的目的,也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不断成长与发展。


如何构建学校评价体系

如何构建学校评价体系

一、反思传统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发展评价。 以往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功能即管理与奖惩,性质是静态的终结评价。这一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师教师效能的考核与鉴定,充分发挥了评价对教师的管理功能。 同时也显示出明显的缺陷: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阻碍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与合作,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领悟课程改革理念,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劲的发展势头,促使学校管理者自觉转变办学观念,深刻领悟课改精神。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统筹学校整体发展思路,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构建学校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在构建学校教师科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性工作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答试,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反思新课程下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倍感任重道远。 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教师评价机制的创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健康,有序发展。

如何建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Eco-Risk中的生态风险评价系统可以按照生态系统、群落、种群来进行评价


如何建立课题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国家高新区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发展导向,引导国家高新区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使命,体现国家目标要求和政策导向的目标需要等等,在关于课题研究创作中的问题事项可以来职称驿站网看看。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中几个名词的含义

书没有关系了具体考试内容看看这里,都是考点这上面的弄会了专业课考120没有问题吧,关键是基础课一定要过关, 长安大学2009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之一。本科目考试着重测试考察掌握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管理的定义及其内涵;管理的职能;管理的两重性原理;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了解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1.2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法约 尔对组织管理理论的贡献;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2)行为管理理论:了解梅奥的“霍桑”实验的内容并理解其结论和意义。(3)了解数量管理理论的内容和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了解质量管理理论的内容。 2、道德与社会责任 2.1道德的定义和四种道德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和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2.2社会责任的定义、两种社会责任观及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3、全球化管理 3.1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和动机,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要素及评估方法; 3.2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国际模式、多国模式、全球模式以及跨国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等。 4、信息获取 4.1信息获取在诸管理职能中的地位,信息的概念和有用信息的特征。 4.2信息系统的要素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5、决策 5.1决策的定义和原则,决策的类型。 5.2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5.3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掌握集体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6、计划与计划工作 6.1计划的概念及其与决策的关系;计划工作的重要性(计划的性质);计划的类型。 6.2计划的编制过程。 7、战略性计划 7.1企业战略性计划的概念和内容。 7.2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与目的,重点掌握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和波特的对竞争对手分析的基本内容。 7.3目标市场研究的基本框架;市场细分和“整体产品”的概念。 7.4掌握各种企业战略选择类型的定义,了解其选择的原则。 8、计划的组织实施 8.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的性质。 8.2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9、组织设计 9.1组织设计的目的、任务和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9.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基本形式及特征。 9.3组织层级化:管理幅度的概念及其与组织层次的关系,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层次化设计中的集、分权和有效授权;机械式组织、有机组织。 9.4直线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结构、职能型结构、分部型(事业部型)结构、矩阵型结构、动态网络型结构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0、人力资源计划 10.1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 10.2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11、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1.1组织变革的含义和现实意义,组织变革的动因、目标、类型和内容;组织变革的阻力、压力及其管理;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的概念。 11.2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了解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 12、领导概论 12.1权力的内涵;领导的概念与本质;领导者的类型。 12.2领导方式理论:领导方式行为理论;领导方式情景理论,主要掌握菲德勒权变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3、激励 13.1激励的基本原理。 13.2激励的内容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激励的过程理论: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及其对管理者的启示。 14、沟通 14.1沟通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沟通的过程和类别。 14.2有效沟通的障碍和有效沟通的实现。 14.3对待组织冲突的三种观点和有效管理组织冲突的方法 15、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 15.1控制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控制过程的基本环节。 15.2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有效控制的特征: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15.3预算控制的概念、作用及缺点;生产控制的主要内容。 16、管理的创新 16.1了解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16.2知识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及其对企业组织创新的影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三、试卷结构 本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其中,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部分(客观题)约占40%,应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实际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部分(主观题)占60%。 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四、参考教材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评分是什么意思

评分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评定分数。 读音:píngfēn [grade] 评定分数 给作业评分 [mark] 评定的分数 1.根据成绩评定分数。 2.评定的分数。 3.评定的标准体系。


请问“体系现代性”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体系现代化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说跟上现代科技的一个发展和进步。


什么是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财务上专业名词,一般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书中都有这部分内容,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计算、评价的,计算上来说都是一些简单的公式运用 。

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评价指标,具体如下: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从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贡献三方面评价企业。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6.3.1.1 代表性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目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评价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2个,即压力-状态-响应评价体系和土地条件变化评价指标体系。 (1)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体系“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体系是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署、联合国环境署在1996年联合开展的土地质量指标研究项目中所提出的研究成果。该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回答发生了什么、为了什么、我们如何做这3个问题。其中,压力指标用以表明那些造成妨碍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和消费模式或经济系统的一些因素;状态指标用以反映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用以表明人类为促进持续发展进程所采取的对策。这种方法适合于选取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而对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不太适合。PSR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提供的是一种评价思路,它强调在分析应用过程中,必须把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结合起来考虑,而不能仅仅依赖某一项指标,孤立地考察一项指标往往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各国各地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补充、完善来灵活运用。 (2)土地条件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条件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M.Vieira等人提出的。在这个指标框架中,M.Vieira提出了定性和定量两种土地条件变化指标,其中定性变化指标要求直观、易于获取,如土壤颜色、地表形态等;定量指标应强调计算方法的规范与统一。具体应用指标的选择一定要立足于评价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变化指标的观测频率取决于指标本身的特征,在观测值的分析比较方法上,可采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假设比较等综合分析,并通过因果分析分辨出是自身内部因子还是外部因子。 到目前为止,国外关于土地生态评价的系统、完整的一套指标体系尚未见报道。然而可以肯定,所有的这些工作都会为将来土地生态评价领域形成系统的指标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6.3.1.2 本次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构建方法及拟选指标 本次研究在借鉴相关学者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情况,依据上述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通过对影响生态安全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的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综合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制约性因素或主导性因子的辨识,从中选取最能代表和反映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的具体指标,且以土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旨在促使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最终构建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拟选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土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状态、土地生态环境的经济状态和土地生态环境的社会状态三大类26个拟选指标(表6.1)。 表6.1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拟选指标体系 R&D: 研究与实验发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6.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有两大类: 一是定性分析法,又称经验法或专家意见法,包括理论分析法和特尔菲法 (Delphi),主要是凭借评价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借鉴同行专家的意见,综合后进行筛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主观性较强; 二是定量分析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独立性分析等,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客观性较强,缺点是比较机械且计算量大,不一定符合评价的实际。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专家调研法。 按照指标选择的原则,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拟选要素指标通过发放专家调查表的方式,征询有关专家意见。本次调查选择了来自多家相关单位的不同专业的专家共 55 名,请每位专家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全部 3 个评价方面和 26 个要素指标进行排序,首先对系统层方面进行排序 (从 1 到 3,1 为最重要),再分别对要素指标相对评价方面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如果专家认为还有其他重要指标可以列入,加以补充,并与原有指标一起选择和排序。根据专家排序结果,按递减顺序原则进行统计,专家调查统计结果见表 6.2。对于系统层方面,专家排序第一的赋值为 3 分,排序第二的赋值为 2 分,排序第三的赋值为 1 分; 对于要素指标,专家排序第一的赋值为 10 分,排序第二的赋值为 9 分,依此类推,排序第十名为 1 分。各个指标最后得分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S为各指标的最后得分;fi为各指标的赋值;pi为各指标的排名。 在进行专家调查过程中,有些专家也提出了其他的要素指标,对这些要素指标,课题组又组织了一些专家进行专门讨论。专家一致认为,这些要素指标虽然比较重要,但其重要性略差于课题组所选的要素指标,因此没有再次进行专家调查。 表6.2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拟选指标统计排序 续表 注:*表示指标排名,**表示指标得分。 表6.3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6.3.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要素指标选择的4个原则、拟选指标排序状况和专家讨论的意见,课题组筛选掉了分值低且差别大的一些指标,从而最终在拟选指标体系中选出17项最终要素指标,并主要根据得分和重要性排序情况,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赋值和计算(具体见本篇第七章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最终指标体系框架见表6.3。

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上述指标中,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热物理性质参数和施工条件评价指标对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性区划起到了影响作用,而地裂缝发育程度评价指标则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在地裂缝发育的地区,不论前几个指标好坏与否,都不适宜应用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因此,首先,按照地裂缝发育程度,确定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范围,为一级适宜区划分;其次,选择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热物理性质参数和施工条件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将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进一步划分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即第二级别的适宜性区划。本节所建立的评价体系也主要是指第二级别的适宜性区划。 第二级别的适宜性区划评价体系由三层构成,从顶层至底层分别由系统目标层(O,Object)、属性层(A,Attribute)和要素指标层(F,Factor)三级层次结构组成。O层是系统的总目标,即浅层地源热泵适宜区划分。A是属性指标层,由地质、水文地质条件(X1),地层热物理性质参数(X2)和施工条件(X3)三个指标构成。F是要素指标层,选择第四系厚度、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径流条件、分层水质状况、钻进条件、城市覆盖率、综合热传导系数和平均比热容8个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图3-2),进行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从而选取出经济、技术合理,现有施工工艺可行,不会造成不同层位含水层沟通、污染的适合区域和适宜深度。 图3-2 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性区划模型结构图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两步来完成,具体如下: (1)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按照环境影响因素对基坑降水活动的敏感程度可以划分为:敏感因子、重要因子、一般因子。敏感因子是指对基坑降水活动极为敏感或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重要因子是指对基坑降水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或者基坑降水活动较容易改变其环境性状的因子,而一般因子则是对基坑降水活动影响不大或者基坑降水活动不易改变其性状的因子。一般选择敏感因子和重要因子作为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要素,尤其敏感因子的选取对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基坑降水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基坑降水的环境因素,即环境固有的工程能力,表现在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条件(如支护模式、降水方式等);二是基坑降水所影响的环境,即环境承受的工程能力,表现在周边环境(如已有建筑物、管线、道路、堆载等)对基坑降水的响应。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要素分析如图3.2所示。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是用来表征具体环境特性和质量的指标体系。因为实际的环境千差万别,研究内容各不相同,所以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解决不同区域的环境评价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建立相对统一的指标体系又是可行的。 图3.2 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指标体现构建方法常用的有综合法、分析法、目标层次法、交叉法、指标属性分组法五种。根据评价目的,即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本书采用目标层次法,设计了目标层次式的指标体系结构。评价指标的选取是通过对环境影响要素的理论分析,结合已知基坑环境影响作用,响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区分不同层次的因素指标,进行分层归类,建立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准确性的指标体系。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3所示。 图3.3 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建立

(一)评价方法的确定 灾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可采用参比法,通过对各单元的土地损毁程度与该单元土地的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该损毁评价单元复垦的适宜性。 (二)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1)综合分析原则。待复垦土地不但受区域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地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土地损毁类型、损毁程度、利用方式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复垦后土地质量的状况是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主导因素原则。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土地质量可能因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显著的差异。这种情形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主导因素并着重考虑其影响,从而减轻甚至消除该因素的影响。 (3)综合效益最优原则。复垦时必须充分考虑复垦责任人和当地的经济状况,以适度的复垦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农业用地优先原则。在评价灾毁土地复垦适宜性时,应该分别根据所评价土地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条件确定其复垦利用方向,一般情况下原有农业用地仍应优先考虑复垦为农用地(耕地),以贯彻农田保护的基本国策。 (三)参评因素的选择 待复垦区域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应选取一套独立而又相互补充的参评因子和主导因子。参评因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可测性。参评因子是可以测量并可用数值或符号表示的。 (2)关联性。参评指标的增长或减少,标志评价单元土地质量的高低。 (3)稳定性。选择的参评因素在任何条件下反映的土地质量都保持稳定。 (4)不重叠性。参评因素之间的界限清晰,互不重叠。 通过对灾毁土地复垦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参考《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耕地后备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和《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等中关于土地质量的评价标准,并借鉴全国各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参评因素属性及权重的确定方法,结合灾毁土地损毁特征,把复垦适宜性评价等级数确定为4个等级,分别定为一级(最适宜)、二级(比较适宜)、三级(勉强适宜)、四级(不太适宜)。根据灾毁土地特征和参考生产建设性项目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最后确定有效土层厚度等12项作为评价因子(见表4-9)。 (四)参评因素及指标等级标准确定 通过进一步对灾毁土地复垦适宜性影响明显的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得出土地适宜性评价各参评因素的分级指标和农用地适宜性的等级标准(表4-9)。 表4-9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 续表 续表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符合环境质量评价的目标内涵,应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评价目标与指标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 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对环境系统和孕灾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要保证环境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的科学性,指标的物理意义必须明确,分析、统计和计算方法要规范。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是简易性与复杂性的统一,过于简单不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内涵,对结果的精度产生影响,过于复杂则不利于评价工作的开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指标体系要难易适中,有利于应用。 主导性原则:环境评价指标必须要有代表性,选择对环境起主导作用的指标,剔除次要指标,保证指标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

根据上述评价思路可以建立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体系(图4-1),评价体系分四部分内容。 图4-1 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图 (一)评价方法研究 通过对热储法和类比法的分析,确定用热储量体积法计算静态储量;同样通过对可利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分别确定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二)计算参数获取 计算参数获取采用取样分析、定位试验及经验参数法,分析常量参数、经验参数和测试参数的来源及其准确性,确定选取的参数数值。 (三)资源量计算 根据确定的参数数值,用热储法计算静态资源量,用水量折算法计算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可利用量,用热传导法和换热量现场测试法计算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可利用资源量。 (四)资源潜力评价 资源潜力评价在可利用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直接采用不同适宜区的单位面积冬季可供暖面积及夏季可制冷面积,进行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指标选取 本次工作主要根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二)》和《地下水功能评价与方法推广应用教材》,并结合疏勒河流域平原区盆地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选取和建立了疏勒河流域平原区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根据疏勒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恢复、利用等特点,本次评价未考虑与地下水资源功能有关的地下水储存资源方面的指标“储存资源占有率”、“补储更新率”和“可用储量模数”。其余与地下水资源功能有关指标全部选取。 疏勒河流域平原区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都存在,如泉水衰减、湖沼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等,因此生态功能评价方面,选取了地下水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全部指标。 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开采历史较短、规模较小,由此造成的地面沉降很小,开采承压水也没有引起咸水下移问题,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不明显,本次评价中没有考虑此类问题。在地下水系统衰变中,由于疏勒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地表水资源调配而引起了地下水系统的强烈时空变化,因此,全部选用了地下水系统衰变方面的指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上述分析,首先确定本次功能评价要素指标,然后根据层次关系和群组关系,组成评价属性指标和功能准则层,在此基础上构成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表7-1),该体系是一个由驱动因子群、状态因子群和响应因子群组成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体系。评价体系由1个系统目标层、3个功能准则层,9个属性指标层和25项要素指标层4级层次结构组成。 表7-1 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等级划分 续表 体系第一层为系统目标层,只有1个要素——系统综合功能。第二层为功能准则层,包括3个要素: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第三层为属性指标层,包括9个要素。其中资源占有性、资源再生性、资源调节性和资源可用性为资源功能的支撑要素;景观环境维持性、水环境关联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为生态功能的支撑要素;地下水系统衰变性为地质环境功能的支撑要素。第四层为要素指标层,主要用来描述第三层各属性指标,共选取了25个要素指标,其中,以区外补给占有率、区内补给资源占有率和可利用资源占有率描述资源占有性;以补给可用率、补采平衡率和降水补给率描述资源再生性;以水位变差补给比、水位变差开采比和水位变差降水比描述资源调节性;以可采资源模数、资源质量指数和资源开采程度描述资源可用性;以湖沼环境与地下水关联度和景变指数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景观环境维持性;以水环境矿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氮磷指变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水环境维持性;以草场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天然植被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绿洲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植被环境维持性;以土地沙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土地盐渍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土地质量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土地环境关联性;以地下水质量与水位关联度、泉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地下水补给变率与水位变差比描述地下水系统衰变性。 (三)评价标准 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系统(层)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功能(层)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和属性(层)状况评价分级。 系统(总目标层)与功能(层)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均划分为5级,属性(层)状况评价分级标准亦划分为5级,其评价级别指数值阈及状况分级情况如表7-2。 表7-2 地下水功能评价分级标准 续表 二、评价方法 (一)地下水功能评价分区及单元划分 根据地下水系统划分基础及项目工作区范围,确定本次功能评价范围为疏勒河流域玉门-踏实盆地、安西-敦煌盆地和花海盆地。根据流域中游和下游各盆地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以及地下水埋深状况等,各盆地又划分为入渗补给带、径流储存带和蒸发排泄带。共划分了9个地下水功能评价分区(图7-1)。 图7-1 疏勒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分区图 1区为安西-敦煌盆地地下水主要排泄区,为冲湖积平原区与北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该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补给量小,水位埋深1~5m,北山山前局部大于5m;2区处于安西-敦煌盆地中部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前部与湖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带,含水介质颗粒较粗,富水性较好,水位埋深1~30m;3区为安西-敦煌盆地的疏勒河干三角洲、党河洪积扇中上部和卡拉塔什塔格山前冲洪积坡,干三角洲区局部为多层结构,其他为单一结构潜水区,含水介质颗粒粗大,补给条件良好,富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5~50m,局部大于50m;4区为玉门-踏实盆地下游地下水浅埋区,属多层结构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补给量小,水位埋深1~5m;5区处于玉门-踏实盆地榆林、昌马洪积扇前缘细土平原区,为主要泉水溢出带及工农业生产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粗,富水性较好,水位埋深1~30m;6区为玉门-踏实盆地南部的榆林、昌马洪积扇中上部,为单一结构潜水区,含水介质颗粒粗大,补给条件良好,富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30~150m,昌马洪积扇中上部大于150m。7区属花海盆地北部地下水浅埋区,为多层结构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补给量小,水位埋深1~5m;8区处于花海盆地中部细土平原区,为主要工农业生产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粗,富水性较好,水位埋深1~20m;9区为花海盆地南部的石油河洪积扇和宽滩山前冲洪积坡,为单一结构潜水区,含水介质颗粒粗大,补给条件良好,富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20~50m,局部大于50m。 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评价单元的剖分。在MapGIS中按1.5×1.5km2进行了单元剖分,共得到有效计算单元10621个。 根据以上分区和单元剖分结果,通过Map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及所在分区的区号,并按GFS软件要求建立分区及剖分信息输入数据文件。 (二)指标数据 指标数据是指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中第四层各指标在剖分单元中的数据信息。 1.资源功能类指标数据 资源功能类指标主要涉及数据包括:补给资源模数、可采资源模数、降水量、开采量、水位变差和资源质量。各类资源模数直接采用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在MapGIS中形成面属性文件。对于降水量和水位变差,根据降水量等直线图和地下水位埋深小于5m的区域及水位变差等值线图,形成相应的面属性文件。开采量数据是以各灌区内村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各灌区的开采量及其面积计算出开采模数,然后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对于资源质量指数,直接采用本次评价的五级分类成果,由好到差分别赋予1~0之间的数值,其中,Ⅰ级水赋值0.80,Ⅱ级水赋值0.60,Ⅲ级水赋值0.50,Ⅳ级水赋值0.30,并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利用以上各类面属性文件,通过Map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分别提取各剖分单元相应指标数据。 获得各单元各类指标的数据后,按《技术要求》给出的公式计算各单元的相应指标,然后采用极值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该类数据文件共有12个。 2.生态功能类指标数据 疏勒河流域平原生态环境状况依赖于浅层地下水埋藏状况。地下水水位埋深过大,易引起湖泊湿地萎缩、泉水衰减、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地下水水位过浅,易造成土地盐渍化。生态功能类指标,均采用专家打分法直接给出不同区带的指标数值。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遥感解译资料和相应时期的地下水位变差,通过各生态类指标与地下水位的关系,由不同专家根据不同区带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分值(0~1之间),其中,分值愈靠近1表示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愈密切,分值愈靠近0,表示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愈不明显。最后综合不同专家意见,取相应区带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带相应指标的数值。 疏勒河流域平原区湖沼环境主要指各盆地下游地下水位浅埋区的湖泊、水塘和湿地分布较集中区等;景变指数是指各盆地洪积扇前缘泉水溢出带或独特景观泉域分布区(如月牙泉)。 评价区湖泊和湿地均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专家打分结果为:在湖泊和湿地分布区指标值为0.6~0.9,其他地区依据地下水径流与湖沼、景观变化的联系强弱打分为0.1~0.3。在MapGIS中将专家打分结果形成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 平原区水环境矿化主要指水位浅埋区的湖泊、水塘和湿地分布区内由于地下径流强弱及地下水位引起的含盐量变化;氮磷指变主要是指湖泊、湿地区与相邻农业耕种区化肥农药应用及地下水位变化而起的作用。 评价区湖泊、湿地区地下水矿化与水位变化密切,专家打分结果为:在湖泊和湿地分布区指标值为0.6~0.75,其他地区为0.2。在MapGIS中将专家打分结果形成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 疏勒河流域平原区植被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大类。其中,自然植被有小片树林、灌丛、草地、耐旱草丛等;人工植被主要分布于灌区内的种植树林及草地等。西北干旱区降水补给极少,地表植被受地下水水位的制约而呈现随水位埋深的增大而植被也有规律地变化。水位小于3m,以草地、灌丛为主,长势良好,覆盖率高;水位3~5m,以灌丛、小树林,如红柳、梭梭、胡杨为主,长势较好,覆盖率较高;水位5~8m,以梭梭、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为主,长势一般,甚至很差,覆盖率低;水位大于8m,基本无自然植被。 在昌马、榆林洪积扇带、党河洪积扇、卡拉塔什塔格山前洪积坡、石油河洪积扇、宽滩山山前洪积坡及戈壁区,地下水位埋深大(大于10m),零星的旱生地表植被靠降水与洪水维持,与地下水位没有关系,因此,在该带赋值为0;平原区其他地带的天然植被与草场的生存状态均与地下水位关系密切,根据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及植被生长情况赋值,由差到好赋值结果为0.4~0.9,人工绿洲主要为农业灌溉区,人工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相对较弱,按植被对地下水的依靠程度和水位埋深来赋值,赋值结果为0.1~0.8。根据以上规律进行赋值,在MapGIS中形成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 土地环境与地下水关联性中,土地沙化与地下水关联度按地下水对防止沙化的作用大小及各区带沙化情况来赋值;土地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埋深浅,排水不畅地区,按水位埋深及盐渍化程度分别以轻度盐渍区、中度盐渍区和重度盐渍区来赋值;土地质量与地下水关联度主要以沙漠、戈壁、土漠、荒滩、盐碱地、沼泽、湿地、草地、耕地等类别及地下水水位状况来赋值。 土地沙化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影响,根据疏勒河流域具体情况,专家给出的沙化与地下水关联度为0~0.7。非沙化区赋值为0.1,流域西部的库姆塔格沙漠南部与卡拉塔什塔格山前沙漠地下水埋深大(大于10m),该区沙化的发展与地下水关系极小,因此,赋值为0.1;库姆塔格沙漠北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大部分地带为3~5m,地下水对防止沙化具有一定作用,因此,赋值为0.4,各盆地中部沙化区根据沙化程度和地下水为埋深情况进行赋值,以沙化程度赋值0.4~0.7。 地下水位埋深浅是土地盐渍化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因此,专家给出的盐渍化区与地下水关联度值为0.2~0.9。而各盆地南部地下水位埋深大的戈壁、中部土漠不存在土地盐渍化问题,赋值为0;各灌区及其周边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区,是轻度盐渍化区,视不同情况分别赋值0.2~0.6;其他盐渍土分布区,则根据盐渍化程度和地下水位埋深情况进行赋值,其中,灌区内水位埋深浅区的盐渍化区,如黄花农场、桥子、双塔、西湖灌区的土地盐渍化区赋值为0.6~0.8,其他疏勒河、北石河下尾闾湖区重度盐渍化区赋值为0.80~0.90。 土地质量赋值主要依据土地类别及地下水水位状况,专家赋值为0.1~0.9,南部戈壁、沙漠区赋值0.1,中部荒滩、土漠、部分耕地赋值0.4~0.75,北部地下水埋深浅区土地质量与地下水关联度密切区赋值0.75~0.9。 根据以上专家赋值结果分别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相应的文本文件。 3.地质环境功能类指标数据 据前述原因,地质环境功能评价只考虑地下水系统衰变性。地下水质量与水位关联度以地下水TDS来表示,水位浅埋区地下水径流缓慢,蒸发强烈,TDS高,反之水位深埋区TDS低。地下水质量需根据TDS大小与地下水位埋深综合来赋值。泉水流量大小与泉域地下水位高低密切相关,同时,与泉域上游地下水位关联性较强,与下游则弱。根据本次资源评价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各区带地下水的补给量与地下水位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地下水系统衰变重要表现。 地下水质量与水位关联度赋值0.1~0.6,评价区内南部(上游)TDS低,水位深,专家赋值0.1~0.2,中下游赋值0.4~0.6。 泉水流量与泉域区地下水位关联度高,专家赋值0.75~0.85,如昌马、党河洪积扇前缘泉水溢出带,月牙泉泉水补给带等;泉水溢出带上游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区,其水位变化对泉流量大小影响较强,专家赋值为0.6~0.7,如昌马、榆林、党河、石油河等洪积扇区;其余下游区则影响比较弱,专家赋值0~0.3。 补给变率是根据不同时期地下水补给量的变化率与地下水位变差之比,并形成评价区各区带的MapGIS面属性文件。 根据以上专家赋值与评价结果分别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将补给变率评价结果采用极值法归一化处理,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相应的文本文件。 (三)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中求解各指标权重的主要方法。它运用两两指标比较准则,采用1~9级评判标度来描述各因子的重要性,如表7-3所示。具体做法为,按照疏勒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层次结构和功能评价分区,由项目组专家根据各下层要素对相应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逐层逐分区打分,然后对各专家打分结果取平均值作为评价最终采用的分值建立判断矩阵,共建立判断矩阵117个,并按GFS软件输入要求形成判断矩阵文件。 表7-3 层次分析定权法的判断矩阵标度分级及其意义 (四)功能评价 运行GFS软件,将各类数据文件输入程序,通过软件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然后按照《技术要求》中各指标的分级原则,在MapGIS中采用Kring插值法绘制了地下水功能评价成果图。

评价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一般规划环境评价的基本程序和过程进行了研究,本书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过程和阶段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归纳了评价工作各阶段可选用的主要技术方法(表4.1)。 表4.1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 规划行为的筛选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首要工作,它确定某一规划行为是否需要并且能够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排除那些对环境影响可以忽略的规划行为,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规划方案在未来可能造成的显著环境影响,是进行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前期工作,也是保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规划环境影响的预测通常是根据历史及现状资料,经过定性的经验分析或定量的计算,预测规划实施造成的环境影响。 规划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中心环节,评价结论是最终进行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累积影响评价的时间范围向可预见的未来延伸,评价的范围拓展至环境资源不再受到明显影响的边界,评价的重点更多地关注生态完整性、社会经济影响及全球性环境影响,它能够评价多项行动的累积环境效应,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下更全面地研究人类行为的环境影响及其长期后果。 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我国的环评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简述系统评价的内容

系统评价 对新开发的或改建的系统,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对系统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以确定最优或次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由于各个国家社会制度、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水平和民族传统等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统一的系统评价模式。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
系统评价步骤 系统评价一般包括:①明确系统方案的目标体系和约束条件,②确定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③制定评价方法并收集有关资料,④可行性研究,⑤技术经济评价,⑥综合评价。图中示出系统评价的一般程序。根据系统所处阶段来划分,系统评价又分为事前评价、中间评价、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价。①事前评价:在计划阶段的评价,这时由于没有实际的系统,一般只能参考已有资料或者用仿真的方法进行预测评价,有时也用投标表决的方法,综合人们的直观判断而进行评价。②中间评价:在计划实施阶段进行的评价,着重检验是否按照计划实施,例如用计划协调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评价。③事后评价:在系统实施即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的评价,评价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因为可以测定实际系统的性能,所以作出评价较为容易。对于系统有关社会因素的定性评价,也可通过调查接触该系统的人们的意见来进行。④跟踪评价:系统投入运行后对其他方面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如大型水利工程完成后对生态造成的影响。
系统评价项目 系统评价必须有多种项目和相应的指标组成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系统所强调的不同评价要素,可以组成不同的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一种综合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见下表。
系统评价方法 系统评价方法有以下四类:①专家评估。由专家根据本人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判断来进行评价。常用的有特尔斐法、评分法、表决法和检查表法等。②技术经济评估。以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来计算系统的效益而达到评价的目的。如净现值法(NPV法)、利润指数法(PI法)、内部报酬率法(IRR法)和索别尔曼法等。③模型评估。用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仿真来进行评价。如可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和经济控制论模型等数学模型。④系统分析。对系统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来进行评估。如成本效益分析、决策分析、风险分析、灵敏度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系统评估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相关树法。相关树法是美国霍尼韦尔公司1963年为编制空间长远规划所用的方法。美国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也应用这种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相关树可表示整个目标体系。通过相关树就能分析同一级水平中各个因素对上一级水平中有隶属关系因素的各自的相对重要性。逐级往上递推,直至零水平,即可知道每个因素对于完成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重要性的数量评价一般是通过向专家征询意见而获得的。通常先由专家们分别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估值,然后将这些估值平均。一级评估完毕即向上一级水平递推,每次递推都要考虑组合的相对重要性。例如,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所采用的相关树的最低一级水平有两个因素:检漏和除臭。对于这两个因素,要从多个目标考察它们分别对开系统的相对重要性,如从“对生命的影响”和“居住性”两个目标来评价检漏和除臭的各自相对重要性。经征询意见:对前一个目标,检漏评为0.9,除臭评为0.1;对后一个目标,分别评为0.3和0.7。还要了解这两个目标在作评价时的相对重要性。征询意见后得出“对生命的影响”为0.8;“居住性”为0.2。这样在对开系统进行多目标评价时,就能算出检漏的相对重要性为0.78(即0.8×0.9+0.2×0.3=0.78);除臭的相对重要性为0.22(即0.8×0.1+0.2×0.7=0.22)。逐级上推,就可对相关树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具体估算。


员工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员工评价的方法是根据评价手段如自评、他评或者评价内容如绩效考核等对员工进行的综合评价的办法。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


建立评价体系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因素是根据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对不同因素进行筛选的。 (一)评价因素体系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1.评价因素体系选择的原则 农用地分等评价因素是指对农用地生产力有显著影响,并能在区位上形成差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在选择评价因素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因素指标体系要能够客观地反映农用地的本质和它的复杂性,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真实反映农用地的生产力水平。 (2)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确实反映农用地质量现状及变化特征。 (3)综合性原则。农用地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评价因素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反映农用地的主要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4)系统性原则。应确定相应的评价层次,将各个评价指标从系统论的观点进行考虑,构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5)易获性原则。在指标确定时要考虑其可获性。有些指标对农用地质量有很好的表征作用,因其数据缺失或不全,而无法计算和加入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不能选作评价指标。 2.评价因素体系选择的方法 分等因素是在国家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办公室推荐的分等因素和自选分等因素范围内加以选择。 自选分等因素从以下因素中选择: (1)水文条件:包括水源类型(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质。 (2)土壤条件:包括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体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的侵蚀性、土壤的保水状况、土壤的砾石含量等。 (3)地形条件: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坡型、地形部位。 (4)地质地貌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地貌等。 (5)农田基本建设情况:包括灌溉配套制度、排水配套制度、田间道路配套制度、田块大小及平整度等。 自选因素按其对海南省农用地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先由项目组初选排序,再经省内专家三轮打分(特尔菲法)综合分析论证后确定。 (二)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体系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具体层次结构如图 3-3 所示。 图 3-3 海南省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等因素指标体系 1.土壤条件指标 (1)有效土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指植物根系可能伸展到的土层,可以是土壤剖面中土壤层(水稻土为 A 层+ P 层+ W 层,旱坡地为 A 层+ B 层)和母质层之和(C 层)。对农作物来说,一般规定为 1 米左右。土体厚薄受地形及侵蚀程度的影响,由于土体内物质的转化、迁移和积淀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是一个对山地及丘陵区土壤肥力和作物的生产能力有决定作用的因素。土地所处的地形位置与土层厚度关系密切,位于上坡的土地一般坡度大、位置高,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土层浅薄;位于下坡的土地,位置低、坡度缓,接受上、中坡径流携带的泥沙和其他松散物质,土壤有稳定形成的条件,所以土层深厚。坡形与土层厚薄也有一定关系,凹形坡经常接受水流汇集和物质堆积,土层较厚,而凸形坡因侵蚀作用较强,土层薄而含砾石多,持水保水性差。据对山地区旱坡地土层厚度小于 80 厘米的上坡样品测定,土壤肥力属中低水平(有机质含量≤ 2.5%)的占所测样品数的 67%(n = 45),土壤肥力属高水平(有机质含量> 2.5%)的占所测样品数的 33%;而中、下坡土层厚度大于 80 厘米的土壤肥力属中低水平(有机质含量≤ 2.5%)的占所测样品数的 47%(n = 76),土壤肥力属高水平(有机质含量> 2.5%)的占所测样品数的 53%。因此,有效土层厚度是储存营养物质、水分并向农作物供给水分和养分的有效土层,是农作物根系活动层。 (2)表层土壤质地。表层土壤质地是指土壤机械组成中的颗粒粗细、砂粘程度,它是反映土壤物理特性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对土地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决定土壤的蓄水、导水、保肥、供肥、保温和导温以及耕性等的重要因素。砂质土壤由于土壤含砂粒较多,粒间孔隙大,水分易透入而不易保蓄在耕作层内,抗旱能力弱,同时含养分少,保肥能力差,所以土地质量不高;粘质土壤粘粒含量多,土粒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供肥和通透性差,而且由于粘结力强,耕作阻力大,耕性差,适耕期短;壤质土是介于粘质土和砂质土之间的类别,在性质上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水、肥、气、热比较协调,有较长的适耕期和较广的适种性,是一种较好的土地。海南省由于地处高温多雨地区,耕作层的土壤粘粒大量流失,沙化严重,大于0.01 毫米的颗粒比重达 85% 以上,普遍为砂壤土。例如,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土壤多为燥红土和滨海沙土,水稻土主要是麻赤砂泥田和潮沙泥田,土壤沙瘦、漏水漏肥,成为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因此,表层土壤质地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产量,故应作为评价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作物吸收多种养分的重要来源,既能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土壤有机质水平是反映土壤肥力和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受不同水热条件、土壤通透性及农业利用方式的影响较大,温度低、湿度大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反之,利于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从大规律看,红壤地区土地的有机质含量高于赤红壤,赤红壤又高于砖红壤。砖红壤分布比较分散,在全岛各地都有,赤红壤一般分布于岛中低山或中山地带。有机质含量较低致使砖红壤类土难于耕垦,并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通常认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以较高为好,但也不是越高越好。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南方水稻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只有在 3.5% 以下时,才与产量呈良好的相关性。从对年亩产 1000 千克以上的高产田块调查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多数在 3.5% 左右。地处低平地带的土地有些由于受沼泽化过程或埋藏黑泥层的影响,形成的泥炭土有机质含量通常都非常高。但这类土壤的有机质活性很低,对土壤肥力影响作用大,有时甚至由于含碳量高,土壤粘结性和柔韧性差,适耕期短,生产潜力低。另外,水稻土是海南省主要耕作土壤,其几种亚类的水稻产量都很低。例如,淹育性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低,小于 1%,致使水稻产量不高,年产量仅为 100 ~ 150 千克 / 亩。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粮食作物产量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决定土地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4)土壤酸碱度(pH 值)。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在其形成过程中受生物、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重要属性之一,土地在耕作过程中酸性还受施肥、耕作、灌溉、排水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土壤酸碱度指土壤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活性,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直接作用于根部,因此,可以认为土壤酸碱度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土壤肥力因素,不同作物对酸碱度都有各自最适宜的要求;土壤酸碱度与土壤中许多养分的有效性均存在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对作物生长必需养分的供应能力。研究表明,土壤 pH 值在 5.5 ~ 7.5之间时,适宜大部分作物生长。土壤酸碱度大多数都在作物适宜生长的范围之内。但由于受湿热气候的影响,还有不少酸碱度偏高和偏低的土壤,pH 值小于 4.5 的土壤,表示土壤中有游离酸存在,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是由于红树林残体中的硫化物被氧化成硫酸所致;pH 值在4.5 ~ 5.5 之间的土壤,表示土壤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交换性铝;pH 值大于 7.5 的土壤,说明土壤受含碳酸钙的成土母质或受岩溶钙质的影响。 (5)剖面构型。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质地的土层的排列顺序。剖面质地层次排列的形成,受沉积母质时水流速度的影响较大。此外,水在剖面中自上而下的淋洗和人们犁耙翻耕也有一定的作用。受前者的影响,质地层次似乎没有一定的规律,土地质量差异较大;后者的作用,一般形成上轻下粘的层次。其变化主要是由于成土物质迁移过程中运动力的不一样,流速快则沉积颗粒较粗,流速慢则沉积颗粒较细,因而造成剖面上下质地层次的差异。因此,在低平原区和沿海区的土地剖面构型不均一的现象较多,土体内质地层不同,对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影响较大。 (6)距障碍层深度。土壤障碍层指在耕层以下出现白浆层、石灰浆石层、粘土磐和铁磐等阻碍根系伸展或影响水分渗透的层次。障碍层深度是对水田的生产能力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这些障碍层次在距地表≥ 90 厘米处出现,则不算作障碍层次。 2.地形条件指标 (1)坡度。坡度影响土地水分、土体物质、岩石风化物质的分散和聚集。不同坡度对山地区、丘陵区和石灰岩地区的土地质量有显著差异。据水土保持试验区试验,坡度越大,越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层越薄,适种性越差。在 10°~ 15°的坡地用当地习惯耕作方法耕种,每年每公顷土地损失的土壤为 90 吨,15°以上损失的土壤为 150 吨。坡度增大,则土层变薄,土体内砾石含量增多。总之,它对土地的养分、水分的运动规律起着制约作用,也与排灌、土壤侵蚀度有直接相关。坡度的大小对土地质量状况影响很大。水田、水浇地、望天田和菜地一般作为平地分级。 (2)地表岩石露头度。地表岩石露头度主要影响着耕作。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在植被稀少或破坏严重的山地丘陵地区,长期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于地表,影响耕种,这在中部山区表现得较为明显。还有一种是火山喷发的火山岩导致的。目前,火山岩遍布海南岛北部和西部的海口、文昌、定安、澄迈、临高、儋州等县(市)以及洋浦开发区的广大地区。这些火山岩经过数万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作用,多数已风化为砖红壤。但是火山岩风化速度极慢,风化的土壤厚度也仅有 10 ~ 20 厘米,土壤下面仍是未风化的、厚厚的玄武岩地层,只要稍微犁地就会遇到石块。 3.农田基本建设条件 (1)灌溉保证率。海南省降雨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夏秋多、春冬少,东部迎风区雨水丰富,西部因五指山、黎母山阻隔,处于背风区,雨水稀少,而且蒸发量极大。农业区周围有无健全的水利设施(水库引水灌溉或从附近河流引水灌溉)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2)排水条件。排水条件是指受地形和排水体系共同影响的雨后地表积水情况。渍害和涝害是海南省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当台风雨季,河水暴涨,经常泛滥成灾。另外,沿海低洼地区,由于堤围不健全或缺乏,常受潮水侵害。海南有相当一部分水田是湿地和沼泽地,排灌设施不健全。农田的排水状况对水田和旱地的作物生长都有较大影响:排水不通畅时,水田易发生还原化,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甘蔗、玉米、甘薯等易发生烂根现象,轻则影响产量,重则死苗。因此,排水条件常常左右着农业生产,是影响作物收成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 4.水文条件 灌溉水源。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海南虽然总体上降雨丰富,但是地区和时空分布不均,灌溉水源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呢?

价值评价体系目前在国内来说还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评价系统。
企业的评价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岗位评价系统,主要针对不同岗位之间的评估。例如,企业中一般业务部门的薪酬要高于职能部门,采取的便是这种评价系统;
第二、任职评价系统,主要针对岗位胜任的评估。例如,当业务部人员比较年轻,相对经验不足,而职能部员工经验丰富时,此时采用岗位评估系统进行评价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任职评价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业绩评价系统,主要针对同岗位人员的评估。同一岗位上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员工业绩水平也不相同,该系统更侧重对同岗位多劳多得的评价;
第四、价值评价系统,主要针对员工自身的价值进行评估,更加体现员工自身的能力价值。
由上述评价体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企业在建立价值评价体系时首先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阶段,认真思考自身发展过程中是否已经为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奠定好基础,反思自身是否具备建立价值评价体系的条件;
其次,评价系统的建立不是简单的确立考核指标,其关键在于通过岗位评估发现能够真正反映岗位价值的价值点。而究竟哪些指标能够真正的反映出该岗位的价值呢?这需要领导层、核心骨干及善于思考的员工的积极参与,如果企业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和专业第三方进行合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最后,企业在建立价值评价体系时应与激励机制相挂钩,这样才能使价值评价体系真正落实到实处。
华为任正非曾提出如下观点,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不合格其便发展不起来,而一个企业缺少正确的价值评价系统则无法壮大。由此可以看出,价值评价体系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企业在建立价值评价体系时应结合其自身发展阶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调动领导层、核心骨干等参与的积极性、邀请专业第三方参与等方式对不同岗位的价值点进行正确的确认与评估,并且在建立的过程中注意与企业相关激励机制相联系,将价值评价体系落实到实处,建立真正的价值评价体系。


如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标度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标度划分|
  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1. 习惯划分法。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2. 两级划分法。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3. 统计划分法。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4. 随意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6.4.1 土地生态安全自然系统 6.4.1.1 土地自然资源数量(C1) 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和人均土地后备资源分别表示区域内人均占有耕地(hm2/人)、水资源(m3/人)、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hm2/人)。该类数量指标的安全趋向性为越大越安全,即人均耕地越大、人均水资源量越多、人均土地后备资源越大,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的压力越小。森林覆盖率以整个区域面积内森林覆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计量单位为%。该指标数量越小,抵御自然灾害的作用就越小,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越差,生态安全性越低。 6.4.1.2 土地自然资源质量(C2) 耕地质量指数以低产耕地的比重作为衡量耕地质量的指标,计量单位为%。该指标越大,耕地资源的质量就越差,土地生态安全趋向性为越小越安全。 地表水质等级是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数值越大,水质越差,安全趋向性为越小越安全。1级水: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渔业用水标准;2级水:轻度污染,符合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可作渔业用水;3级水:较重污染,可作农业灌溉用水;4级水:重污染,不符合农业灌溉要求;5级水:严重污染。 农田旱涝保收率是表征耕地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及配套完善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旱涝保收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表示,计量单位为%。该指标越高,耕地资源的质量就越好,指标安全趋向性为越大越安全。 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最常见的灾害,是反映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其指标值用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计量单位为%。该指标越高,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性就越差,指标安全趋向性为越小越安全。 6.4.2 土地生态安全经济系统 6.4.2.1 土地经济投入压力(C3) 单位土地工业“三废”负荷以区域内1km2土地面积分别承载的废水、废气、废渣量来表示,废水和废渣的计量单位为t/km2,废气的单位为104m3/km2。由于计量单位的不一致,需要在计算当中按0.6,0.3,0.1的权重加权平均处理。该指标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耗费资源的产物,指标安全趋向性为越小越安全。 单位耕地化肥、农药、农膜负荷以1hm2土地面积所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来表示农业生产自身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计量单位均为kg/hm2。在后面计算安全值中将根据各自的标准值,以0.5,0.3,0.2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农膜的普遍使用,导致土地资源面源污染,从而影响土地生态安全。该数值越大,土地生态环境压力越大,指标安全趋向性为越小越安全。 6.4.2.2 土地经济产出质量(C4) 单位耕地粮食产量指区域内每一定数量耕地面积能生产的粮食数量,是衡量一个区域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粮食自给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以kg/hm2来计量。该指标的安全趋向性为越大越安全。 以人均纯收入的高低来表示在生态安全建设中的产出能力。为了反映农民取得的收入与土地的联系,可以用单位土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示,用元/hm2来计量。该指标越高,产出能力越强,该指标的安全趋向性为越大越安全。 6.4.3 土地生态安全社会系统 6.4.3.1 土地承载数量指数(C5) 人口密度以1km2土地面积承载的人口数量表示,计量单位为人/km2。人口密度越高,土地生态系统压力越大,该指标的安全趋向性为越小越安全。 城镇化水平越低,人口的集聚度就越低,在一定范围内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就越大。本次研究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城镇化水平,计量单位为%。在一定范围内(低于90%),该指标的安全趋向性为越大越安全。 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是一定区域用地类型多少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采用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GM指数)模型计算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越高,说明一定区域用地类型越多样,其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性就越好。 6.4.3.2 土地整治能力指数(C6) 工业“三废”处理率以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率表示,计量单位为%。处理率越高,区域土地环境科技能力就越高,土地环境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就越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就越小,该指标的安全趋向性为越大越安全。其权重可以分别按0.6、0.3和0.1来处理。 环境污染治理强度以土地污染治理资金占GDP的比例来表示,计量单位为%。两个指标值越高,投入和治理的强度,以及全社会科技投入就越大,该指标的安全趋向性为越大越安全。

一、什么是评价指标体系,它有什么作用?

指标体系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育价值的细化一、综合指标体系分:核心指标和特殊指标两部分二、核心指标共分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即具体指标项;1、 一级指标:a.教育特性;b.技术特性;c.媒体特性;d.支持材料;2、 二级指标:(1)、教育特性:a.教学内容正确性;b.教学内容适用性;c.教学目标;d.教学过程(2)、技术特性:a.运行可靠性;b.技术易用性;c.操作方便性;(3)、媒体特性:a.版面设计;b.信息呈现;(4)、支持材料:a.完备性;b.规范性3、 三级子表:(1) 教育特性a.教学内容正确性(a)内容正确,无科学性错误;(b)语言、文字和符号规范,无语法、拼写、标点及使用性错误;(c)内容的表述符合统一的标准;(d)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b.教学内容适用性(a)内容适用于使用者;(b)内容的深度、广度合理;(c)教学资料典型;(e)内容的表述充分、易于理解;c.教学目标(a)教学目标明确;d.教学过程(a)内容组织结构合理;(b)内容能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c)教学帮助信息清楚明白,易于理解(d)软件的内容能够方便地检索和查询;(e)能够方便地将许可内容打印输出。(2) 技术特性a. 运行可靠性(a)软件运行可靠、稳定;(b 对运行环境要求合理(c 软件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b. 技术易用性(a)易于安装和装卸;(b)易启动,响应速度快;(c)软件运行无其它技术上的特殊要求c. 操作方便性(a) 操作简便,不需要使用者具有较多的计算机技能;(b) 操作在整个软件中具有规范性和一致性;(c) 可随时调用帮助信息且不影响系统的工作;(d) 能够随机进入与退出相关界面;(e) 提示或出错信息友好、清晰、完整、易于理解;(3) 媒体特性a. 版面设计(a)版面设计简洁、美观;(b 整体风格协调、统一;(c颜色搭配观感舒适。a.信息呈现(a) 内容重点突出,文字易于阅读,字型适当;(b) 具有清晰的导航策略;(c) 信息组织结构符合人的联想;(d) 不滥用图形图象及动画。(4)支持材料a. 完备性(a) 提供使用说明、操作指南;(b)提供了安装、运行软件的详细说明(c) 说明了软件适用对象及所需能力水平b. 规范性(a)材料文字表述易于理解且有效(b) 印刷材料清晰可读(c) 印刷文字无语法、拼写、标点及使用性错误。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什么?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 【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简明科学性原则等。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职能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流程】岗位价值导向的薪酬体系的设计步骤可参照如下流程:工作分析→岗位价值评估→收入测算→等级、幅度、级差确定→与绩效考核挂钩→薪酬激励方案形成。

评价指标体系

地下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类:①地下水数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分级分类标准、开采程度标准、可利用潜力标准、超采区划分标准和超采区恢复前景标准等;②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质量评价标准、饮用水标准和脆弱性评价标准等;③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功能评价标准和属性评价标准等(表2-3)。 表2-3 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分级与标准

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问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问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变西北典型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化特点,应该收集若干年度的变化数值。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过于繁琐,相互重叠,指标又不能过少过简,避免指标信息遗漏,出现错误、不真实现象,并且数据易获且计算方法简明易懂。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该要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而且,选择指标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 【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简明科学性原则等。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职能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流程】岗位价值导向的薪酬体系的设计步骤可参照如下流程:工作分析→岗位价值评估→收入测算→等级、幅度、级差确定→与绩效考核挂钩→薪酬激励方案形成。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问一下这六个层次是递进的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问一下这六个层次是递进的

这六个层次是递进的。 布鲁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该教育方法指出,问题有简单和复杂,按照学习目标进行提问。 知识:能从长时记忆中找到和识别接受到的信息。 【举例】能够叙述能量守恒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 一、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举例】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 二、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 【举例】对文章大意的概括等。 三、推断发展的趋势。 【举例】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曲面上的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举例】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举例】分析记叙文构成要素分析。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举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 【举例】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扩展资料另外两个领域的层次: 一、情感领域(active domain)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以克拉斯沃尔(Krathwohl DR)为首,于1964年提出,分为5个层次: 1、接受 2、反映 3、形成价值观念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5、价值体系个性化 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 布鲁姆在创立教育目标时仅意识到动作技能领域的存在,未制定出具体目标层次。1972年Simpson EJ提出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分7个层次: 1、知觉 2、定势 3、指导下的反映 4、机械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映 6、适应 7、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包括哪三类目标

97、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等

布卢姆将目标分为几类?每类的评价方法是什么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评价体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评价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问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变西北典型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化特点,应该收集若干年度的变化数值。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过于繁琐,相互重叠,指标又不能过少过简,避免指标信息遗漏,出现错误、不真实现象,并且数据易获且计算方法简明易懂。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该要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而且,选择指标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词条图册


收到9352个赞
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
如何构建自我评价体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直接关系着课改的成败。而新课程中的教师评价机制又影响着教师投身课程
标准身材-标准身材,标准,身材
什么算标准身材?韩流实拍!人气健身女郎告诉你什么是标准的身材,身形美好! 什么叫做标准身材?三围多少最“魔鬼”?据统计,亚洲女性的
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如何简便计算最小公倍数首先分别分解质因数 其次划去相同的质因数(只在1个数中划去) 最后将剩余的质因数相乘 例如:求120和45的最
换算-换算
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量的名称|公制单位|英制单位|换算关系& 160;|公制 |英制|长度|公里(km)米(m)毫米(mm)|英里(mile)英尺(ft)英寸(in
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面积,单位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mm& 178;(平方毫米)、cm& 178;(平方厘米)、dm& 178;(平方分米)、m& 178;(平方米)、hm& 178;(公顷)、km&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