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全球气候危机-警告全球气候危机,警告,全球,气候,危机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8-14 18:23:26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气候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3℃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是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於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一%的程度左右。 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由於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八、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於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九、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乾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什么是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是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的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环境意识薄弱,没有深刻认识到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因人口压力过度地向环境索取资源,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和破坏;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质;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经常不适当地扩大干预自然的规模和强度,导致局部和全球性的气候异常、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淡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及环境质量下降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具有高度环境意识和觉悟,并把科学技术用于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时刻,人类才能克服和消除环境危机。

联合国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5大挑战,分别是什么?

白宫是罪魁祸首?联合国指出当今世界5大挑战,每个都与美国有关

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来有效缓解气候危机?

减少碳排放量。


环境危机是什么

环境危机是什么

环境危机是人类存追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乃至整个环境的生态退化趋势和资源、能源面临枯竭的趋势。 环境危机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最终危及人类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一定意义上,环境危机也称生态危机。 扩展资料: 环境危机危害: 1、全球变暖 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 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2、有毒化学品污染 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 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危机

气候是不是真的“变暖”

最近几年,近百年全球和我国地表平均温度均显著升高的事实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过去百年全球温度升高是真实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到目前仍然没有停滞。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停止或者在向变冷的趋势演变,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寒冷天气在总的趋势上是减少的,但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会发生冷的事件。值得关注的是,在普遍比较暖的大背景下,突发一次冷的事件,其影响可能会更为严重。
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加了0.74℃。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陆地表面升温速率加快。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一年,2001—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和东北亚地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地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新纪录,但放眼全球,还有很多地区温度很高,比如北美地区。从全球平均来看,2011年12月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十个最暖的12月;2012年1月是第十九个最暖的1月。因此,仅凭过去这个冬季某些地区温度偏低就断言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尚无依据。实际上,某个冬季的冷空气活动,属于天气尺度的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不同,后者要考察几十年以上的变化。因此,这次寒冷天气事件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


全球气候变暖真的会影响这个吗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并详细说明可以写了500万字的书。
我只是说第一个缺点。

全球变暖将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加剧了某些地区的海洋蒸发会导致洪水。同时将陆地蒸发量的下降,会导致一些地区的严重干旱。这反映在中国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省的洪水临省正面临着干旱。
全球变暖将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将导致生态位的变化,这使得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增长方式的升温期太短,植物无法跟上进化,有些植物不能适应大面积的地区和面对死亡的气候条件。同时,动物的利基也在发生变化。昆虫,植物和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这意味着许多依靠昆虫和农作物的生长将受到影响,如授粉的果树。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零等温线上升,害虫和病毒的数量将上升,这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他的职责。 “松甲虫”事件,如美国西部。
全球变暖将导致减少在高纬度地区,多年冻土,使得一些的永久冻土增长取决于作物的生长不会增长。

让我们谈论的好处。
全球变暖将会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所以零线的高纬度地区移动。这使得作物的生长区域的扩大,可以长成不能在冬季作物。

在这里,我只有一部分的缺点。如果您有权获得更详细的了解相关的书籍。

我个人认为,地球数十亿年的进化后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的生态系统,它是不可能的,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几百年,一个很好的适应性,这将导致的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乐观的人可能认为,全球变暖是利多于弊,但我想说的是,也许在你面前可以“利用”全球变暖,但在不久的将来,全球变暖将人类走向恐怖和灾难。


不知道你满意我的回答。


不是说全球变暖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极寒天气呢

在生态学上,一般不直接提全球气候变暖,确切说是全球气候异常。

由于工业化向大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阻碍了太阳辐射向太空的散逸,使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被保留在地球,从而使地球表面气温上升。这是我们常说的全球气候变暖。

在地球表面升温的同时,由于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密度和压力减小,加之季风和洋流的影响,使得大洋深部的高密度冰冷海水浮出水面。这种现象在太平洋近赤道附近最为明显,称为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南方涛动的厄尔尼诺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

南方涛动的拉尼娜那年: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简单来说就是:厄尔尼诺年,热的地方冷,冷的地方热;该热的时候冷,该冷的时候热;干燥的地方暴雨,潮湿的地方干旱。拉尼娜年,热的时候更热,冷的时候更冷;潮湿的地方暴雨,干燥的地方大旱。

今年是拉尼娜年,在上一个拉尼娜年(2008年),我国南方各省发生了百年难遇的雨雪灾害。今年的状况其实已经很乐观了。

现在的异常状况都是由于环境破坏,所谓“全球气候变暖阴谋论”是因为西方在德班陷入被动,很多西方专家做了政治的(女表)子,捏造“新冰川说”想逃避责任。

现在环境问题十分凸显: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持久有机污染物、南方涛动、物种灭绝、荒漠化、植被分布和植物初级生产力变化,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全球气候变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已成为了事实,然而今年的冬天却显得格外寒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球气候变暖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了,最初的解释是:“由于人类使用氟制冷的电冰箱大量排放氟气导致臭氧层空洞所致”;后来则认为是:“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了温室效应”。事实上这都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地球原是一颗从太阳系外进入太阳系的星球,自它进入太阳系便受到太阳的幅射,温度逐渐升高。在宇宙中一切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时都会发生相应反应和应对反应。地球受到太阳的幅射温度逐渐升高,地球活动增强(地震、火山频繁),在地球表面形成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层有三个重要作用:一,它可以流动均衡热量、把地表热向外层传递。二,它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可以阻挡太阳光、反射太阳光。三,它为地球生命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地球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其它行星出现在地球前方遮挡住太阳幅射引起地球降温的“黄金时期”(即冰川期)。在黄金时期地球迅速降温,原始大气层中大量降雨,许多热反应物随雨水流入海洋。但地球的反应并未停止,在海洋中形成了原始生命。生命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热现象。地球生命是地球应对太阳辐射的地球现象。地球生命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使地球温度稳定,它是地球应对能力的集中体现。地球生命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亦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地球、太阳光以及生命的求生性是促进地球生命发展、进化、达到链式平衡的根本原因。地球生命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植物期、动物期和链式平衡期。植物期是地球生命“吸收”太阳能稳定地球温度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煤。动物期是地球生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争夺生存空间相互依存的时期。在动物期形成了石油。植物期和动物期都是生命发展的不稳定时期和必经阶段。煤和石油既是地球生命能够转化太阳能的证据也是地球生命发展不尽完美的证据。动物期后尤其是动物的食性分化,地球生命达到链式平衡。链式平衡期是地球生命在自身的发展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达到完美的时期。人类工业的发展大量使用了煤和石油,能源枯竭只在旦夕,这就相当与将地球生命亿万年中转化的太阳能全部释放了出来。加之人类极为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致使地球的应对能力下降。这是全球升温的根本原因。全球升温并不会导致地球生命的毁灭和地球毁灭,这是因为地球还处在发展的壮年期,但对于地球上的许多生命物种而言将是毁灭性地!尤其是人类这种对环境适应性弱、依赖性强的物种。然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忽视。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自身缺陷改造自然以供生存利用。这是我认为人类可以继续生存下来的出发点。改造自然和破坏自然是完全矛盾的两种行为,这是人类应该严格区分、真正懂得、明令实行的行为。我希望危机的警钟可以敲醒为所谓的物质文明冲昏了头脑的人们,热爱生命、热爱人类、热爱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放弃愚蠢的破坏行为,与自然、与所有的生命和谐共处,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自己、为子孙后代、也为我们共有的家园……。 回答者: wumingshi


全球气候变暖真的是惊天骗局吗?

海面温度,亦称海温,即海水表层的水温。常以℃表示。取决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视频画面来自ESA Climate。

什么是气候危机?

气候危机是指地球气候的变化,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种种现象和危机。 就在近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1000多名科学家联署发表声明,警告全人类目前气候危机速度加快,已经超出科学家的预期并比预期还要严重,地球正进入气候紧急状态。同时,万名科学家还警告全球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痛苦”,全人类必须珍惜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应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这份警告声明11月5日发布于《生物科学》杂志上,而1979年第一届世界气候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今年恰好是40周年。在这份声明中,科学家列举指出了40年来人类活动范围、深度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包括能源消耗量过大、森林覆盖率减小、世界GDP增长、过度消费等方面,尤其是以图表的方式描述了4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的变化,地表温度改变,南北极冰雪、格陵兰冰块、冰川厚度的减少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诸多方面。 科学家们认为40年来人类所进行的多次气候谈判,对于扭转全球气候变化不利局面所起的作用还不大,还无法使人类摆脱困局。而现在的发达富裕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迅速增加负责,因为这些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 科学家还为人类指出了破解目前气候危机困局的种种措施,包括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改变日常饮食习惯,削除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现象,控制人口增长等等。 其实,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候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近些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现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灾难,相必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甚至感同身受的。该冷的地方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该有雨的时间不下,该落雪的地方减少,如此种种都是气候变暖等气象因素造成的。


如何解决气候危机

开发新能源,这是唯一途径,也是最高效的途径

开玩笑吧!人类破坏自然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现在想马上挽回,哪有那么好的事


当代环境危机的成因及表现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论当前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众所周知,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谓环境污染,是指因人为的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大气污染、陆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而所谓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自然景观的破坏、风景名胜地和文化遗迹地的破坏等。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类现行生存方式与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相悖的日趋加剧,致使环境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
  一般来说,以往环境危机影响的范围,危害的对象或产生的后果,主要集中于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局部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大。而当前环境危机则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最为世人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其影响范围不但集中于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表面和低层大气空间,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又如,一个国家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过大,可能导致相邻国家或地区受到酸雨的危害。再如,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环境危机的综合化
  我们知道,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最关心的环境危机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当前环境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而涉及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诸多领域,从而呈现出综合化的特征。
  (三)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
  众所周知,原子弹、导弹的试验,核反应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的核污染事件,就造成31人当场死亡,273人受到放射性伤害,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据乌克兰估计,这场灾难的强度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00倍。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害,估计受害人数不少于30万人。跟踪调查表明,此后十多年,又有5000多人因受核辐射患病死亡,其中60%是受害者因无法忍受核辐射的痛苦而自杀的。另外,还有3万多人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可见,当前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特征真可谓触目惊心!
  (四)环境危机的极限化
  一些科学家认为,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已达到地球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其表现为环境污染加剧,它既包括常见由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对大气、水体、土壤、植物的污染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也包括一些本身并非直接有毒,如CFC、二氧化碳等物质,但它们的存在会对全球气候及环境造成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严重全球性环境危机;其还表现为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它既包括生物类(森林、生物物种)和非生物性的资源(土地、水)破坏,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还包括各种化石燃料及矿物的耗损;其也表现为其他一些人类尚未发现的环境危机。有鉴于此,哥德兰特教授特别强调:“目前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光合作用的初级净产量已达40%。这已是一个危险的水平”; 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全球土地退化面积中,目前人类农业用地中的土地退化面积(包括沙漠化、侵蚀和盐渍化)已达到35%。事实上,当前的环境危机,都从不同层次,通过不同途径,并互相促进着形成一股推进环境恶化的合力,把人类推向环境承载容量的边沿,从而使当前环境危机呈现出极限化的特征。
  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类毁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同人类文明史本身一样古老。虽然各个文明时期所产生的环境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今天当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再次将人类推到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要有这几种见解:


  作者: 亦紫冰灵 2007-1-10 21:33 回复此发言

  --------------------------------------------------------------------------------

  2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1、“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
  2、“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
  3、“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
  4、“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
  5、“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6、“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
  7、“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
  8、“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9、“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关被亲工业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
  10、“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上述各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深刻,不能切中环境危机根源的要害。笔者认为,造成环境危机主要有如下这些原因:
  (一)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却没有认识到地球承载人类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归根到底,提供这两者的是地球上尚未退化的天然系统。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使之被改造成具有不同人工化程度的各系统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既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即过度耗竭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将导致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
  人类造成的环境退化有三个途径:非生物资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资源是有限的,可耗竭的);向环境的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往往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生物量的损失(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大于更新速度)。
  环境因其“人工成份”增加而退化是难免的,问题是如果在总量上超过一个使退化进程加速而不可逆转的阈值线,人类这一特殊生物群体便要毁坏孕育它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与它同归于尽。
  因此,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总压力超过了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环境危机。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由此可见,正是人类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对生态资源肆无忌惮地无度挥霍,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性灾难。因此,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基本规律办事,运用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躲过大自然对人类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惩罚。
  (二)人口的压力
  如前所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到了极限,难以为持。据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纪元以来的第一个1000年里,只有3亿人。而在第二个1000年里,就猛增至约60亿人。在这第二个1000年里,世界人口有过两次大的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从1750年到1900年的150年间,世界人口从原来的8亿增至17亿。这期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第二次高速增长期。从1950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从25亿猛增至50亿。31年里人口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间,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更有甚者,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与贫困的扩大是同步的。


  作者: 亦紫冰灵 2007-1-10 21:33 回复此发言

  --------------------------------------------------------------------------------

  3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三)技术的滥用
  如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因为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大规模地采矿、办工业,从而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同时向环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废弃物。尤其是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合成许多自然界根本没有的化学品,在排入环境后长期在食物链中循环,危害人体健康。
  可见,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和掠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也应当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为害人类的一面,又有造福人类的另一面。人类只有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其运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其他一系列技术,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采取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把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四)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
  我们知道,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之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类在和环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和苦斗,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后,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以高速度、高发展为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的后果是对环境的高污染和高破坏,是以牺牲环境来求取发展的。在今天当环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1989年12月22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联大第44/228号)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
  的确,就总体而言,把人类推向如今这生死存亡境地的,不是其为生存而挣扎的必要性,而是一种多余的贪婪和占有欲的追求!而且,在许多方面这种追求仍然在继续、在发展、在主宰世界。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着仍然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生存方式。高物质消费生活方式驱动着高资源消耗的生产,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又导致了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环境危机的出现无不与这种浪费型、破坏型的传统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现在每一年燃烧的矿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正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的,问题远比这更深刻。事实上,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
  (五)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
  大家知道,自由经济制度要求整个社会关系商品化,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买卖、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励,甚至放纵私人自由地无限制地从事各种创造财富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的。在这个制度下,人人只图急功近利,不顾长远后果。而正是这种对利润的贪婪导致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


  作者: 亦紫冰灵 2007-1-10 21:33 回复此发言

  --------------------------------------------------------------------------------

  4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正如美国加雷特•哈丁(Garrett Hardin)博士于1968年发表的著名的“共有物的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中所指出的那样:设想有一片草原为共有物,每一个牧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此草原上放着他们的牧群,这种自由使用共有物的情况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一直都没有碰上什么问题,终于有一天牧群的数量超过了草原的承载能力,这时共有物的悲剧就开始了,因为每个牧人都在追求最大的收益,草原则由于被超负荷放牧而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了草原彻底失去放牧能力,最终给全体牧人带来灾难。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亦存在这种弊端,其无内在目标和固定方向,仅仅服从于供需力量的调节。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某些人类的共有物(即共有资源),如空气、水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往往被少数人或集团用做换取个人或集团利益的牺牲品。
  对此,美国著名学者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 曾指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趋向于流向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收益的生产项目及其所属的企业。在这种体制下,投资实际上由公司决定。而公司作出选择的依据是收回投资和创造利润的周期的长短。它们当然选择周期短的。不幸的是,有利于环境的,同时从长远看经济效率更高的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资金和利润的回收周期长,因此不可能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投资者们所喜欢。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金分配不可能自发地照顾环境质量所代表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强对自由经济活动的干预、控制和调节,以克服自由经济“无形之手”所无法触及的个人权利的滥用和资源浪费之流弊,防止共有物悲剧的发生。
  (六)政府行为的失范
  如上所述,鉴于自由经济体制之流弊,亟需政府对之加以干预、控制和调节,以促使社会安全和公共福利的实现。这就使得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这里的政府行为,是指政府在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过程中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政府行为是政府制度或政府体制与政府官员之间交互作用的表现,因此政府行为的状况和特征主要取决于政府体制的合理与否和政府官员素质的高低这两方面的因素。由于政府行为有时也并非是绝对无误和有效的,而失范的政府行为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这里的政府行为失范,是指因政府体制上的弊端和政府官员行为失误对环境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总和。政府行为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方面:
  1、失误性的决策行为。由于受传统生存方式的影响,各国政府几乎都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己任,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以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比如,发达国家放纵人们的高消费和高物耗,而发展中国家则靠开发和出口自然资源来维持其国民收入。正是这种失误性的决策行为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短期行为。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自己任期内的所谓“政绩”,往往不考虑长远的收益,不择手段地搞些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结果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3、片面化行为。这主要是指,在经济建设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即GNP),而不顾环境利益的政府行为。
  4、地域保护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把本地区、本国家的利益绝对化、最大化。比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废气、液体或化学垃圾污染等等即是。
  上述这些政府行为的失范危害甚大,它导致了资源的破坏、浪费、损害、流失,同时它对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而且它还极大地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此,有必要对政府的行为严加规范,使其切实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和责任。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有分~~

根据联合国报告,2007年10件最严重自然灾害中有9件与全球暖化有关,遏制全球暖化已成为人类首要任务。

肉食是全球暧化的主因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报告指出:畜牧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18%,超过全球所有的交通工具的总排放量,肉食是全球暧化的主因。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96倍)有65%来自肉食,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肉食(甲烷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3倍)近期一项最重要的信息显示,每吨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高出25倍,这是以100年来分摊计算甲烷暖化作用的平均值。然而,甲烷在大气中只停留10年就几乎侦测不到,20年后更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将甲烷的温室效应分摊为100年来计算,可说是大大低估了它的影响。由于我们减少温室气体的时间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来计算,得出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72倍。
列举例子:澳洲阿得雷德大学的贝瑞?布鲁克教授所详述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根据资料澳洲的养牛业、畜牧业、牛、羊,目前每年约排放三百万吨甲烷。而火力发电厂约排放一亿八千万吨二氧化碳。电厂的全球暖化贡献似乎远多于牛的贡献。然而若仔细想想,甲烷以二十年为期,效力是二氧化碳的七十二倍,再二十年就变成七十二乘以三倍,很容易算出畜牧业在那段时间对全球暖化的影响更甚于火力发电厂,这是澳洲严重忽略的事实。”

让地球降温最快的方法

大气中的甲烷九至十五年就会消散,但二氧化碳会滞留四十至两百年。因为甲烷比二氧化碳更快消散,暖化气候威力较强,要是没有甲烷,地球会大幅快速降温。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寇克?史密斯 (Kirk Smith) 博士说:减少甲烷,我们就会有更多时间对抗气候变迁。他也说畜牧业是人为甲烷最大的来源,建议政府课征肉税以减少肉食。
因此吃纯素减少甲烷是让地球降温最快的方法,立即见效。

肉食造成粮食短缺的危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每2.3秒就有一个孩童死于营养不良。但全球有90%大豆和50%谷类及85%玉米都拿去喂养牲畜。越来越多牲畜被繁殖。每天有二万五千人死于饥饿,比战争、艾滋病以及所有疾病丧生者还多。全素饮食者仅耗费肉食者 5 % 的资源,换句话说,原可喂养 20 位素食者的食物,只能喂养 1 位肉食者。

肉食造成地表土壤流失的危机

畜牧业目前占用地球30%的土地,其中大部分为牧场,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饲料生产用地;全球20%的牧场因过度放牧、土壤板结和侵蚀而退化;肉畜、乳畜占陆地动物生物总量约20%。据评估,在24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有15项处于下降趋势,而畜牧业被认定是元凶之一。大量的牛羊踏在土地上,挤掉土里的空气,久而导致沙漠化。

肉食造成缺水及水质污染的危机

我们的湖泊, 河水混和了一堆极可怕的有毒物质,地下水已经被硝酸盐污染得很严重,而饲养场排出的废水,正是水源污染的最大凶手。据估计,人类 70 % 用水量是用在喂食经济动物。
一磅牛肉:需要 2,500 加仑的水;
一磅西红柿:需要 29加仑的水;
一磅全麦面包:139 加仑的水。
同样生产一磅食物,生产牛肉所需的水,为蕃茄的 86 倍,近全麦面包的 18 倍。

肉食造成人类健康的危机

1983到198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权威机构精诚合作,在中国24个省市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荣获我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T.柯林?坎贝尔教授,发表过350篇论文,荣获包括199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在内的无数奖励,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最重要权威之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就是他积一生营养学研究心得精心打造的科普杰作,本书的基本立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本书得出了非常明确的结论:动物蛋白(包括甚至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地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多发性硬化病、白内障以及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尤其令人吃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反而是更加“科学”,更加有利健康的。


建议:
建议:政府应鼓励人民减少吃肉,控制畜牧业规模应纳入政府节能减排规划

畜牧业已成为地球变暖的“祸首”,而控制畜牧业膨胀的抑制点就是人类的嘴巴——少吃肉不仅能健康身体,还能为大气“减负”。鼓励人民减少吃肉,控制畜牧业规模应纳入政府节能减排规划,可以像宣传节水一样,令人们树立起“减少肉食,健康人体和大气环境”的观念。


近年来形成气候两个极端变化的原因?

自然变化和全球变暖

“破纪录”事件非我国独有

暴雨、暴风雪、热浪、寒流,今年前7个月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频频出现,天气气候的异常并非只在我国上演。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将其归因于气候的自然变化和全球变暖。他说,过去100年全球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我国的气候异常是区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回应。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强降水、冰雹、雷电、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曾经的历史极限会被越来越轻松地超越。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会出现的“破纪录”事件现在几乎每年都会出现。

董文杰进一步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相应的高温热浪及其引发的干旱事件频次会增加、范围会增大。而极端强降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都是在冷暖空气相遇时产生的,全球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容易产生对流上升运动,有冷空气侵袭时能量释放加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以某地降雨为例,气候变暖不会改变这一地区总的降雨量,但会使小雨的天数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暴雨和干旱这样的极端天气日数增加。

今年我国天气气候异常也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和初春青藏高原积雪偏多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去年8月份到今年1月份,到今年2月份已结束。这种现象使得赤道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出现异常,导致从我国南部向北吹的夏季风偏弱,初春青藏高原积雪偏多基本造成同样的结果。这些原因使得本应该到达华北甚至东北地区的降雨带停留在了四川东部到淮河流域一线,造成这些地区持续的强降雨。 

植树造林、随手关灯、开小排量汽车

气候变化需要科学家、政府和公众共同应对

董文杰说,气候变化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目前我们对其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适应气候变化。这种适应是在承认气候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其对经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他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全体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随手关灯、开小排量汽车等都是我们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积极选择。

日前,郑国光提出,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极端重要位置。积极防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监测、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

有效的防灾减灾需要的是“综合性”措施,除了加强灾害科学预报、影响分析、预警监测外,快速抢险、灾后治理救助等也至关重要。为确保灾区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医疗”,必须要加强民政、卫生、水务、电力、交通、建设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应急协调联动。专家提醒,科学应对、积极防御,不断提高我国在预测、指挥、协调、安置方面的应急能力,才能更好地经受住气候变化的考验


联合国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5大挑战,需要怎么做?

白宫是罪魁祸首?联合国指出当今世界5大挑战,每个都与美国有关

如何看待联合国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5大挑战?

据悉,在当地时间22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总部拉开了序幕,在这次的辩论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5大挑战。 而这5大挑战分别是:地缘紧张局势,气候危机,全球互不信任,数字世界黑暗面以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而这些挑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每一个国家的努力和支持,更需要每一个国家的团结和力量,就如同古特雷斯所言:“没有那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诚然,在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并非所有国家都可以团结一致,就拿此次COVID-19,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来说,作为首次疫情爆发的中国,有担当精神的承担起了大国的责任,从“封国”“封城”“火神山,雷神山的建成”再到各省接力,出国助援等,这些举动无不反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反观美国,持续性的新冠病毒较缓慢的解决,死亡人数大大增加,从最初的反对戴口罩到默许,这些应对疫情的行动,我想,其用意自明。 对于地缘紧张局势,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个未来有待长期解决的问题。在一些大国的干预下,部分地区的地缘局势更加严峻,比如当下的中东地缘紧张局势,针对这一局势,不仅影响到了居民生活,社会局势,也影响着经济的稳定,而我们知道,其实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局势,并非只是国与国之间的双向影响,对于其它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气候危机,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是维护好本国的环境必然是远远不够的,气候关乎全球,关乎全人类,全生物,拿海平面不断上升为例,随着不断的上升,部分小国由陆地被海洋覆盖,致使一些国家不得不举国搬迁,而搬迁的办法只能是暂时的,如果任由海平面不断上升,我们人类不去采取行动以此保护环境,缓解气候危机,那必然是后患无穷的。正如我国关于保护环境的倡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气候危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重视,需要每一个国家去行动。 当今世界面临的5大挑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和深思,希望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好。 以上则是我的个人观点,谢谢。

对于当今世界面临的5大挑战,该如何解决?

停止地区之间的冲突,制定新的社会契约,改善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 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挑战是地区之间的紧张局势,全球的气候危机,全球的互不信任,数字世界的黑暗一面,新冠大流行。 这五个挑战,是我们目前都经历到和感受到的。这是全人类目前都共同遭受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推动世界更加健康的发展。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些地区,地区矛盾之间频发,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和不太友好的事情,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大国之间的调解,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目前的问题,推动全球和平的进行。通过联合国制定一些国际契约等。 面对气候危机需要各个国家联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生存的家园能够健康的发展。这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同时促进各个国家的合作,增进国家之间的友谊,也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现在离不开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的发展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所以希望各个国家能够坐下来进行一些交流和合作。这样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数字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也离不开一些契约的制定,这样能够在变化的网络数字时代,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等,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所面对的新冠大流行,有很多国家在疫苗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国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他国家解决一些目前所面对的问题,这样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更加和谐幸福。最后还是希望加强国家之间的工作,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人类的发展。

当今世界人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什么

人类面临五大环境问题 海洋—— 随着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加剧,近海水域污染加重,造成全球50%的海洋珊瑚礁死亡;由于过量捕捞和海洋污染,世界渔场产量全而下降。 淡水—— 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水体总量的1%弱,且其中绝大部分冰封在南极等地的水久冰盖中,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0.03%。全球共有250条国际河流,对这些河流中水资源的利用、水质的防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 湿地—— 以前人们对湿地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如美国人就有“湿地是浪费的大地”一说。实际上湿地是地球生物物种的宝库,世界上将近70%的生物都在湿地环境中孕育、牛存。保护湿地不仅是环保的要求,而且对抗旱涝也有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 全世界的生物种类迅速衰减,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1973年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签署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旨在通过控制国际贸易来制止对野生生物的滥捕滥杀。 能源—— 能源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现在人类所依赖的化石能源不仅造成了地球升温等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而且这种社会经济运行本身也难以为继。科学家预测,到2030年左右,全世界的化石燃料将消耗殆尽。因此,改变能源结构,寻找新能源已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的首要环境课题。


联合国当今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应如何应对?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一、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二、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 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大火无情,我们的家将24小时处于危险当中。24小时,就是说即使在夜间也会有发生火灾的可能。参见加拿大山火。 三、使海平面上升 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扩展资料: 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形成以来人们通过焚烧化石等燃料吧大量的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这种气体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发生急剧的变化。 对环境的危害 1、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 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而加快生物灭绝速率.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危害 1.气温升高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动能,形成超大的台风,海啸等灾难。每年面临的灾难会越来越多,同时台风海啸还会破坏建筑物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给人类造成巨大的隐患。 2.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内陆地区大幅度的粮食以及饲料的减产,粮食和肉类面临匮乏。 3.气温升高融化的冰山累积速度没有融化速度快回导致冰山不在积累,我们就没有淡水可以饮用。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同时也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让海洋碳酸化以及杀死微生物,这样海洋食物链就会断裂,这样海洋生物就会大量死亡。 6.温度上升还会让很多无脊椎动物从冬眠中苏醒,然后这些昆虫错过捕食时机而大量死亡,由于昆虫提前苏醒导致吃掉大量森林和庄稼。 7.同时气温升高还会对人体机能造成影响,生病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各种生理疾病也会快速蔓延。 8.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9.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扩展资料全球变暖的原因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会造成哪些危害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气候变暖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破坏的吗?占百分之几?

个人而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现象是人类破坏的,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的发生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不置可否的是,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冰川消融这个消息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了,人类在盲目最求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的环境问题。如果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那么伤害的不仅仅是海洋生物以及其他的一些物种,同样的也对人类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呢,如果想阻止之一情况的发生,那么现在就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随着最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愈发的增多,地球环境不看重负,导致温室气体情况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变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首要生存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带来的后果可能不可想象。 可能有人会说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全都要怪人类吗?没有其他原因吗?当然有其他的原因,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的发生,还与地球有着一些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能够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一些变量。例如太阳活动喷发(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这些自然的力量一旦发生,能够很轻松的导致地球气候的急剧变化,还有火山喷发这一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火山灰能够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气候。但是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始加快工业的进程步伐,工厂的大肆扩建,蒸汽轮船、火车的日益兴盛,一直到今天位置,人类在迈向工业现代化的步伐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这难道对全球气候变暖没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吗?或许我们是时候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全球气候变暖会怎样

全球升温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 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对气候的影响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疾病肆虐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新冰河期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 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 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 热浪侵袭 暴风雨和水灾 干旱 疾病 经济问题 战争 背景: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20世纪全世界平均温度约攀升0.6摄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在人类近代历史中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的来源不同,精确度和可靠性也参差不齐。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中,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一直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的仪器记录,当年的记录很少考虑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但是根据仪器记录,1860~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开始,陆地温度上升幅度约为海洋温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同年,人类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发现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2000年之后,多方组织对过去1000年的全球温度进行了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后发现,自1979年开始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此外,其他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1.1f(0.6℃);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5f(0.2-0.3℃);在20世纪,全球变暖的程度是更超过在过去400-600年中任何一段时间.。 原因: 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和石油等化学物 措施: 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用受限的生活方式,减少热量排放:工业服务于生活,生活用品受限,工业自然减少。减少热量排放应放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上,用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制定出固定的生活用品,用固定的生活用品,限制生活用品的滥用,用有限度的使用生活用品,达到限量生产,限量加工,从而抑制工业泛滥,减少热量排放。 最大受害国: 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该国气象局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由于气温的上升,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消亡时间屈指可数。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内阁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国家的威胁。

全球变暖会怎样

全球变暖会导致:
1.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

2.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
3.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饮用淡水。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温度上升也会破坏大量以珊瑚为中心的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6.温度上升,无脊椎类动物,尤其是昆虫类生物提早从冬眠中苏醒,而靠这些昆虫为生的长途迁徙动物却无法及时赶上,错过捕食的时机,从而大量死亡。
7.全球变暖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
8.全球变暖所能确定并公开的最大威胁,是冰河时代的突然降临。
9.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生病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死于非命的人将越来越多。
10.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11.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12.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3.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


如果全球变暖,会怎样?

 1、由于海洋温度增加,南极和格陵兰的大陆冰川会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沿海低海拔地区会受到巨大侵蚀,经济发展受阻,甚至整个国家被吞灭。

  2、由于海洋温度增加,水蒸发加快,大量水气被输送进入大气,会导致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然升高,这样暴雨天气就会导致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频繁的发生,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于河流下游的广大地区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胁,水灾面积因为短时的强降水而迅速扩大,水土流失问题也比过去更加严峻。

  3、气温升高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有部分动植物会加快繁殖,而如果食物链中的上层和顶层生物如果不作出相应变动就会严重危机到种群的繁殖和发展,整个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许多物种会加速灭绝的步伐。

  4、由于两极冰山崩塌,北欧、南美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潜热,大量冰同时溶化会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所以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5、由于大气温度升高,令蒸发量上升,在以往干旱少雨的地区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而不正确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让以前植被覆盖就不好的半干旱地区失去保护成为半沙化地区,从而导致内陆地区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扩大的危险。
6、由于大气温度升高,导致热带传染病向高纬扩散,并有可能使得多种流行病的流行模式发生改变增加爆发机会,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疫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越来越极端,这是全球变暖导致的?

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前年的9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通知称,全球海洋的海平面确实在上升,在过去五年中每年上升 5毫米。以这种速度,事实上,淹没这片土地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过去的五年里,不管你是否承认,地球的气候确实在变化,而且正在逐渐变暖,甚至北极的冰川也几乎融化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在我们的印象中,全球变暖似乎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们不必再面对冬天的寒冷,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绿色的景象,然而,新闻上网络上说的话与我们想象的生活完全相反。海绵海平面上升并淹没陆地,多余的能量会导致更极端的天气,这是真的吗,这样,全球变暖不仅是一件好事,而且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几个关于全球变暖的谣言是真的吗,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那么这些人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工业化农业。 这确实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全球变暖,会影响地球表面行业海洋,这些问题包括大气的问题,逐渐升温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我们可以在许多地方实时观察这种情况,极地冰冠和高山冰川正在融化冰,世界各地的湖泊,包括苏必利尔湖,正在迅速变暖。 在某些情况下比周围环境更快,匹兹堡大学地质和环境科学教授约瑟夫·维尔恩告诉《生命科学》杂志,动物正在改变它们的迁移模式,植物正在改变它们的活动日期,比如叶子在早春发芽,在晚秋落叶,因为全球变暖,他其实是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影响之一,他是全球气温的上升的前奏。

现在各种极端天气频繁,高温热浪袭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现在的气候可谓是很不正常,以今年来说全国的气温普遍高涨,与往年同时间相比气温已经高了很多度。这是地球在逐步变暖的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其实目前看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如果气候继续恶化下去,那么冰山也会慢慢融化,到时候海平面升高,第一个被沉默的将是日本,因为日本的平均含线比较低。 其次就是我们自己,所谓唇亡齿寒,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而面对如此极端的天气变化,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重视,全球也在呼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一个口号,而是要落实到个人,那我们个人来说,平时上班出行最好也少开车,节能环保不但可以省钱也能够为保护环境作出一点贡献,最起码减少了碳的排放。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普遍肥胖就是因为缺少运动,我们如果可以步行上班的话,岂不是一举两得。其实以我们中国目前对于保护环境所做出来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国家一直都在提倡植树造林,这是对保护环境作出了一个很大的贡献。 在联合国的环境保护会议上,也对我们国家所作出的贡献作出重点表扬。而对于一些重污染的重工业也做出了一些制止和整改,虽然发展很重要,但是环境更重要,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如果盲目的去发展,到最后连一口干净的空气,洁净的水都没有,又有什么意义呢?

全球气候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介绍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原因;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吗?

最近,美国东部遭遇“炸弹气旋”,纽约等地迎来剧烈降温和大暴雪,美国东北部最高峰华盛顿山地区的气温降至零下38摄氏度,寒风刺骨,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有增多、增强的趋势。而背后的“推手”,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 据报道,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公报指出,2017年很可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全球海陆温度第三热年,并将成为没有受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所有年份中的最热年,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就开始变暖,而本世纪以来这个趋势加强。地球不断升温,打开了装满极端天气的“潘多拉盒子”,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给大气和海洋提供了巨大的动能,使得气候极端性更强——干者愈干,湿者愈湿,原来的大气有一点水汽就能饱和,带来降水,但现在的大气更能“憋雨”,需要更多水汽、一直到憋不住才会形成降水。这导致要么不降水,要么降水量很大。 此外,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地球下垫面特征,使城市气象灾害更容易发生、风险升高,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城镇化水平提高,我国面临的高温、洪涝和干旱等灾害风险将加剧,环保的压力也明显加大,防灾减灾形势更为严峻。 希望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早日开始减弱!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你是要写论文吗,建议通过国际组织的数据,建立模型,之后自己分析分析就可以 了


查看全部
收到5749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