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天-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天,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天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9-28 12:13:03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火烧圆明园在哪一年的哪一天发生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发生时间为1860年10月6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福投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国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最后,在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 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烟灭。 由于不少楼阁由易燃的松木构筑,卷着松香的浓烟一连数日弥漫于北京北郊的天空。“再也没有一双眼睛能够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天赋和品位了”,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这样写道,语气中毫无愧疚,“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

火烧圆明园是在哪一天?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三天三夜~`~~~~


火烧圆明园是什么时候啊

火烧圆明园时间: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我们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了,很耻辱。但是要是不烧呢?会不会变成今日的“中南海”?无论是皇家园林也好,还是中南海也罢,那么好的地界,你一个平民百姓想进去不容易,保不准它就是我们平头百姓的禁区。与其是禁区还不如烧了,烧了我们还能看看残垣断壁。很多人可能都这样想! 但是想想为什么八国联军抢完之后还要放一把火烧了这个伟大的建筑呢?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八国联军在圆明园内大肆破坏,很多建筑上面镶的金银珠宝全部刮走,一点也不放过,过程很是惨烈,里面的侍卫丫鬟更是见证了他们的恶行,于是他们一把火人证物证俱损,顺便还能震慑中国! 第二原因就是他们狭隘自私的心理,他们夺走了中国很多的金银珠宝,但是却不愿意留一点给中国人自己,能拿的就拿,不能拿的就地焚毁,宁愿毁掉也不愿意留给中国人,这些财物的真正主人! 虽然到现在中国跟很多国家来说是相对是和平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忘记过去那些耻辱时刻,记住这些才能激励自己,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一年?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侵略联军攻占北京城,掠夺世界第一大皇家园林——圆明园无数珍宝之后,一把大火将其付之一炬,成为大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更成为我中华民族切肤之痛。 平心而论,中华民族的历史对于外国来说,道义上几乎是没有污点。然对内则恰恰相反,王朝的更迭,大多是血雨腥风,枯骨成山,这就是我国封建历史进程之铁律。 相比之下,欧洲人的封建统治方针恰好与我们相反。对外,必要时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放弃道义而专注利益,甚至成为强盗之流也在所不惜,而对内却是各种法律规章,以明文自居。这一方针规律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解决国内生产资料过剩之危机,英国人想方设法地要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人曾经试图使用国际建交,合理之方式打开中国市场。说实话,要是英国人的计划顺利成真,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利国利民之好事儿。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的计划没能在中国实现呢?说白了,还是英国人不了解封建中国之国情。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是一潭死水一般的“稳定”,并不需要什么商业上的兴起。同时无知傲慢的清朝统治者,更是根本没把当时已经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当回事儿,致使中国错过了这次与世界接轨之良机。 那么英国人会甘心就此罢休吗?当然不会,强大的征服欲望以及巨大的贸易逆差让英国人无法死心,不死心怎么办?合法的不行就来非法的,卖不成商品就改贩毒,这就是“文明人”之行径。而当中国清政府禁毒之时,英国人就又打着“文明”的幌子,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实现以武力以达到贩毒合法化之目的,同时殖民了我香港岛之企图。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俗话说:有其一,必有其二。也就是说,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这一次又是为了啥? 这一次,坦诚地说,中方在外交上处理不当在先。在当时,中国的主要外交手法就是一个“拖”,第二个就是“躲”,所谓的“拖”和“躲”都是极不坦诚之所为。迟迟不能履行条约进入广州城的英国人急了,在“中国通”巴夏礼的策划下,以同样不光彩之手段借口“亚罗号事件”发动了对广州城的攻城战争,结果不到一天广州城落入敌手,两广总督叶名琛成了英国人的阶下之囚。当然,法国人并没闲着,而是欣然地接受了英国人之邀请,以“西林教案”为由,成为英国人之帮凶。取得广州胜利的英法人,还不肯罢休,他们企图继续北上,要求与中国皇帝换约,并要求皇帝同意在北京建使馆,与中央政府直接进行外交事务。 建使馆,这在今日看来无比正常的外交活动,在当时之天朝是不可接受的,“不可教化”之西人进驻北京城,这还了得?咸丰皇帝断然拒绝西方人之请求,甚至不惜与英法决战。这并不仅是咸丰皇帝以及中国官员的无知,更是时代不可逾越之局限。与西方国家相比,天朝之落后不但是军事,更是思想与科技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全面落后。面对中国皇帝的强硬拒绝,英法联军再次发动军事打击,这一次是直逼天津大沽口。尽管在战斗打响之前,咸丰皇帝已经在大沽口做了精心布置,实际战斗中,也有重创英法舰队之战绩,但还是没能抵御住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之强攻,英法联军成功登陆,向首都北京进军。咸丰皇帝决心死战,派出自己最精锐之师,由最信任的得力干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领军,在通州张家湾与英法联军决一死战。 张家湾一战称之为“死战”绝不夸大,我最精锐之铁骑,在敌军枪林弹雨之中奋勇向前。只是,纵然有视死如归,气拔山河之势,然则血肉之躯如何抵挡荷枪实弹?面对着巨大之伤亡以及战斗完全呈一边倒之事实,僧格林沁终于承认了中西之间的巨大差距。兵败如山倒,精锐铁骑全军覆没,将士之鲜血染红了京郊大地,除了悲壮,仅存扼腕。咸丰皇帝到底没有御驾亲征,战死沙场之勇气,于是选择逃遁热河行宫,携带家眷老小秋狩去了。 取得城郊之战胜利的侵略者本应该乘胜追击,直抵京师才对,然而侵略者们竟然放慢了脚步,修整部队。其实,外国人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们的子弹打光了。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抵御外辱侵略之决心,而对现代军事几乎一窍不通的中国将领,根本不知道敌人的尴尬处境,从而错过了扭转战局之良机。 就在这段英法联军“修整”时期,英国人又有自告奋勇者,要前往紫禁城与中国皇帝谈判,此人正是巴夏礼,没错就是那位制造“亚罗号事件”的巴夏礼。可惜比较“悲剧”的是这位巴夏礼前脚进入北京城,后脚就连同他的同事们成了阶下囚。又因为这巴夏礼频频出现在中国人之视野,则被清政府当局误认为,他乃英国重量级人物,以为以他为人质,可迫使英法顿首退兵,因此如获珍宝。咱们回过头来看,难道“中国通”巴夏礼不知道自己根本见到中国皇帝,即使见到皇帝也不可能谈判而达成换约和建使馆之目的吗?不然,此乃缓兵之计,巴夏礼以自己为人质,拖住清廷政府与英法联军周璇,从而赢得了后勤补给之宝贵时间。巴夏礼这一招铤而走险还真就达成目标,有了弹药的英法联军持续对清廷军事施压。 关于如何处置巴夏礼,此时“流亡”热河的咸丰皇帝一再指示“杀之而后快”,而留守北京,全权代表恭亲王奕欣却不敢如此妄为。对待外国囚徒们也是从最初的“鞭子炖肉”到给予优待,仅限制人身自由而已。英法联军此时已经兵临城下,奕欣无奈只能将巴夏礼之流释放。得以自由的巴夏礼,就成了英法联军北京城之向导。 中国首都之繁华浩瀚令侵略者们惊叹不已,无数奇珍异宝更让洋鬼子们垂涎三尺,流连忘返。而纪律相对败坏的法国人,已经开始偷摸砸抢,顺手牵羊。在关于如何迫使中国皇帝屈服的讨论会上,法国最高指挥官葛罗直接提议炸毁紫禁城,还好有点理智的英国人制止了他的野人行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保护人类文明,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他们不是来中国改朝换代,而是攫取利益,炸了紫禁城中国皇帝就得下台,后果很严重。那怎么办?这时,又是巴夏礼站了出来,提议将我们无耻的侵略黑手伸向圆明园,那里就相当于我们的白金汉宫,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其实,圆明园之恢宏,岂是一个白金汉宫可以比拟? 英军最高统帅詹姆斯-布鲁斯,也就是英国贵族额尔金,欣然接受了巴夏礼之提议,经过英国首相帕麦斯特之支持下,就有了人类历史上对文明最大破坏的悲耻行为,掠我中华名族瑰宝无数又一把大火将其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浓烟滚滚,火光通天。世界皇家园林之最,最终没能逃过历史的浩劫,更成为我中国民族无法平息之创痛。正如法国作家雨果先生给法军上位巴特勒的“表彰信”讽刺所述:这就是自诩为“文明”的欧洲人,对“野蛮”国度之行径。侵略者的卑劣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永远!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一年?

火烧圆明园时间: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事件?

烧圆明园时间发生于1860年,是英法联军烧的。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10月18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是世界大文豪雨果证实的历史。一百多年后,一个叫伯纳·布立赛的人第一次重现了这场世界文明史上的灾难。 这本35万字的书中,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国内从不曾了解过的。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揭开了中国人沉痛的记忆,让法国人和英国人惊讶地发现了他们历史上不光彩的一幕。布立赛的著作轰动了欧洲,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承认:“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而英法两国殖民军则极为可耻。但愿这部扣人心弦的著作,有益于世界上仍在相互伤害的国家间的和解。”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

皇家园林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又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一个载体。它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兴衰荣辱与历史同步。作为遗产,颐和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闪光的高度历史文明,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容,为新世纪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义和团进北京,五月杀日本驻华公使馆书记杉山彬,英、德、俄、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合侵略军攻陷大沽口,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开枪射击义和团反被击毙,形势紧迫。在三月十一日至五月十二日之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传下14道对义和团严拿惩办的谕旨。 六月,八国联军攻入天津,七月攻陷杨村、通州。慈禧太后自五月十四日回宫后,一方面王公大臣统率义和团攻打使馆,一方面派大臣给使馆送水果求和。七月二十日敌兵临近北京。七月二十日清晨,慈禧太后化妆成汉族村妇,携光绪皇帝及后妃等人,乘民间骡车由宫中出逃。先到颐和园,颐和园官员惊异万分,太后等稍事休息,立即北去昌平县,后辗转逃到西安。 八月初六,八国联军中俄国侵略军第十团第五连、第八连乌迪骑兵连与赤塔骑兵连首先侵入颐和园,日、美、意、英等国侵略军随之进园侵占。七月二十三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入城后,下令准许军队抢掠,于是颐和园中的陈设文物又遭到一次洗劫,甚至智慧海、多宝塔二处墙壁上嵌砌的琉璃小佛头也被砍下带走。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接受帝国主义侵略军一切要求,签订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卖国条约《辛丑和约》。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先在颐和园不仅发挥着古典园林的城市公园作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也时刻警醒这我们。

火烧圆明园是哪年?

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期间。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对于全球来讲,都是一次性质极度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动,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暴行。不仅导致园内上百万件文物被掠夺毁坏,其中包含了各个朝代的名人书画以及各种奇珍异宝,也导致圆明园连同附近的建筑群被破坏。历史记载,圆明园的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不灭。直到今天,我们到北京还能看见眼圆明园的遗址。对于耻辱,我们应当铭记。 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被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是在康熙末年修建的,后来康熙帝将这座园林赐给了皇四子,也就是雍正帝,并且赐名为圆明园。后来也成为清朝皇帝避暑胜地,不仅规模宏大,修建富丽堂皇,而且收藏有很多珍奇异宝,园林本身也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园林艺术的巅峰。 火烧圆明园不仅让我们国家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在世界列强眼中,成为正向掠夺的对象,于是又有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抢夺的暴行。与此同时,这一场火,也将侵略者野蛮残暴的行径和强盗嘴脸揭露无疑,引起了世界震惊,也激起了无数正义之士的愤怒。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却被两个强盗洗劫一空,一个抢夺,一个放火毁尸灭迹,无不令人痛惜,令人愤怒。这是弱小的代价,也将变强的执念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 在这之后,圆明园还遭遇了木劫、石劫,也引发了新中国成立至今,长达几十年的文物保护和修复之战。无数人为之努力,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无数爱国正义之士,都在致力于帮助中国文物回归故土。路虽漫漫,道阻且长,亦将齐心上下而求索。

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各发生在哪一年?

1840鸦片战争
1860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几年几月几日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并杀害21名使节,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多少年几月几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法军队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并杀害21名使节,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之后,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多少年几月几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James Bruce,他是恶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集者七世额尔金伯爵之子)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指文源阁——译者注),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由于不少楼阁由易燃的松木构筑,卷着松香的浓烟一连数日弥漫于北京北郊的天空。“再也没有一双眼睛能够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天赋和品位了”,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Robert McGhee)这样写道,语气中毫无愧疚,“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


火烧圆明园是几几年。

火烧圆明园时间: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1900年火烧圆明园的日期

1900年火烧圆明园的日期

1860年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James Bruce,他是恶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集者七世额尔金伯爵之子)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 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扩展资料: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被烧了几天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间是什么时候

1709年的时候,康熙决定给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修建一座园林。 等到1722年雍正即位,这座园林的规模不仅得到扩大,还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勤政殿。到后来雍正干脆让内阁、六部和军机处也在这设立办公地点,为的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来这边凉快凉快。 乾隆即位后,他也十分喜欢这里,于是又增加了长春园,万春园,这座园林便成为后来的圆明园。 又经过嘉庆,道光,咸丰这3位皇帝的经营,圆明园便以宏大的建筑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园林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闻名海外享誉于世,被称作“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但是这座人类文明的瑰宝,却在1860年10月6日,被自誉为文明的英法联军破坏殆尽,偌大的圆明园也只剩下今天的这一片废墟。 在签订《南京条约》后,西方侵略者仍然不满足,还希望继续扩大在华权益。为此在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悍然发动针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即便不少清军士兵英勇奋战,最终也抵挡不了英法联军的侵略。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登陆天津,一个多月后的9月22日,咸丰皇帝就以北狩的名义,带着清政府的高层,仓皇逃往热河的避暑山庄。 这就十分讽刺了,明明就是逃跑,还得用“到北方狩猎”的理由来掩饰。 咸丰逃跑后,北京城内还是有不少军队留下来跟侵略者厮杀着。但由于装备落后,北京城最终还是沦陷,在10月6日傍晚,英法联军便杀入圆明园。 谁都不会想到的是,保卫圆明园的最后一批人,竟然是二十多位太监。 虽说他们在身体上有所缺陷,但是跟咸丰皇帝比起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后,所有人都疯狂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世上会有如此宏大辉煌的建筑。要知道,就凭英国和法国,他们的文化底蕴怎么能和我们相比? 刚刚进入圆明园,法国司令孟托邦就告诉法国的外务大臣,让法国做好准备,因为他们将把圆明园最具有价值,最稀有的的罕见之物献给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或者是收藏在法国博物馆。 没过多久所有进入圆明园的侵略者都疯了,什么军规军纪,什么仁义道德全部都抛至脑后,他们只想着尽可能多地抢夺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据目击者回忆,当时整个法军的帐篷内外,都堆积各种各样的奇观异宝。一直到最后英法侵略者实在是拿不走了,于是他们就放了一把火,将整个圆明园,以及那些他们拿不走搬不动的文化瑰宝,给全部烧毁。 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便这么的在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于一旦。 往事如烟,但是我希望中华儿女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曾经的那些屈辱历史。

火烧圆明园的起止时间是?

火烧圆明园的起止时间是?

火烧圆明园时间有两个,因为圆明园总共被烧了两次,第一次是在1860年的10月18日到10月21日,烧毁者是英法联军,第二次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圆明园再次遭到洗劫。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福投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扩展资料: 修建过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圆明园著名建筑西洋楼建筑群,大多是采用西方建筑式的规格来修建的。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一件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有两次火烧圆明园
第一次
1860年10月18日至10月21日。
第二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你说英法联军是第一次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进行强烈地谴责,正如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查看全部
收到1565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