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泰晤士报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7-27 16:25:51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泰晤士报官网网址

泰晤士报官网网址

《泰晤士报》英文名称The Times,是英国综合性全国发行日报,英国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它隶属于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官网网址: https://www.thetimes.co.uk/ 扩展资料: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元旦,原名为《每日环球纪录报》,创办人约翰·沃尔特。《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The Times,中文直译过来应该是《时报》。然而它的译名却变成与读音相近的“泰晤士河”一样。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错译保留至今。《泰晤士报》是世界上第一张以“Times”命名的报纸。现今世界各地有许多名为Times的报章,为了区分出来,《泰晤士报》有时称为《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对世界的影响?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是《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如今的名称。约翰•沃尔特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第一位总编。他于1803年辞职,将发行人和总编之职传给了他的儿子小 约翰•沃尔特。约翰•沃尔特曾经因为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然而正是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张综合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创立初期,《泰晤士报》都是盈利的,而且利润空间非常之大,几乎没有另外一张报纸能在质量或经济上与之抗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泰晤士报》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要高于供职于其他报纸的新闻从业者。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泰晤士报》是第一张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张派驻战地记者的报纸。W•H•罗素曾经被《泰晤士报》派驻到克里米亚战场,他所撰写的一系列战地报道曾经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声名大噪。
  
  在19世纪的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泰晤士报》都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国内战中,该报就公开反对蓄奴制。《泰晤士报》会依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公开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却从不迎合公众的观点。美国总统林肯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拥有《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
  
  1847年,约翰•沃尔特第三接任他的父亲称为报纸的发行人。尽管沃尔特家族在政治上越来越保守,《泰晤士报》的言论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然而1850年前后,廉价的“便士报”的迅速崛起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主要威胁主要来自两张成功的廉价报:《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
  
  1880年,北岩爵士取得了该报的所有权,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1922年,约翰•雅各•阿斯特从北岩爵士手中收购了《泰晤士报》。30年代是《泰晤士报》发展史上极不光彩的一段时期,因为该报秉承“绥靖政策”,公然纵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活动。其时,《泰晤士报》的主编乔治•杰弗里•道森和英国首相张伯伦结成政治同盟,公然支持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1966年,阿斯特家族将《泰晤士报》出售给来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也正是在这一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告,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这时的《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
  
  发生于1979年的一起工业纠纷使得《泰晤士报》停刊将近一年。直到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该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同时还拥有英国发行量最大、以第三页裸女而闻名的通俗报纸《太阳报》。
  
  收购《泰晤士报》后,默多克立即撤换了原来的总编辑威廉•李斯-摩格,并委任哈罗德•埃文斯担任新总编。埃文斯对《泰晤士报》做了较大规模的改革,主要包括对新的采访和传播技术的采用以及引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1982年,《泰晤士报》开始采用当时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这一举动导致《泰晤士报》的一次大幅度裁员,其印刷部门的员工总数从375人缩减到186人。然而此时记者们还不能直接通过打字输入来撰写稿件。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
  
  2005年,英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泰晤士报》日均发行量为68.8万份。这一销量已经是《泰晤士报》近年来最好的发行水平。同属综合品质报纸的《每日电讯报》在销量上要高于《泰晤士报》,其日均发行量约为92万份,订户总数也超过30万。
  
  特征
  
  《泰晤士报》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的宗旨,但纵观其200多年的历史,可见该报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保守的,在历史上历次重大国内及国际事务上支持英国政府的观点。
  
  《泰晤士报》每天40版左右,版面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一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报道风格十分严肃,报道内容也很详尽。其读者群主要包括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默多克收购《泰晤士报》后,曾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干涉报纸的编辑方针,不降低其历史积淀的品质和风格,但有指《泰晤士报》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在加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亲美国政府的趋势。


《泰晤士报》几个具体阶段

1、沃尔特一世时期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为约翰·沃尔特。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为《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现名。约翰·沃尔特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第一位总编。他于1803年辞职,将发行人和总编之职传给其子小约翰·沃尔特。约翰·沃尔特虽然曾因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然而正是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采访触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张综合型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泰晤士报》在创立初期都是有获利的,而且利润空间非常之大,几乎没有另外一份报纸能在品质或财务上与之抗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泰晤士报》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皆高于任职于其他报纸的新闻从业者。 2、沃尔特二世时期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泰晤士报》是第一张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张派驻战地记者的报纸。W·H·罗素曾经被《泰晤士报》派驻到克里米亚战场,他所撰写的一系列战地报道曾经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声名大噪。 在19世纪的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泰晤士报》都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国内战中,该报就公开反对蓄奴制。《泰晤士报》会依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公开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却从不迎合公众的观点。美国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拥有《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 3、约翰·沃尔特三世时期 1847年,约翰·沃尔特三世接任他的父亲成为报纸的发行人。尽管沃尔特家族在政治上越来越保守,《泰晤士报》的言论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然而1850年前后,廉价的“便士报”的迅速崛起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主要威胁主要来自两张成功的廉价报:《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 4、北岩爵士时期 1880年,北岩爵士取得了该报的所有权,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北岩报团的掌门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姆斯沃思,这个人很有本事,现在英国很有名气的两种小报《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就是由哈姆斯沃思创办的,后来被封为北岩勋爵。他任命道森为主编,全力革新,使《泰晤士报》重有起色,发行量由3万份上升到31万份,这是《泰晤士报》的第二次巅峰时期。 5、阿斯特家族时期 1922年,约翰·雅各·阿斯特从北岩爵士手中收购了《泰晤士报》。1930年代是《泰晤士报》发展史上极不光彩的一段时期,因为该报秉承“绥靖政策”,公然纵容德国的侵略活动。其时,《泰晤士报》的主编乔治·杰弗里·道森和英国首相张伯伦结成政治同盟,公开支持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6、罗伊·汤姆森时期 1966年,阿斯特家族将《泰晤士报》出售给来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也正是在这一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告,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这时的《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 7、默多克旗下 发生于1979年的一起工业纠纷使得《泰晤士报》停刊将近一年。直到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该报。收购《泰晤士报》后,默多克立即撤换了原来的总编辑威廉·李斯-摩格,并委任哈罗德·埃文斯担任新总编。埃文斯对《泰晤士报》做了较大规模的改革,主要包括对新的采访和传播技术的采用以及引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1982年,《泰晤士报》开始采用当时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这一举动导致《泰晤士报》的一次大幅度裁员,其印刷部门的员工总数从375人缩减到186人。然而此时记者们还不能直接通过打字输入来撰写稿件。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 2005年,英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泰晤士报》日均发行量为68.8万份。这一销量已经是《泰晤士报》近年来最好的发行水平。同属综合性品质报纸的《每日电讯报》在销量上要高于《泰晤士报》,其日均发行量约为92万份,订户总数也超过30万。

the times为什么是泰晤士报?

如果是报纸,就翻译成泰晤士报。如果是杂志,就翻译成时代周刊。


泰晤士报英文版网址

http://www.thetimes.co.uk/tto/news/


中国可以买到泰晤士报吗

可以的,去邮局定就好,我定过的


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多伦多大学排名22

选校或者选专业定位可以 参考留学志愿参考系统https://site.douban.com/293310/widget/forum/193756748/discussion/615342709/,输入GPA、专业等信息,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也可以按照留学目标来查询,看看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都哪些背景(语言成绩多少分、学校背景如何、什么专业、GPA多少等)的学生申请了,也从而对比自身情况,制定大致的目标和方向。


求最新的用邮箱订阅《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官方网站新闻的方式。。。回答的全面追加分数。。。

是为了学习英语吗?请留邮箱地址,我给你发送工具和教程,不用订阅英语版的新闻,直接可打开官方网站浏览原版的新闻,对你的英语学习有好处。


最好的英文新闻网站是什么?

其实原创的英文新闻网站只有这样三类。
一是综合性新闻,不断更新的,cnn.com最好
二是每天更新一次的,新闻有深度的,如纽约时报的网站:http://www.nytimes.com/
华盛顿邮报网站: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第三类是综合新闻杂志的,如新闻周刊,时代杂志:
newsweek.com
time.com


TIME和TIMES哪个是时代周刊,哪个是泰晤士报?

两分杂志都叫Times。之所以教法不同,是害怕在汉语中弄混。而泰晤士河在英国,所以才会有这样区分的叫法。


《时代杂志》和《泰晤士报》的英文译名分别是什么?

TIME:时代周刊 美国 参见: http://www.time.com/time/ TIMES:泰晤士报 英国 参见: http://www.timesonline.co.uk/ 另:泰晤士河:Thames;时代:Times。两者谐音。 泰晤士报和泰晤士河没有关系。 由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35805.html?fr=qrl&cid=84&index=3 提供。


英国《泰晤士报》四个重要时期

1、沃尔特一世时期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为约翰·沃尔特。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为《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现名。约翰·沃尔特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第一位总编。他于1803年辞职,将发行人和总编之职传给其子小约翰·沃尔特。约翰·沃尔特虽然曾因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然而正是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采访触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张综合型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泰晤士报》在创立初期都是有获利的,而且利润空间非常之大,几乎没有另外一份报纸能在品质或财务上与之抗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泰晤士报》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皆高于任职于其他报纸的新闻从业者。

2、沃尔特二世时期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泰晤士报》是第一张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张派驻战地记者的报纸。W·H·罗素曾经被《泰晤士报》派驻到克里米亚战场,他所撰写的一系列战地报道曾经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声名大噪。
在19世纪的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泰晤士报》都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国内战中,该报就公开反对蓄奴制。《泰晤士报》会依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公开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却从不迎合公众的观点。美国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拥有《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

3、约翰·沃尔特三世时期
1847年,约翰·沃尔特三世接任他的父亲成为报纸的发行人。尽管沃尔特家族在政治上越来越保守,《泰晤士报》的言论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然而1850年前后,廉价的“便士报”的迅速崛起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主要威胁主要来自两张成功的廉价报:《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

4、北岩爵士时期
1880年,北岩爵士取得了该报的所有权,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北岩报团的掌门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姆斯沃思,这个人很有本事,现在英国很有名气的两种小报《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就是由哈姆斯沃思创办的,后来被封为北岩勋爵。他任命道森为主编,全力革新,使《泰晤士报》重有起色,发行量由3万份上升到31万份,这是《泰晤士报》的第二次巅峰时期。


《泰晤士报》问题

《泰晤士报》的历史沿革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元旦,原名为《每日环球纪录报》,也有资料翻译为《世鉴日报》,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1788年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该报创刊时并不显眼,但由于它致力于详尽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闻、整版刊登国会辩论实况,以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几年后便成为伦敦第一流的大报。到1803年沃尔特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时,又进一步扩大该报的报道面,一步步把《泰晤士报》推上了它历史发展的第一次巅峰。这一时期,小沃尔特对《泰晤士报》进行了全面改革:1.在经营方面,该报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系,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2.在报道方面,它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获得许多独家新闻, 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的消息就是由《泰晤士报》抢先报道的。当时《泰晤士报》在国外的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报社的驻外记者常被人们视为第二大使。3在言论方面,它崇尚独立,通过遍布全国的记者网经常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作为评论依据,因此逐步成为舆论界的重要力量。4在技术方面,重视新技术,率先采用蒸汽印刷机、轮转印刷机,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速度。经过这些改革《泰晤士报》成了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大报,到1847年小沃尔特去世时,《泰晤士报》的发行量已达三万多份,竟然超过了伦敦其他大报发行量的总和。

到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英国一些新兴报纸的产生,《泰晤士报》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由于它长期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导致发行量不断下降,直到1908年被当时英国最早的报业集团———北岩报团买下,才使它起死回生。北岩报团的掌门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姆斯沃思,这个人很有本事,现在英国很有名气的两种小报《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就是由哈姆斯沃思创办的,后来被封为北岩勋爵。他任命道森为主编,全力革新,使《泰晤士报》重有起色,发行量由3万份上升到31万份,这是《泰晤士报》的第二次巅峰时期。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广播电视的问世,英国报业受到严重的冲击,《泰晤士报》也逃脱不了衰落的命运。到北岩勋爵去世以后,它的后代把《泰晤士报》卖给了阿斯特家族,阿斯特家族又因财政困难转卖给了国际报业大王汤姆森。汤姆森本是加拿大人,50年代到英国闯荡,创建了汤姆森集团公司,该公司是二战以后英国最大的报业公司,目前尚拥有五十多家地方日报、五十多家杂志。尽管由这么大的报团来经营《泰晤士报》但也没能挽救《泰晤士报》。老汤姆森曾为弥补报纸赤字花掉了80万英镑的家产,老汤姆森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小汤姆森不堪重负,最终将《泰晤士报》以12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传媒大王默多克。默多克堪称传媒界奇人,他从澳大利亚办一份小报起家,逐步成为澳大利亚著名报业主,它控制着澳大利亚三分之二的报纸。1969年进入英国创业,先后买下了《太阳报》、《世界新闻》、《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及其附属的三种周报和《利物浦邮报》等三十多家地方报纸,还有广播电视台,组成了新闻集团,成为目前世界上由个人控制的最大的媒介集团,个人财产已超过110亿美元。他主张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努力在中国拓展业务,他的第三任妻子就是中国的青岛姑娘邓文迪。

在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之后,《泰晤士报》开始注重施展商业手段,在编辑方针、经营策略、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做了较大调整,既要抑制报纸下滑势头,又要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向市场争夺读者。


《泰晤士报》的调整是多方面的, 在编辑方面力求新颖,《泰晤士报》注意寻找严肃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平衡,更多地采用彩色报纸和大幅彩色照片,总体风格进一步软化,对重要文章都要求“以跳动的文字抓住读者”。另外,该报扩大了报道范围,在保持言论、头版头条独家新闻报道这些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社会新闻、体育、音乐和文学等内容也明显增加,目的在于适应青少年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在市场营销方面花样繁多,采用报纸降价、强化报纸品牌、赞助公益活动等商业手段。例如,1996年,该报赞助了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办的名为“中国的奥秘”的展览。1999年,该报还赞助举办了中国陕西文物珍品展览。1998年默多克还通过新闻集团向中国洪灾重灾区捐款100万美元。
在人员管理方面求新求变,人员管理上出现了年轻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开始招聘非英国籍的编辑与记者,比如目前常驻中国的记者郭橄农就毕业于牛津大学,但出生于德国。
自《泰晤士报》被传媒大王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化就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当时很多英国人担心,《泰晤士报》将会像默多克先期收购的《太阳报》一样,大肆刊登“丑闻、半裸女郎照片”,该报总编辑斯托萨德先生等认为,报纸既要保持传统优势,又要符合当代读者的口味,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在报纸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如今的《泰晤士报》虽然不无默多克传媒经营手法的痕迹,但是近年来《泰晤士报》的调整,更多地体现在竞争手段上,而传统风格变化不大,政治性报道的数量并未减少。


事实证明,正是该报编辑方针和报道内容等方面的调整,成为其发行量上升、报纸影响力扩大的有效措施。据介绍,在英国近年来的报刊大战中,其它报纸发行量一般至多增加了15%左右,但该报发行量则翻了一番,从3年前的37万份上升到今天的80多万份,现在泰晤士报正处在其发展历史的第三次巅峰时期。未来的泰晤士报将如何发展,会不会再次被转卖,会不会被网络媒体所取代,让我们大家来拭目以待。


世界历史分几个阶段 时间是什么时候

世界历史分几个阶段 时间是什么时候

世纪历史大致分为7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个阶段:史前时期 50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 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与血缘家族的演变、旧石器时代早期血缘家族的出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新石器时代近亲结婚的禁止及对偶婚的产生。 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金石并用时代的来临、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产生、军事民主制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绘画、原始雕刻,原始音乐。 第二个阶段:古代文明 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亚洲 (公元前5000~前500年) 苏美尔·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统一、苏美尔的政治结构神庙、大经济阿卡德统治、南部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 亚述帝国亚述国家的产生和演变、亚述帝国的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巴比伦的天文学; 巴比伦的数学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兴起、腓尼基发达的经济、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兴亡、古巴勒斯坦的统一犹太教的产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阶级的产生; 国家的出现、四大吠陀婆罗门教的创立、列国时代的印度十六国的建立、摩竭陀国称霸城市的再度兴起、沙门新思潮佛教的产生与释迦牟尼、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 阶级社会的产生、夏启建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的兴衰、成汤建商商朝的灭亡、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神奇的甲骨文、发达的青铜文化、礼乐统治下的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周公制礼作乐、西周的宗庙祭祀、国人暴动与宣王中兴、三星堆文化、纷乱的东周、平王东迁、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清净无为”的道家、孔子创立儒学; 《考工记》问世、波斯帝国的兴衰、波斯帝国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对外政策、波斯帝国的经济、波斯帝国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国家的产生和早期王朝时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古王国的经济、古王国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时期和人民起义、埃及的再度统一; 中王国时期的对外战争、中王国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中王国的灭亡、新王国的盛衰强盛的第十八王朝、新王国的冶金业和纺织业、发达的商业和海外贸易、埃赫那吞宗教改革; 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争霸、新王国的衰亡、后期埃及塞易斯王朝、后期埃及前期的经济、波斯征服埃及、波斯对埃及的统治、埃及人民反抗、波斯的斗争后期、埃及灭亡、古埃及的文化早期的象形文字、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 宏伟的雕塑建筑和精湛的工艺、艺术、发达的天文历法、非洲的其他文明、撒哈拉农耕社会、努比亚文化、凯尔迈文化、迦太基文明的兴起、迦太基的政治制度、迦太基在北非的扩张,迦太基的贸易和探险。 欧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迈锡尼的墓葬、特洛伊战争、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出现、城邦的形成、斯巴达城邦、国家的形成、雅典城邦国家形成、梭伦改革、希腊城邦的繁荣; 希波战争战后、希腊的城邦经济、奴隶制度的发展、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希腊诸城邦的没落、雅典的海上霸权、伯罗奔尼撒战争、战后诸城邦的危机; 后期希腊城邦的争霸和衰亡、古典时期及以前的希腊文化、希腊的宗教与神话、发达的戏剧、精美的建筑和雕刻、史学的繁盛,哲学的兴起。 美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美洲的早期文明、亚洲人的迁入、奥尔梅克文明、特奥蒂尔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 第三个阶段:帝国与征服公元 前500~公元元年 欧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马其顿的兴起、马其顿王国的兴盛、腓力二世统一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达的社会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朝的专制统治、托勒密王朝的衰败; 塞琉古王国的专制统治、发达的塞琉古商业、塞琉古的手工业、塞琉古的衰亡、马其顿时期的文化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日趋成熟的雕塑艺术、伊索寓言、古罗马的王政时代、伊特鲁里亚人、罗马的氏族制度民主军事制度、图里乌改革、王政时代的结束、早期的罗马共和国、设立平民保民官; 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平民斗争和新贵族的产生、征服意大利、罗马共和国早期的社会经济、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次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侵略西班牙罗马的行省; 统治罗马、共和国的没落、西西里起义、斯巴达克起义、共和时代的文化、罗马的宗教神话和祭司罗马的建筑艺术、朴实的历史和哲学、强权独裁时代的到来、米特里达梯战争、苏拉独裁庞培兴起、前三头同盟,恺撒独裁后三头同盟。 亚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统一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万里长城的修筑、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迹、” 西汉刘邦建西汉、汉武帝时代、汉匈和战、司马迁著《史记》、孔雀帝国被占领的时代; 旃陀罗笈多创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森严的种姓制度、孔雀王朝后的印度、帝国时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诗《佛本生经》、孔雀帝国时代的建筑艺术。 第四个阶段:封建时期 公元元年~400年 欧洲(公元元年~400年) 罗马帝国的建立、奥古斯都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维对内的政治制度、繁荣的“和平时代”、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从黄金时代到三世纪危机、隶农制的盛行、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罗马的“黄金时代”、罗马城市和商业的萧条、混乱的政治、统治后期的罗马帝国、戴电里先统治、君士坦丁大帝独裁、扶持基督教、继续衰弱的帝国经济、帝国的分裂;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基督教的演变、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马克西穆斯之乱、四大“蛮族”掌权、帝国时代的罗马文化、自然科学的发展、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发达的史学、帝国时代的法学、罗马的文学、罗马的建筑和雕塑艺术 亚洲(公元元年~400年) 东汉刘秀建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班固著《汉书》、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三国鼎立时期的中国、乱世枭雄——曹操、建安文学、蜀国的建立、诸葛亮治蜀、孙权建吴;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五胡十六国”兴起、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两晋的书画艺术、陶渊明与田园诗、贵霜帝国的建立、开明的迦腻色伽、统治早期的萨珊、波斯帝国萨珊波斯的兴起; 萨珊和罗马的战争、马资达克起义、古代朝鲜箕氏、朝鲜新罗百济建国、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古代日本绳文式和弥生式文化,邪马台国大和国家的兴起。 美洲、非洲(公元元年~400年) 正在发展的美洲和非洲、玛雅文明的兴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兴起、阿克苏姆国统治,东非加纳王国的繁荣。 第五个阶段:中世纪 公元400~1500年 欧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西欧封建关系的萌芽、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矮子丕平篡权; 查理曼帝国形成、帝国的分裂、北欧海盗海盗时代的来临、北欧海盗的扩张、“无骨者”伊瓦尔和哈拉尔德、北欧海盗的覆灭、发达的航海造船技术、北欧的口头文学、 9~11世纪时期的西欧; 加洛林王朝时期的法国农业、罗伯特王朝与加洛林王朝的斗争、加佩王朝的建立与王权的式微、亨利一世统治下的德国、俗权和教权之争、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征服英格兰、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征的起因、克勒芒城宗教会议、十字军第一次东征、十字军血洗耶路撒冷、萨拉T反击十字军、君士坦丁堡之灾、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法国王权的加强、路易九世改革; 腓力四世控制教权、巴黎市民起义、路易十一统一法国、11—15世纪时期的英格兰、诺曼底征服、亨利二世改革、《自由大宪章》的签订、獒国国会的出现、既特·泰勒起义、红白玫瑰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的爆发、竟雷西战役、二十年的和平、圣女贞德、酉年战争的结束、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菲特烈一世侵略意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开始、汉萨同盟的建立; 媛尼斯和佛罗伦萨共和国、西班牙基督教王国的兴起、暴死病黑死病的泛滥、黑死病的传播路线、黑死病之后的欧洲经济、黑死病的长期影响急剧下降的人口、中世纪的基督教和西欧文化; 罗马教会教阶制的演变、英诺森三世加强教权、异端运动的发展、大学的出现、哥特式建筑的兴起、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改革、查士丁尼对外扩张、拜占庭帝国的瓦解; 拜占庭的史学、中世纪时期的东南欧、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建立、尼曼亚统治塞尔维亚、阿尔帕德王朝时期的匈牙利、瓦拉几亚时期的罗马尼亚、中世纪时期的捷克和波兰、捷克国家的形成; 德国势力的渗入、蒙古帝国大一统时期、胡司宗教改革、胡司战争、普亚斯特王朝时期的波兰、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基辅罗斯公国、伊凡四世改革,立窝尼亚战争。 亚洲(公元400~1500年) 北朝北魏的建立、孝文帝改革、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北周立国、北朝开凿石窟、南朝刘宋的建、立齐梁陈的更替、祖冲之求圆周率、山水诗勃兴、刘勰著《文心雕龙》、隋朝一统、隋朝的建立、隋朝改革官制和创设科举; 炀帝开修大运河、李春建赵州桥隋朝的灭亡中前期的唐朝贞观之治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武周革命开元盛世造纸术西传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唐朝的衰败安史之乱、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黄巢大起义与唐朝灭亡; 原始火药的发明、诗歌艺术的顶峰、北宋的兴衰、陈桥兵变、王安石变法、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词的兴盛、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抗金、繁荣的南宋商业、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宗教大融合和禅宗盛行、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忽必烈称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与《授时历》、关汉卿与元曲、中前期的明朝、明朝的建立、明初设内阁; 朱元璋加强吏治、郑和下西洋、大明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晚明景象、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朝与后金的战争、明末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明朝的科技、长篇小说的繁荣。 美洲(公元400-1500年) 中世纪时期的印第安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帝国的建立、印加文化、玛雅贸易,玛雅人的社会结构。 非洲(公元400~1500年) 封建时期的埃及、埃及封建制度的形成、埃及国家的独、立反抗十字军的斗争、阻止蒙古帝国西进、土耳其统治下的埃及、中世纪时期埃及的文化、北非和东非马格里布的独立、阿尔摩哈德朝的统一; 东苏丹诸国、埃塞俄比亚王国 、“桑给帝国”时期、桑给帝国发达的对外贸易、西非和南非加纳王国的兴衰、马里王国的崛起、桑海王国的独立、桑海王国的衰败,大津巴布韦。 第六个阶段:资本主义 1300~21世纪 16~18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海外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陆续建立。 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和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 此时非欧洲地区的中国和日本等国也呈现出一些现代化的气象,但是不及欧洲现代化充分,总体上仍然是古代社会。中国的国力仍然强大,在工业革命后方被欧洲超过。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使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 第七个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945年—2018年(仍在进行) 讲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世界历史。它是世界通史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的历史。 世界当代史的基本线索,即两级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激烈对抗时期;两大阵营解体,三个世界的格局逐渐形成时期;两极与多级并存和互动时期;世界格局大转换时期。理解西方史学界对世界史的划分方法,掌握什么是“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1.资本主义萌芽(14th-16th):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2.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17th-18th):启蒙运动+三个资产阶级革命
3.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th中期):工业革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改革+日本明治
4.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70s-20th初):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德国统一+一战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40s\50s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大萧条+二战


哪个能向我详细介绍一下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的情况??

《泰晤士报》(''The Times'')是英国的一张综合性全国发行的日报,是一张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报纸。

《泰晤士报》隶属于鲁珀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默多克收购之后,有指《泰晤士报》的风格逐渐趋向保守。

《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The Times'',中文直译过来应该是《时报》。然而它的译名却变成与读音相近、但毫无关联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样。由於约定俗成的关系,错译保留至今。现今世界各地有许多名为''Times''的报章,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为了区分出来,《泰晤士报》有时被英语使用者称为《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泰晤士报》是世界上第一张以“''Times''”命名的报纸。


历史
--------------------------------------------------------------------------------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是《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如今的名称。约翰·沃尔特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第一位总编。他于1803年辞职,将发行人和总编之职传给了他的儿子小约翰·沃尔特。约翰·沃尔特曾经因为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然而正是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张综合性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创立初期,《泰晤士报》都是盈利的,而且利润空间非常之大,几乎没有另外一张报纸能在质量或经济上与之抗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泰晤士报》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要高于供职于其他报纸的新闻从业者。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泰晤士报》是第一张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张派驻战地记者的报纸。W·H·罗素曾经被《泰晤士报》派驻到克里米亚战场,他所撰写的一系列战地报道曾经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声名大噪。

在19世纪的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泰晤士报》都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国内战中,该报就公开反对蓄奴制。《泰晤士报》会依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公开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却从不迎合公众的观点。美国总统林肯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拥有《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

1847年,约翰·沃尔特第三接任他的父亲称为报纸的发行人。尽管沃尔特家族在政治上越来越保守,《泰晤士报》的言论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然而1850年前后,廉价的“便士报”的迅速崛起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主要威胁主要来自两张成功的廉价报:《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

1880年,北岩爵士取得了该报的所有权,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1922年,约翰·雅各·阿斯特从北岩爵士手中收购了《泰晤士报》。30年代是《泰晤士报》发展史上极不光彩的一段时期,因为该报秉承“绥靖政策”,公然纵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活动。其时,《泰晤士报》的主编乔治·杰弗里·道森和英国首相张伯伦结成政治同盟,公然支持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1966年,阿斯特家族将《泰晤士报》出售给来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也正是在这一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告,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这时的《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

发生于1979年的一起工业纠纷使得《泰晤士报》停刊将近一年。直到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该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同时还拥有英国发行量最大、以第三页裸女而闻名的通俗报纸《太阳报》。

收购《泰晤士报》后,默多克立即撤换了原来的总编辑威廉·李斯-摩格,并委任哈罗德·埃文斯担任新总编。埃文斯对《泰晤士报》做了较大规模的改革,主要包括对新的采访和传播技术的采用以及引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1982年,《泰晤士报》开始采用当时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这一举动导致《泰晤士报》的一次大幅度裁员,其印刷部门的员工总数从375人缩减到186人。然而此时记者们还不能直接通过打字输入来撰写稿件。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

2005年,英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泰晤士报》日均发行量为68.8万份。这一销量已经是《泰晤士报》近年来最好的发行水平。同属综合性品质报纸的《每日电讯报》在销量上要高于《泰晤士报》,其日均发行量约为92万份,订户总数也超过30万。


特征
--------------------------------------------------------------------------------
《泰晤士报》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的宗旨,但纵观其200多年的历史,可见该报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保守的,在历史上历次重大国内及国际事务上支持英国政府的观点。

《泰晤士报》每天40版左右,版面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一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报道风格十分严肃,报道内容也很详尽。其读者群主要包括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默多克收购《泰晤士报》后,曾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干涉报纸的编辑方针,不降低其历史积淀的品质和风格,但有指《泰晤士报》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在加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亲美国政府的趋势。


历任发行人
--------------------------------------------------------------------------------

约翰·沃尔特 (1785-1803)

小约翰·沃尔特 (1803-1847)

约翰·沃尔特第三 (1847-1894)

亚瑟·弗雷泽·沃尔特 (1894-1908)

北岩爵士 (1908-1922)

阿斯特家族 (1922-1966)

罗伊·汤姆森 (1966-1981)

鲁珀特·默多克 (1981- )


历任总编
--------------------------------------------------------------------------------

约翰·沃尔特 (1785-1803)

小约翰·沃尔特 (1803-1809)

约翰·斯托达特 (1809-1817)

托马斯·巴恩斯 (1817-1841)

约翰·迪雷恩 (1841-1877)

托马斯·切诺利 (1877-1884)

乔治·厄尔·巴克尔 (1884-1912)

乔治·杰弗里·道森 (1912-1919)

亨利·威克汉姆·斯蒂德 (1919-1922)

乔治·杰弗里·道森 (1923-1941)

罗伯特·麦克高温·巴林顿-瓦尔德 (1941-1948)

威廉·凯西 (1948-1952)

威廉·黑利 (1952-1966)

威廉·李斯-摩格 (1967-1981)

哈罗德·埃文斯 (1981-1982)

查尔斯·道格拉斯-休姆 (1982-1985)

查尔斯·威尔逊 (1985-1990)

西蒙·詹金斯 (1990-1992)

彼得·斯托萨德 (1992-2002)

罗伯特·汤姆森 (2002- )


在职专栏作家
--------------------------------------------------------------------------------

西蒙·巴恩斯

艾伦·科伦

本杰明·科恩

伊莱斯·科恩

迈克尔·高夫

提姆·休姆斯

安东尼·霍华德

菲利普·霍华德

米克·休姆

阿纳托尔·卡莱斯基

马格纳斯·林克莱特

安东尼·罗伊德

本·马奇泰尔

凯特琳·摩伦

理查德·莫里森

马修·派里斯

利比·珀维斯

威廉·李斯-摩格

彼得·李戴尔

尼克·罗宾逊

玛丽·安·西格哈特

詹妮斯·特纳

佩兴斯·维特克劳夫特


生活教育的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什么是“生活教育”

什么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生活教育范畴: 生活教育乃运用教育的力量,追求学生五育均衡发展,藉以获致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不断的革新与进步。 一是谋求顺利适应现实的生活:注重现实生活经验不断的更新改造;不仅是模仿过去的生活,更是预备未来的生活。再者兼顾个人的调适与社会的进步:追求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不断的革新与进步;不偏重个人的成功,也不偏重社会的要求,也就是教人怎样做人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有计划的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天赋的才能,培养健全的品格;使成为身心平衡、手脑并用、智德兼修、文武合一的人才。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与生活联系,而经由实际生活去进行学习。 因此,凡与个人及社会生活有关的一切,均应是生活教育所应涵括的范畴。生活教育,统摄了家庭、学校、社会等三大层面,学校生活教育更发展出一套课程来实施教学,而家庭生活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则仅是约定成俗或社会约束等潜在的道德修养。 学校生活教育,其实施之相关内容则涵盖: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学习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劳动生活教育、职业生活教育、休闲生活教育等。

怎样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 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 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 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异同之处

杜威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西方教育思想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其特点是对传统的某些变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代表着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对中国旧有教育传统和学习西方近代教育业已形成的教育传统的某些变革.强调对传统的反思、批判、重建,对时代社会发展的应对,对现实生活的适应,由此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而久远的影响,所有这些是两者的共同点和价值所在.从思想渊源上分析,陶行知留学美国,其思想显著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甚至可以认为是杜威及其所代表的西方“新教育”运动在中国的延伸.所以,选择中外教育史上的这两位教育家进行比较研究,很有代表性,不仅很恰当,而且有必要.事实上,对此问题学术界也一直有讨论.设计此题,用意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引导人们在教学和学习中努力将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加以融会贯通,懂得现今的教育理沦是融合中外古今的思想资源而积淀成的,做到开阔视野,深化思想.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学校和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同之处的根源在于: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杜威所处的社会现状是:资本主义社会已经高度发展,而美国叉是有着崇尚个性、强调实用的文化,西方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受机器大生产体制影响的强调划一的教育模式已存在问题,由此决定了他对教育的新理解和新设想.陶行知所处的社会现状是: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中,经济和政治水平低下,中国广大民众缺少教育机会.另—方面,中国学习西方半个世纪,所建设的新教育却又存在脱离社会生活发展、脱离儿童发展的缺陷,由此决定了他在吸收包括杜威在内的西方当代教育思想,并加以改造,而提出面对中国实际的主张.他们两人的其他教育思想就由这一基本点推演而来.这也成为进行比较的出发点.


生活即教育 论述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
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介绍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是一份每周日出刊的英国报纸。《星期日泰晤士报》由新闻国际公司(News International PLC)出版,而该公司又是新闻集团的下属企业。该报创刊于1821年,最初的名称是The New Observer(《新观察家》),后更名为The Independent Observer(《独立观察家》)。1822年再更改为现在的名字。1981年,《星期日泰晤士报》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

泰晤士报英文简介

The Times is a daily paper publiced to the whole nation of Uk.It's a newspaper that make ma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politics,economic and culture of the whole world.
It's the very first paper that named with Times,and it's translation to Chinese it's like River Rhames.It belongs to the news coorporation.


泰晤士报英文介绍,详细点的。

【The Times】 The Times is a British daily national newspaper published in London since 1785, when it was known as 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 The Times and its sister paper The Sunday Times are published by Times Newspapers Limited, since 1981 a subsidiary of News International. News International is entirely owned by the News Corporation group, headed by Rupert Murdoch. The Times had an average daily circulation of 441,205 in July 2011. The Times is the original "Times" newspaper, lending its name to many other papers around the world, such a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Los Angeles Times, The Seattle Times, The Daily Times (Malawi), the Jimma Times (Ethiopia), The Times of India, The Straits Times, The Times (Malta) and The Irish Times. For distinguishing purposes it is therefo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particularly in North America, as the 'London Times' or 'The Times of London'.The paper is also the originator of the ubiquitous Times Roman typeface,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Stanley Morison of The Tim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Monotype Corporation for its legibility in low-tech printing. The Times was printed in broadsheet format for 219 years, but switched to compact size in 2004 partly in an attempt to appeal to younger readers and partly to appeal to commuters using public transport. An American edition has been published since 6 June 2006. Though traditionally a moderately centre-right newspaper and a supporter of the Conservatives, it supported the Labour Party in the 2001 and 2005 general elections. In 2004, according to MORI, the voting intentions of its readership were 40% for the Conservative Party, 29% for the Liberal Democrats, 26% for Labour. 【楼主觉得不够详细的话,我这里还有,不过我觉得上面已经够多了。欢迎追问,望采纳~】


谁能给我介绍些关于泰晤士报的历史发展和现在的消息??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元旦,原名为《每日环球纪录报》,也有资料翻译为《世鉴日报》,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1788年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该报创刊时并不显眼,但由于它致力于详尽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闻、整版刊登国会辩论实况,以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几年后便成为伦敦第一流的大报。到1803年沃尔特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时,又进一步扩大该报的报道面,一步步把《泰晤士报》推上了它历史发展的第一次巅峰。这一时期,小沃尔特对《泰晤士报》进行了全面改革:1.在经营方面,该报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系,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2.在报道方面,它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获得许多独家新闻, 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的消息就是由《泰晤士报》抢先报道的。当时《泰晤士报》在国外的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报社的驻外记者常被人们视为第二大使。3在言论方面,它崇尚独立,通过遍布全国的记者网经常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作为评论依据,因此逐步成为舆论界的重要力量。4在技术方面,重视新技术,率先采用蒸汽印刷机、轮转印刷机,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速度。经过这些改革《泰晤士报》成了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大报,到1847年小沃尔特去世时,《泰晤士报》的发行量已达三万多份,竟然超过了伦敦其他大报发行量的总和。

  到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英国一些新兴报纸的产生,《泰晤士报》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由于它长期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导致发行量不断下降,直到1908年被当时英国最早的报业集团———北岩报团买下,才使它起死回生。北岩报团的掌门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姆斯沃思,这个人很有本事,现在英国很有名气的两种小报《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就是由哈姆斯沃思创办的,后来被封为北岩勋爵。他任命道森为主编,全力革新,使《泰晤士报》重有起色,发行量由3万份上升到31万份,这是《泰晤士报》的第二次巅峰时期。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广播电视的问世,英国报业受到严重的冲击,《泰晤士报》也逃脱不了衰落的命运。到北岩勋爵去世以后,它的后代把《泰晤士报》卖给了阿斯特家族,阿斯特家族又因财政困难转卖给了国际报业大王汤姆森。汤姆森本是加拿大人,50年代到英国闯荡,创建了汤姆森集团公司,该公司是二战以后英国最大的报业公司,目前尚拥有五十多家地方日报、五十多家杂志。尽管由这么大的报团来经营《泰晤士报》但也没能挽救《泰晤士报》。老汤姆森曾为弥补报纸赤字花掉了80万英镑的家产,老汤姆森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小汤姆森不堪重负,最终将《泰晤士报》以12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传媒大王默多克。默多克堪称传媒界奇人,他从澳大利亚办一份小报起家,逐步成为澳大利亚著名报业主,它控制着澳大利亚三分之二的报纸。1969年进入英国创业,先后买下了《太阳报》、《世界新闻》、《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及其附属的三种周报和《利物浦邮报》等三十多家地方报纸,还有广播电视台,组成了新闻集团,成为目前世界上由个人控制的最大的媒介集团,个人财产已超过110亿美元。他主张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努力在中国拓展业务,他的第三任妻子就是中国的青岛姑娘邓文迪。

  在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之后,《泰晤士报》开始注重施展商业手段,在编辑方针、经营策略、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做了较大调整,既要抑制报纸下滑势头,又要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向市场争夺读者。


  《泰晤士报》的调整是多方面的, 在编辑方面力求新颖,《泰晤士报》注意寻找严肃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平衡,更多地采用彩色报纸和大幅彩色照片,总体风格进一步软化,对重要文章都要求“以跳动的文字抓住读者”。另外,该报扩大了报道范围,在保持言论、头版头条独家新闻报道这些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社会新闻、体育、音乐和文学等内容也明显增加,目的在于适应青少年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在市场营销方面花样繁多,采用报纸降价、强化报纸品牌、赞助公益活动等商业手段。例如,1996年,该报赞助了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办的名为“中国的奥秘”的展览。1999年,该报还赞助举办了中国陕西文物珍品展览。1998年默多克还通过新闻集团向中国洪灾重灾区捐款100万美元。
  在人员管理方面求新求变,人员管理上出现了年轻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开始招聘非英国籍的编辑与记者,比如目前常驻中国的记者郭橄农就毕业于牛津大学,但出生于德国。
  自《泰晤士报》被传媒大王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化就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当时很多英国人担心,《泰晤士报》将会像默多克先期收购的《太阳报》一样,大肆刊登“丑闻、半裸女郎照片”,该报总编辑斯托萨德先生等认为,报纸既要保持传统优势,又要符合当代读者的口味,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在报纸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如今的《泰晤士报》虽然不无默多克传媒经营手法的痕迹,但是近年来《泰晤士报》的调整,更多地体现在竞争手段上,而传统风格变化不大,政治性报道的数量并未减少。


  事实证明,正是该报编辑方针和报道内容等方面的调整,成为其发行量上升、报纸影响力扩大的有效措施。据介绍,在英国近年来的报刊大战中,其它报纸发行量一般至多增加了15%左右,但该报发行量则翻了一番,从3年前的37万份上升到今天的80多万份,现在泰晤士报正处在其发展历史的第三次巅峰时期。未来的泰晤士报将如何发展,会不会再次被转卖,会不会被网络媒体所取代,让我们大家来拭目以待。


《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The Times'',中文直译过来应该是《时报》。然而它的译名却变成与读音相近、但毫无关联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样。由於约定俗成的关系,错译保留至今。现今世界各地有许多名为''Times''的报章,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为了区分出来,《泰晤士报》有时被英语使用者称为《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泰晤士报》是世界上第一张以“''Times''”命名的报纸。


有点奇怪的问题:《泰晤士报》叫《The Times》,意思是“时报”,为什么Time用的是复数啊??

说穿了,就是早期的对英文半通不通家伙们胡翻译出来的。希望大家能看明白翻译都在干些什么!


泰晤士报的英文名字

The Times
不是河那个Thames.只是中国翻译为了让人知道这个报纸是哪里的才这样翻译的


TIMES应该译作《时代周刊》还是《时代》周刊?

应该叫《时代》,因为是周刊,所以人们也叫它《时代》周刊


“The Times”是“泰晤士报”还是“时代周刊”?

是泰晤士报。
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 。这个是米国的。仔细看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面没有“S”。


qs和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对于大学排名,这个仅供参考不能太过相信,特别是一些名校对自己排名靠后都不太服气,一所大学的真正实力是不可能轻易的被调查出来的,特别是名校,几乎都与国家科研有关,都暗地里藏了好多东西!这些排名都是根据学校官方公布出来的数据进行的,一般大学都隐藏了好多东西没公布出来,如此一来,排名差距自然就大了!


QS世界大学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哪个更权威?想申请Top100的研究生院校有多难?

世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其实有3个,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3个排名其实出发点是具有很大差异的: Q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包括6个指标: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40%) ;全球雇主评价(10%);教师/学生比例(20%);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20%);国际教师比例(5%);国际学生比例(5%)。QS是非学术排名,学术权重较低,主要注重就业。U.S. News排名目前影响力还是集中在美国,而泰晤士报排名主要反映学校在媒体上的影响力。
虽然排名出发点不同,但是世界顶尖名校还是霸占了各大榜单的前列,TOP100收录的院校差别不大,只是顺序的差别,所以无妨三个榜单综合考量。申请TOP100大学难不难当然是因人而异的。 学校会要求你提供GPA、GRE/GMAT/LSAT、雅思/托福语言成绩等,同时也要准备科研成果、志愿等社会服务、社团学生会等经历。如果你现在只是想去国外读一所名校,还没有决定国家,那语言考试就考雅思吧,英美澳加德法意等等这些国家都能申请,可以多个国家的多个名校同时申请,进退自如,大大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


2015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与qs排名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根据维基百科,qs排名采用了很多主观性的指标。特点是吹捧英联邦及香港学校。核心目的是骗钱。


qs世界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qs世界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2020qs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 1、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美国 2、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3、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4、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 5、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国 6、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 7、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 8、伦敦大学学院 UCL 英国 9、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 10、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 11、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NTU) 新加坡 12、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 13、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14、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 15、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 16、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17、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美国 18、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 19、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瑞士 20、爱丁堡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 21、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 22、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23、东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2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 25、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美国 26、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27、曼彻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 2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美国 29、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30、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31、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 32、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香港 33、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国 34、京都大学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35、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36、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美国 37、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38、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 39、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国 40、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中国 41、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韩国 42、悉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 43、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 澳大利亚 44、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英国 45、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美国 46、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中国香港 47、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 48、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 49、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 50、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扩展资料: qs世界大学排名的起源: 1、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成立于1990年,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是Nunzio Quacquarelli,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发表过众多关于世界大学排名的资讯。 2、QS自2004年至2009年受英国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委托,负责世界大学排名的数据收集工作并联名发布《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QS世界大学排行榜。 [15-18] 3、从2010年起,《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与QS公司的合作终止,前者改与汤森路透公司合作,排行榜更名为《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后者则推出自己的年度世界大学排行榜,即QS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什么是TIMES排名

1,《泰晤士报》自1992起发布英国大学排名,需要注意的是,该排名并非官方排名,英国唯一的官方大学排名为科研水平评估(RAE)。

2,QS世界大学排名(英文: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Q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包括主要的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及学科排名。


The Times ,the River Thames明明字不一样,为什么会都是泰晤士(报/河)

《泰晤士报》的中文名称是根据与“The Times”读音相近但毫无关联的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而来的误译。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泰晤士报”此译一直沿用至今。(来自维基百科)


收到4339个赞
泰晤士报-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官网网址《泰晤士报》英文名称The Times,是英国综合性全国发行日报,英国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对全世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网-南京理工大学招生网,南京理工大学,招生,网
南京理工大学自主招生毕业证书有区别吗?自主招生毕业证与高考招生毕业证没有区别,自主招生与高考招生只是招生方式上的不同,新生入学后在
枫叶国际学校-枫叶国际学校
枫叶国际学校好吗?我小升初!枫叶国际学校很不错,教学环境很好。 枫叶教育集团作为中国国际教育领军者,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办最早、规
网络营销员-网络营销员
网络营销专员具体是做什么的?针对现在很多网友都在问的一些关于网络营销促销策略、网络营销分析、网络营销咨询、网络营销产品、企业网络营
厦门大学招生网-厦门大学招生网,厦门大学,招生,网
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17年 9 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