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悲伤第三章-贝多芬悲伤第三章,贝多芬,悲伤,第三章
首页 圈子

贝多芬悲伤第三章-贝多芬悲伤第三章,贝多芬,悲伤,第三章

贝多芬悲伤第三章 贝多芬 悲伤 第三章

贝多芬 悲伤 第三章 的 钢琴谱

亲。你好

已发送给你了

这个是改编版的悲怆 3

下面是网址
http://www.gangqinpu.com/html/11251.htm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很高兴帮助你。

贝多芬的 悲伤 第三章 有谁能弹下来么?

非李云迪莫属 ~~!李云迪,国际著名钢琴家。2000年,18岁的李云迪夺得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的演奏震撼了古典乐界,被欧美权威媒体称作 “巨星的风采”。他是首位与世界最大的古典音乐公司德意志留声机公司签约的中国钢琴家,是首位与柏林爱乐乐团发行现场录音的中国钢琴家,更是首位获得波兰“荣耀艺术”文化勋章的中国人,第一本肖邦护照的持有者。古典乐评界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被誉为“钢琴王子”、“中国的肖邦”。

关于贝多芬《悲伤》第三章的视频

当然是真的,很多钢琴大师都录过,这里有一个肯普夫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http://www.artfan.cn/thread-1729-1-2.html。在第2楼,CD3,你可以下载下来对比下,看看是不是真的。这可是真人,网上最近疯传的那个视频仅仅是贝多芬作品中的沧海一粟罢了。请大家淡定哈

悲伤 第三章,应该是贝多芬的

已发 5816866@163.com
这首曲子是改编自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但其实原作是由某乐团所写,是电子版http://www.4shared.com/audio/GEKPrhFZ/O2Jam_-_V3.htm,后来被劲乐团使用成为钢琴版。英文名是V3 O2JAM BEETHOVEN VIRUS

哪里有贝多芬《悲伤》第三章下载啊..?

悲伤 是 悲怆 的改编版啦。 留邮箱我发给你~

被浏览次数
53221
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二、

贝多芬《悲伤》第三章?

贝多芬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作品13号 是贝多芬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贝多芬的手指变态了..贝多芬有多少手指,当年他怎么弹得..《悲伤》第三章

应该是贝多芬悲怆第三章,由于连接不能贴,你去qq音乐查找悲怆第三章就可以找到。不知你喜不喜欢《克罗地亚狂想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贝多芬的 悲伤 第三章 有谁能弹下来么?

非李云迪莫属 ~~!李云迪,国际著名钢琴家。2000年,18岁的李云迪夺得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的演奏震撼了古典乐界,被欧美权威媒体称作 “巨星的风采”。他是首位与世界最大的古典音乐公司德意志留声机公司签约的中国钢琴家,是首位与柏林爱乐乐团发行现场录音的中国钢琴家,更是首位获得波兰“荣耀艺术”文化勋章的中国人,第一本肖邦护照的持有者。古典乐评界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被誉为“钢琴王子”、“中国的肖邦”。

现在还有人能弹得出贝多芬的《悲伤第三章》吗?

钢琴之王不是贝多芬!而是他的学生车尔尼的学生李斯特,车尔尼可以背弹贝多芬的所有钢琴作品!而李斯特的手指才是真的变态! 而且你指的是《悲怆》?一般过了十级都可以弹,只是说可能味道不够吧! 齐默尔曼弹得好!你可以去优酷上 输“悲怆齐默尔曼”

求贝多芬的钢琴曲 悲伤第三章 MP3下载地址

贝多芬 悲怆 第三章 下载地址: http://rm.sina.com.cn/wm/VZ200803141359570816VK/music/music2.mp3/data.koina.net/music/mp3/127614760261556.mp3 额、、这个也是、、 贝多芬 悲怆 第三章 下载地址: http://rm.sina.com.cn/wm/VZ200803141359570816VK/music/music2.mp3/data.koina.net/music/mp3/127614760261556.mp3 (打开后第四个就是、、) 记得采纳啊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三、

悲怆奏鸣曲第三章与贝多芬病毒关系

怎么可能“又叫”呢?那首曲子是贝多芬悲怆第三乐章改编的,或者连改编都不是,仅仅是把贝多芬那个旋律拿过来,然后用这个旋律写了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首曲子,和贝多芬一点关系都没有。

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就不知道了,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可能与《贝多芬病毒》这个电视剧有关系,具体我也不确定。其实不用在意音乐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所有音乐都是这样),听完以后有自己的审美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名字怎么来的之类的故事反而容易把人带跑,去想音乐以外的事情而忽视音乐本身的欣赏。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相当于几级曲目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相当于几级曲目

悲怆的第3乐章相当于10级的曲目,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快板,c小调,2/2拍子。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 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 扩展资料该作品阐述了贝多芬二十八九岁时对于生活的记录。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悲怆奏鸣曲

求贝多芬悲怆第三章mp3和钢琴谱!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 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贝多芬奏鸣曲中两部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之一(另一首为《送别》No.26)。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 如歌的柔板,似乎是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的激愤之后累了,需要休息一会而刻意放缓节奏。十分的柔和优美,使听闻此声的人如沐春风,仿佛在微风和煦的日子里安闲而惬意的生活,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柔软的一方面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有谁知道悲怆(OP13)第三章和悲怆V3的区别(或者有没有区别

这很简单啊,v3是现代人从贝多芬的曲子里改编出来的,据说改编者是韩国的团队BeautifulDay。它应该已经不属于古典音乐的范畴了,而属于轻音乐。
现代轻音乐、流行音乐改编古典音乐的例子太多了,比如《不想长大》里面用莫扎特《第40交响曲》的主题,周杰伦的歌里面用肖邦夜曲的旋律。
至于气势的问题,贝多芬创作奏鸣曲的心态和现代人改音乐完全不一样,贝多芬写悲怆的那时候主要还是古典主义,肯定不会追求现在一些吵吵闹闹的音乐里面那种音响效果,他写第三乐章就是一个规整的回旋曲,符合古典主义的作曲原则,主题是个小调的,中间穿插其他部分,是根植于传统音乐体系当中的;最重要的是,当时的音乐不是商业化的,不会过多考虑通俗性,让大众一上来就被某种外表抓住。反正我觉得贝多芬的更好,现在商业化的通俗音乐基本都追求表面效果,比如表面上音响很宏大;贝多芬那个不具有表面的宏大效果,但是反而更让人觉得思想很深邃,逻辑很严密。
至于v3的谱子能否独奏,我就不清楚了,我不懂钢琴的专业知识。

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 第三章 小提琴版 不要电子版

您要的MP3已经发给您,里面有钢琴版的也有小提琴版的,我认为音质都挺不错的~
满意的话别忘记及时采纳哦~
如有任何疑问请邮件或BAIDU HI给我留言,我会及时答复您~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四、

求贝多芬悲怆第三章mp3和钢琴谱!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 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贝多芬奏鸣曲中两部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之一(另一首为《送别》No.26)。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 如歌的柔板,似乎是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的激愤之后累了,需要休息一会而刻意放缓节奏。十分的柔和优美,使听闻此声的人如沐春风,仿佛在微风和煦的日子里安闲而惬意的生活,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柔软的一方面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贝多芬悲怆第三章的钢琴谱

CDEF我学琴的时候,整理的周杰伦的,所有古典音乐的,还有几百首热门歌曲的钢琴谱,有原版有简谱,你说的里面都有,PDF很清晰可以打印,百度网盘传给你吧,希望能对你有用GHIJ

求那个变态了的贝多芬的《悲怆》第三章钢琴谱!!!感激不尽!太好听了 比原版好听啊

上虫虫钢琴谱网。。还有,那个曲子是中国音乐协会钢琴十级的考试曲目,去买本书就是了,那个更好看,因为你从网上搜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

贝多芬《暴风雨第三章》的钢琴谱

http://www.music30.com/guowaimingqu/gudianlepu/20080424/14908.html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三章钢琴谱

贝多芬《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D小调,已上传至附件,请下载(第三乐章从第322页起至结尾)。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五、

求贝多芬悲怆第三章

你可以到这个网址下载 http://mp3.sogou.com/music.so?query=%B1%AF%E2%EB%D7%E0%C3%F9%C7%FA++%B1%B4%B6%E0%B7%D2++g-sides++&class=1&st=&ac=1&pf=&_asf=mp3.sogou.com&_ast=1301313849&p=&w=02009900

直接下载地址 http://baobaojd.cn/uplo0ad/sjmq/beiduofen/b358.wma

观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0NzU3NjQ4.html

如果不会下载留下邮箱我发给你或者发百度消息给我

求贝多芬《悲怆》第三章!

已发送望采纳~

贝多芬 悲伤 第三章 mp3


同学,你打错了……
是贝多芬的悲怆才对。
嗯,想找的话你可以在qq音乐或狗狗或酷狗里打上悲怆第三乐章,有很多。不过质量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想要质量好的话建议去电驴里搜悲怆奏鸣曲,那里面的都是超棒的,特别是鲁宾斯坦的,建议下来听听。
要不,你留个邮箱,我发给你吧^_^

贝多芬的悲怆第三章

我也要,找都找不到,郁闷死了543060461@qq.com 谢谢啦~~~~~~不胜感激!

贝多芬的《悲怆》第三章

你可以找视频,在下一个格式转化工厂把它转成你想要的格式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六、

不明白当年贝多芬是怎么弹的《悲怆》第三章,大师变态出高作

大多数艺术家都有点人格分裂的,莫扎特也是如此

当年贝多芬是怎么弹的《悲怆》第三章,卧槽太变态了

技术达到就能弹,还有比它更变态的,比如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的

现在还有人能弹得出贝多芬的《悲伤第三章》吗?

钢琴之王不是贝多芬!而是他的学生车尔尼的学生李斯特,车尔尼可以背弹贝多芬的所有钢琴作品!而李斯特的手指才是真的变态! 而且你指的是《悲怆》?一般过了十级都可以弹,只是说可能味道不够吧! 齐默尔曼弹得好!你可以去优酷上 输“悲怆齐默尔曼”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弹出完整的 贝多芬的《悲伤》

当年贝多芬是怎么弹的《悲伤》第三章,这绝对不是一般的速度,看着手都抽筋啊!

贝多芬《悲伤》第三章与他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病毒,分别出自哪里,为什么旋律那么像

你说的第一首,是贝多芬的原版。第二首是改编啊改编!!!所以当然像了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七、

贝多芬 悲伤 第三章 mp3


同学,你打错了……
是贝多芬的悲怆才对。
嗯,想找的话你可以在qq音乐或狗狗或酷狗里打上悲怆第三乐章,有很多。不过质量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想要质量好的话建议去电驴里搜悲怆奏鸣曲,那里面的都是超棒的,特别是鲁宾斯坦的,建议下来听听。
要不,你留个邮箱,我发给你吧^_^

悲伤 第三章,应该是贝多芬的

已发 5816866@163.com
这首曲子是改编自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但其实原作是由某乐团所写,是电子版http://www.4shared.com/audio/GEKPrhFZ/O2Jam_-_V3.htm,后来被劲乐团使用成为钢琴版。英文名是V3 O2JAM BEETHOVEN VIRUS

贝多芬的手指变态了..贝多芬有多少手指,当年他怎么弹得..《悲伤》第三章

应该是贝多芬悲怆第三章,由于连接不能贴,你去qq音乐查找悲怆第三章就可以找到。不知你喜不喜欢《克罗地亚狂想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求 贝多芬 《悲伤》的第三章

已发送 请查收

这首贝多芬的曲子到底叫什么,不是悲伤第三章吧。

这首曲子是改编自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但其实原作是由某乐团所写,是电子版http://www.4shared.com/audio/GEKPrhFZ/O2Jam_-_V3.htm,后来被劲乐团使用成为钢琴版。英文名是V3 O2JAM BEETHOVEN VIRUS。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八、

哪首流行歌里用了贝多芬的《悲伤》第三章里面的旋律????

我最近也想起这个问题,似乎是林俊杰的一首歌,但还是没找到。

贝多芬著名的悲怆奏鸣曲第三章(病毒),和一个叫做“第三章—悲伤”为什么旋律这么像?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
三个乐章,小提琴版的病毒是根据钢琴版的改的,劲舞团歌曲。

贝多芬悲伤的歌曲

在人类音乐史上,古往今来,产生了数不尽的天才音乐家。他们象群星升起,构成了音乐的星空。我们仰望星空,总会发现有少数几颗星星格外明亮,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

贝多芬于1770 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比海顿小38 岁,比莫扎特小14 岁。贝多芬的父亲也是音乐家,但却没有莫扎特父亲那么高的修养。当父亲发现小贝多芬的音乐天资时,只想把孩子训练成莫扎特式的神童,早早为他赚钱,以满足他酗酒的恶习。所以,小贝多芬受到的是不合人情的、甚至是残暴的“教育”。直到12 岁才遇到一位真正的老师叫聂费的,给了他必要的知识。
贝多芬终生都感激他。13 岁时贝多芬就从事音乐工作,同时坚持学习。其中巴赫、韩德尔对他的影响最大。钢琴演奏与作曲才能的迅速成长,使他渴望到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为师。在维也纳,莫扎特听了这位17 岁青年的即兴演奏后说:“这个青年不久将扬名世界。”可惜,没多久,贝多芬因母亲去世返回了波恩。1792 年又在维也纳拜海顿为师。师生之间很快就发现性格相
异,没有形成持久的教学关系。除性格外,也不能忘记,海顿是确立古典音乐时期的,可贝多芬却是要结束这一时期的。但他们终生互相敬重。

三十岁前,贝多芬的听觉已有病兆。三十岁后不断加重,后来完全失去了听觉能力。对音乐家来说,没有比这更致命的打击了。他几度要自杀,甚至写下遗言。但他经过痛苦、剧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以非凡的勇气、超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无情的打击,伟大的艺术使命感打消了死亡的念头,他要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全部献给继续为神圣的音乐艺术。他的许多重要作品
都写于耳聋之后。当我们从他那无限壮美的音乐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的享受时,不能不为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而感动。

贝多芬的晚年相当困苦,在贫困之中于1827 年逝世于维也纳。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丰富的音乐创作。他的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等等,至今并将永远回响在世界各国的音乐厅里。

贝多芬的钢琴曲,中国听众并不陌生,起码写于1810 年的《献给爱丽丝》(又称《致爱丽丝》)早已家喻户晓。据音乐研究家说,此曲本来是题献给他的学生特雷泽·玛尔法蒂的,在出版时误将特雷泽写成爱丽丝了,以讹传讹,才有今天的名字。不过,这个误会对我们欣赏这首可爱、美丽的小曲,没有丝毫影响。这属于贝多芬的小品。他的小品、舞曲、回旋曲、特别是变
奏曲,还有很多。其中一首《G 大调小步舞曲》也是大家熟悉的,曲调是:

这类作品大都情绪较为单一,反映着某种心境或生活情趣。唯有少数变奏曲,带有一定戏剧性的因素。真正代表贝多芬钢琴曲的最高成就的、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还是他的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自1795 年到1822 年的27 年间,贝多芬一共写了32 首钢琴奏鸣曲,几乎伴随了他整个的创作生涯。这些奏鸣曲,沿着海顿、莫扎特开辟的道路,将这种曲体的潜在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至,容纳了贝多芬心中那激奋奔腾的情感和他对社会、历史、大自然的百般思索、千般感受。钢琴这件乐器,


也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为乐器之国的“帝王”。于是,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称为“旧约全书”相呼应,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则被喻为“新约全书”,成为钢琴艺术中的又一部经典。

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顺序,对其中的几部作品略为赏析。

第1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795 年,题献给海顿,是“32 首”的
第一首。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

简明,跳跃,表情严肃。第二主题:

圆滑下降的线条在最后一音突然扬起,F 音说出了心中的痛苦。

两个主题互相对比,在发展部中交替展开。整个结构简洁、严谨。虽然还有海顿、莫扎特的影响,但作为“第一首”,已经是出手不凡,初步展现了贝多芬的个性特征。

第二乐章,F 大调,慢板。优美的旋律,已初露贝多芬式沉思的神态:

第三乐章,f 小调,名为小步舞曲,实际上并无“舞”曲的轻松。

第四乐章,非常快的f 小调,一开始,左手三连音的激流和右手果断的节奏,就迎面扑来:

除了中间段对比的A 大调歌唱性旋律外,疾速的三连音和果断的节奏交织不断,始终保持着紧张、激动的情绪。

那时代的一个音乐评论家听过贝多芬的演奏后写过这样的印象:“我听了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可爱的贝多芬的演奏..我发觉他在试图打开完全独特的道路。”贝多芬24 岁写的这首奏鸣曲,可以验证那位评论家的印象。

几年后的1798 年,贝多芬发表了第5 号《c 小调奏鸣曲》,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性质与前一首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相似:

符点节奏产生出更大的向上的冲力,与后面的“叹息”音调构成更鲜明的对照。

第二乐章也是如歌般、沉思性的。

整部作品的戏剧性较之“f 小调”更为浓重,故有“小悲怆奏鸣曲”之称呼。他的正式的“悲怆奏鸣曲”是写于1798—1799 年间的第8 号《c 小调奏鸣曲》。

该曲题献给一位叫李希诺夫的酷爱音乐的公爵。这首奏鸣曲不仅完全走出了海顿、莫扎特的影子,是贝多芬早期钢琴曲的代表作,而且也属于他全部作品中最杰出的那部分。全曲分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三个乐章之前先有一个沉缓、长大的引子,音乐一开始,浓重的小调中、低音区的主三和弦就紧紧地扣住了听者的心:

慢速的符点加深了沉重感;密集的不协和音响表达着内心的痛苦;强弱对比有如百思不得其解的发问。紧接着,音乐好象不停地追问下去,但一直没有解决,最后化为一串自上而下的半音阶,停留在一个不稳定的音上,还是一个问号,这不断的探究式的疑问,产生出高度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为后


面的三个乐章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一乐章,快板,左手的震音有如时近时远的雷声,烘托着右手上行断奏的双音,当右手冲到一个高点时开始下降,这时左手反而上升,形成震撼人心的动势:

第二主题,低音的短句与紧接的高音扩展性回应,形成对话式进行,好象内心紧张的思索与争辩,只写出曲调是这样:

第二乐章,慢板。音乐的性质与前面谈过的“f 小调”、“小悲怆”的第二乐章相近。但这里的第二乐章在深度、展开的幅度上,都超过前两个第二乐章。主题是典型的贝多芬式的深情、凝重,抒情中总是带着巨人的气度,只列出旋律是:

研究过贝多芬手稿的人发现,这个曲调经过了多次修改。修改的过程主要是不断删除多余的部分,最后才形成了这精练的、每个音都包含了无穷意蕴的旋律。贝多芬的许多主题都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第三乐章又回到
c 小调,快板、回旋曲式,流畅、亲切的曲调,分解和弦的伴奏,增加了不少轻松感。有人甚至认为是明朗的。不过我觉得这毕竟是小调式的音调,好象内心深处的苦楚并未洗净,朋友们不妨仔细品味一下,到底是什么情绪?

这是回旋曲式的主部。在插部中,音乐曾进入E 大调、A 大调,紧张度大为减少,然而只是过渡的、暂时的。主部的形象占有主导地位。

这部作品“悲怆”的名称,是贝多芬亲自选定的,这是他首次为自己的奏鸣曲命名。从这里看出他已开始注意音乐的标题性,预示了浪漫派音乐时期标题音乐的兴起。

《悲怆奏鸣曲》的出现,标志着古典钢琴奏鸣曲已经进入完全成熟的高峰期。高峰期的作品不止这一部,下面谈另一首同样伟大的作品,这就是《月光奏鸣曲》。

按贝多芬奏鸣曲的顺序,这是第14 号,#c 小调,题赠给他的一位女学生,写作于1801 年,已经是19 世纪了。

关于“月光”这曲名,流传过很多美丽的传说,这里不去重复。今天我们确知,“月光”不是贝多芬取的名字。贝多芬自己注明的文字是“幻想风的奏鸣曲”。有趣的是,一百多年来,人们还是喜欢用“月光”这个并非贝多芬的本意,而且似乎也不够准确的名字,反倒不用“幻想奏鸣曲”这本来应有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固然,叫得太久已经无法更改了,有这个因素在内。可是我想,可能是由于“月光”与“幻想”,还是有点联系的。就是说,两个字眼都有浪漫的色彩。“幻想风”,给了我们想象的自由,“月光”也是幻想的理想对象。音乐本身(尤其前两个乐章)是非常美丽的,“月光”(及其相关故事:月光闪耀的湖面;月夜下的盲人姑娘等等)也是美丽的。
是不是这些直接、间接的联系,使得人们宁愿使用“月光”这“不该有”的名称?

幻想风格的原意,首先是指第一乐章。通常,多乐章的奏鸣套曲的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快板。这部作品却一反常规,将奏鸣曲式快板都放到末乐章。第一乐章反倒用了慢板,自由性的曲体。如同贝多芬的许多慢板一样,
音乐也是凝神静思。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沉重感。在清淡的三连音徐缓的伴奏下,简洁的曲调很有超脱的韵味,也许这就是幻想风格吧:

第二乐章,小快板,D 大调。李斯特形容这一乐章是“两个深渊间的一朵花”。也有人说象娇嫩的正在打开的却又感到腼腆的一朵花,总之,十分可爱:

第二乐章是向第三乐章的过渡。第三乐章,急快板,#c 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的迅猛、暴烈,非常罕见。有人说这是“夜晚狂野的暴风雨”,有人说是“富有炽热表情的杰作”,也有人说是“燃烧着的岩流”。的确,是猛烈的冲击和暴发:

第二主题,音调悲痛,但这是刚毅者的悲痛——这就是贝多芬,痛苦时也是强者:

第二主题本身有重大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这里有第三、甚至第四主题。这也说明贝多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两个主题的对比。

当奏鸣曲第一部分结束后,音乐毫无间歇地直接转入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这不仅在海顿、莫扎特的作品中没有,即便在贝多芬自己此前的作品中也没有。这也说明情感的波涛是何等汹涌,已经冲毁了传统曲式中各部分间常存在的间隔。

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尾奏十分庞大。这显然也是由于情感的激浪奔泻而下,无法在该结束的时刻按章结束,于是,先是第一主题再现,引导出滚滚而来的减七和弦,这是高度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接着是第二主题在低音区的再现,十六分音符交给了右手,然后引导出上下翻腾的琶音浪潮,经过自上而下的华彩句,音乐在两个长长的低音上暂时停歇下来。但这并不是结束,左手的低音十六分音符好似隆隆雷声又一次自远而近,再次暴发出势不可挡的琶音,音乐才有力地结束。将尾奏扩展为这么大艺术分量的部分,前所未有。

戏剧性、悲怆性、顽强奋斗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动力,象一条耀眼的红线,连结着贝多芬的一些钢琴曲。下面要说的“暴风雨”,也是这一条线上的作品。

这是第17 号钢琴奏鸣曲,d 小调,写作于1801-1802 年,也是题赠给她的一位女学生。当时有人问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说:
“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暴风雨奏鸣曲》的名字由此而来。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莎翁晚期剧本,描写了一个海岛上发生的故事:那里盛行巫术,统治该岛的大公被篡夺了权利,于是他装扮成一个巫术师活动,最终他又夺回了他的政权。剧本的主题思想是主张和解。那么,贝多芬的奏鸣曲与这个故事是什么关系呢?这是许多研究家都感兴趣而又都没有一致说法的问题。既然贝多芬让人们去读《暴风雨》,这说明两者一定有某种
联系;但也都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故事去与每个音符对号入座。我们还是先对音乐概要地了解一下。


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第一乐章前面有引奏,这里有徐缓、庄重、带着召唤性的音调与焦急、不安、好象急忙诉说一样的音调对比,戏剧性的气氛随之而生:

这段音乐经过模进、过渡,直接进入第一主题,快板:

低音威严,与其相应答的是高音,哀伤,柔弱,中间的三连音提供了不平静的背景。这些音调,在引奏中都有暗示。

戏剧性的气氛愈演愈浓,引出第二主题,音调焦灼急切:

在上面这些主题音调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展开后,进入再现开始的部分。这时,在再现的引奏里的庄重音调与焦急音调之间,插入一句单音线条的宣叙调,这是非常富于创造性的,取得了异常魅人的艺术效果:

这是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经历后,突然静下场来,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一颗吟唱的心,而这歌声又是多么悲哀、孤独!

第一乐章的结尾,是在d 小三和弦的延长中逐渐消失的。音的延伸、减弱,趋向平静,小三和弦的沉闷,又觉得“事情还没完”。这时,第二乐章慢板由温暖的bB 大三和弦开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潇洒中带着幸福感:

这一乐章,暂时忘却了第一乐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贝多芬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大自然,这是他永远感到亲切、神圣、倾心所爱的;他创作灵感无尽的源泉,他受到创伤的心灵所渴望的抚慰,都永远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

第三乐章好象是经过第二乐章对灵魂的“净化”之后,产生出的某种新的心境,它从头至尾由3/8 拍的16 音符织成,音乐是流动的,也有热烈的时刻,但总的是雅致、细腻为主。转调很多,小调为主,不免产生期待感。经过长时间曲折、婉转的流动后,音乐消失在一个单音D 上,结束了第三乐章,也结束了整个“暴风雨”。

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自我争辩”,有时象内心独白一样。而最后的结论,虽不很情愿,但却是倾向于和解。是不是这一点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有关联?

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从这儿看,他的《暴风雨》,与其说联系着莎士比亚,不如说根本上还是联系着他自己。

1805 年,贝多芬发表了两首奏鸣曲,第19 号《g 小调奏鸣曲》和第20号《G 大调奏鸣曲》。据研究,这两部作品写作的实际年代约在1795—1798年间,都是两乐章的钢琴技巧浅易的作,因而都被编入《小奏鸣曲集》,为广大钢琴初学者所熟悉和喜爱,这里只提示一下《G 大调奏鸣曲》的开头,G 大调:

钢琴技巧的浅易不等于艺术的贫乏,相反,两首作品有丰富的情感,任何成年人弹起来,也都会爱不释手的。在贝多芬已经写了一系列“重型”作品后,仍然出版它们,并编入奏鸣曲系列之中,足见贝多芬毫不小看它们。

这时期另一部“重型”作品是第21 号《 C 大调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完成于1803—1804年间。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华尔德斯坦奏鸣曲》而闻名。

这部“重型”作品,并不是“悲怆”类的“重”,相反,这里一扫沉闷、悲愤、哀伤等等压抑的浓雾;而是畅快、开阔、爽朗的晴空,有人说这是部“洁白的奏鸣曲”所以,不知什么人为这部作品起了个“黎明”的别名。说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

这部作品只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题:

这清爽的“沙沙声”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万物苏醒的音响。高音好象小鸟的欢鸣。后来还有小鸟的合唱,大地热闹起来。调性、力度不断变化,有如闪耀不定的阳光。

第二主题用了那个时期不寻常的调性,三度关系的E大调(C与E相距三度)。欢悦的曲调与和声同步进行,产生管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风在歌唱,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

两个主题都得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发展后,才有力地结束。

这首奏鸣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在第二乐章前面有一个较长的引奏,慢板,F大调。这个片断已经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对这段音乐的理解,有的说它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有的说表现了神秘的、非现实的气氛;有的说是对黎明的期待,等等,总之,是幽深、静谧的,这将使未来乐章更为光
艳夺目。

末乐章是个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 大调。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象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

这个主题经过一段发展后,右手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音D上明亮的颤音,然后在这个持续颤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区,极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与此同时,左手奏出上行连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阶,这是喜悦的激动。这样,音乐形成了三个层次立体上的结合:中低音区是快速音阶,中高音区是颤音,更高音区是主旋律。三个层次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无比灿烂、艳丽
的交响画面:

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

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


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

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暂时抛开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个人的不幸,社会的黑暗毕竟是无法摆脱的。下面我们要谈的另一部奏鸣曲,贝多芬又回到了对命运的思索和抗争之中,这就是著名的《热情奏鸣曲》。

这是得到一致公认的最伟大的钢琴独奏曲。

假如我们把杰出的钢琴作品系列比喻为喜玛拉雅山,那么《热情》就是珠穆朗玛峰。据贝多芬的学生回忆,贝多芬自己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钢琴曲。读者朋友们一定听说过,列宁听了《热情》后感叹道:“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热情》更好,我准备每天听她,令人惊异的、超人的音乐。我甚至骄傲地,也许是天真地想:看,人们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

在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笔下,曾这样描写过听《热情》的心情:音乐一开始“我就感觉到那种呆怔,那种寒意,和一瞬间抓住心灵的喜悦,使人感到甜蜜的惊恐。这时美突然侵入了内心,我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我不想也不敢喘气。”

《热情》的艺术形象是这样丰满而又深遂,语言实在难以描述。而且,音乐的感染力是这么强烈,以至于研究家们一听音乐就被激动,简直难以进行头脑冷静的分析。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形容得到人们的赞同,他说《热情》是“在花岗石河道里的火焰的急流”。“花岗石的河道”,是指高度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火焰的急流”是指燃烧的热情。就是说,《热情》
是理智与情感高度完美的结合。

《热情》的排号是第23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804—1806 年间。题赠给另一位他的终生好友,无限崇拜他的天才的伯爵。1807 年出版。据说在一个场合,由于拿破仑称帝,贝多芬绝为法国将校演奏,离席冒雨而去,致使随身携带的《热情》谱稿被雨水淋湿多处。“热情”这名字则是后来德国的一位出版商所加,一直受到肯定和沿用。可见,出版商们虽然是为扩大
销路而为无标题乐曲取名,但有时也能起出得到音乐行家赞同的好名字来。

《热情》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f 小调,12/8 拍,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是这样开始的:

开头是两手相距16 度之遥弱奏的同音,产生辽阔、深远的联想。小调带来悲剧气氛。先是向下,然后转而向上,凝重的情绪开始动荡起来,紧接着是右手颤音,带着警觉的神情。仅这几小节已经预示了场面广阔的搏斗。随后音乐在高半音的bG 大调上模仿,向前推进了一步,突然被低音区的“命运动机”打断,这弱奏的四个音,足以带来不祥的、阴森森的感觉:

音乐力度很弱,但紧张度在增强,终于,自上而下的强奏分解减七和弦,沿着曲线倾泻下来。由此,仿佛远景开始拉近,潜在的开始显露。经过一段充满戏剧性色彩的过渡,第二主题出现了:


这个曲调非常富于抒情性。雄浑低音伴奏的衬托,使人感到这是具有宽阔胸怀的巨人的歌唱。

这两个主题以及将它们连结起来的音乐材料,展示出宏伟背景中的对比和矛盾冲突,是一种具有历史感的戏剧性,为后面波澜壮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音乐发展到高潮后,第一主题再次出现,但力度越来越弱,最后消失在一个极弱的主和弦的延长之中。音乐沉寂了。但让人感到这是硝烟并未散去的战场的寂静。在寂静之中,深沉思索的第二乐章开始了。

第二乐章,D 大调,2/4 拍,行板,变奏曲式。主题用音简练,文学上不是讲字字千钧吗,这里真是音音千钧,音乐庄严:

这里主题的第一乐句,上方旋律声部只用了两个音!整个主题由带反复的四句组成。在变奏中通过节奏、织体的改变,音乐渐渐流动、活跃起来。音乐转向高音区,明亮、华丽的光辉渐渐升起,扩展开来,听众被带进了一个美丽、光明的境界。随着一串流向下方的32 分音符音阶,音乐又回到乐章开始的庄严沉思的主题。但是当主题最后结束时,落在了极不稳定的减七和弦上,紧张的气氛骤然而起,音乐顿时转入暴风雨般的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f 小调,2/4 拍,快板,奏鸣曲式。乐章一开始就宣告了斗争的猛烈,这是不协和的七和弦在强有力的节奏上的敲击。

这是引奏,最初引导出片断的十六分音符,很快就汇合成一片的连成十六分音符,第一主题也是十六分音符:

对比的第二主题同样保持十六分音符的律动。总之,时而单层,时而双层,上下翻滚,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有如搏斗的旋风,席卷着情感世界各个角落,让你透不过气来。只是在展开部的末尾,才有几处停歇。然而那并不是斗争的停止,更猛烈的风暴随后就到。到了尾奏,转入更快的速度,斗争的激流汹涌澎湃,如火如荼,音乐进入白热化的高潮。最后,音乐坚定有力的结束,表现出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热情》将贝多芬的钢琴曲推上了历史性高峰,欧洲古典钢琴音乐也达到了它的高峰。自《热情》之后,贝多芬又写了九首奏鸣曲,最后一首写于1821 年。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一方面遵循古典传统,同时在不断地突破古典音乐的规范。他后期的奏鸣曲,就更有创新的性质。随着他于1827 年逝世,古典音乐时代也结束了。但浪漫派钢琴音乐并不是在他逝世那一天开始的,
因为早在贝多芬生前,已经由他本人打开了浪漫派音乐的大门。

请问有哪些歌像贝多芬的悲伤这种歌一样的?

夏伤!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九、

贝多芬的 悲伤 第三章 有谁能弹下来么?

非李云迪莫属 ~~!李云迪,国际著名钢琴家。2000年,18岁的李云迪夺得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的演奏震撼了古典乐界,被欧美权威媒体称作 “巨星的风采”。他是首位与世界最大的古典音乐公司德意志留声机公司签约的中国钢琴家,是首位与柏林爱乐乐团发行现场录音的中国钢琴家,更是首位获得波兰“荣耀艺术”文化勋章的中国人,第一本肖邦护照的持有者。古典乐评界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被誉为“钢琴王子”、“中国的肖邦”。

谁知道 那些弹钢琴的大师们 谁弹奏过 贝多芬的 《悲伤》第三章

嘿嘿
那个视频的标题错了。啧啧,真不知道是哪个牛人改的,能够把悲怆的第三章给改成这样,除了从45秒左右开始的那段主旋律外,几乎听不出是悲怆了。而且大量运用了和弦,还好多超十度的,单从演奏难度上来说,它可比原曲难了好些呢。
如果楼主想找这个的视频的话,肯定没有的。
要是原曲的,强推威廉肯普夫!!
巴伦博伊姆算什么,肯普夫才是演绎贝多芬最好的一个!
要是肯普夫的视频的话,好像土豆里就有吧……

当年贝多芬是怎么弹的《悲怆》第三章,卧槽太变态了

技术达到就能弹,还有比它更变态的,比如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的

贝多芬《悲伤》第三章与他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病毒,分别出自哪里,为什么旋律那么像

你说的第一首,是贝多芬的原版。第二首是改编啊改编!!!所以当然像了

迄今有人能独自弹奏出贝多芬的《悲怆》第三乐章吗?

唔,又是这个啊……
其实,这个视频里的曲子不是贝多芬的《悲怆》第三乐章的原版,这个是某韩国人(具体是谁忘了,确实记得是个韩国人)根据原版改编的,个人感觉比原版难。
不过,既然有作曲家改编得出来,那你觉得有人能弹出来吗?
PS:还是个人感觉,这个改编版的大概就十级左右的曲子吧……
再PS:你去看看李斯特的《钟》(真人演奏版本,最好是国外的著名钢琴家演奏的,推荐基辛),你就会明白,此曲对于高手来说,小case而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