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由伟结了婚了吗-陈由伟结了婚了吗,陈由伟,结,婚,了,吗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4-22 09:30:42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嫁人了吗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嫁人了吗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没有嫁人。 陈景润去世后,他的妻子由昆潜心教育儿子,完成了对先生的承诺。高中时,陈由伟选了文科,之后到加拿大读书,选的是商务,但是后来居然转到应用数学,他发现自己喜欢上数学了。 如今,26岁的陈由伟己经是一个身高1.82米的大小伙子了。在加拿大,没有人知道他是陈景润的孩子,由昆说,他也不想说,他不想笼罩在爸爸的光环里。 现在一些家里的大事情都会由母子俩共同决定。在2005年3月决定将陈景润的手稿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前。 母亲和儿子商量爸爸的这些成果是国家的,不属于我们个人。母子俩一起作出了无偿捐献手稿的决定。 扩展资料: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 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由昆

陈景润的儿子现在哪里,做什么工作?

陈由伟,陈景润之子。1981年12月生,高中毕业后到加拿大读国际商贸,现从事应用数学的专研。

陈景润儿子是陈国宝

陈景润的儿子叫陈由伟。

历史上“数学圣人”陈景润去世后,他的家人现如今过得怎么样?

有一位伟人曾这样评价过陈景润:“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要是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数学怪才陈景润因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而一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数学圣人。你可知道陈景润成名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的婚姻如何,还有就是在他去世后,他的子女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1950年夏,他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在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但不久之后,他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1954年,他被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开始研究数论,由于得到了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此开始他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1965年,陈景润称自己已经证明(1+2),并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就此,他一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数学圣人,走向了人生巅峰。 1977年,44岁的陈景润因病住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无比崇敬这位数学圣人,正在医院进修年轻漂亮的由昆也去凑热闹。两人在接触中,产生了感情。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于1980年8月25日,两人在北京结婚。1981年12月,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他们经过商量,给儿子起名为“陈由伟”。“陈”和“由”,是陈景润和妻子由昆的姓,“伟”则是希望儿子对人类有伟大的贡献。 1984年,陈景润在两次被撞后查出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妻子由昆经过特批,允许回家专门照顾患病的陈景润。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终年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在陈景润去世后,由昆潜心教育儿子。高中的时候,他们的儿子选择了文科。之后,他去了加拿大读书,他起先选的是商务,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喜欢的还是数学,就转到了应用数学。 2005年3月,由昆和儿子陈由伟商量:爸爸的这些成果是国家的,不属于我们个人,决定将陈景润的手稿无偿地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如今,在加拿大,没有人知道他是陈景润的孩子,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一家人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的妻子是谁?哪年结婚的啊?

陈景润的夫人由昆是北京解放军309医院放射科主任,谈起儿子陈由伟十分自豪:我儿子很有头脑,做事很有计划性,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一步一步的非常扎实。我觉着,这样的做事特性,是有着一点搞数学的人的严谨性遗传吧。我先生要是今天还在,让他看看今天的儿子,他该有多么高兴啊。
杜鹃花丛中的母子

“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长空里,一只孤雁。”作家徐迟在27年前写下了这些句子,这些句子中所指的“他”是谁,当时的全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这个他就是为被称作“1+1”的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陈景润。这篇闻名天下的报告文学叫作《哥德巴赫猜想》。

文章中继续写道:陈景润“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发烧到摄氏三十八度。送进医院一检查,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

《哥德巴赫猜想》共有1.7万多字。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当美丽的玫瑰花微笑时”。历尽艰辛,花儿盛开,后面会发生什么?这句充满着箴言意味的话,各人会有各自的“读法”。在以后相继的媒体报道里,我们知道,陈景润政治上得到“翻身”,成为了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生活中,陈景润结婚了,他的妻子是医生,生了个儿子。上世纪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久病不治,长辞于世,享年63岁。

8年时间过去了。在2004年初夏通往浙江天台山的路上,上方悬挂着的横幅上写着,“今年杜鹃不一般,五十年来最盛开”。在华顶山峰上似云霓般轻轻飘摇的杜鹃花掩映之中,我遇见了第三次来到此地的陈景润夫人、解放军309医院放射科主任由昆女士。她身边站立着的,是陈景润夫妇的儿子陈由伟。英俊的年轻人身高1米82,今年23岁了。

面对一位男士的绝对忠诚

我向由昆女士和陈由伟说道,在1994年到长江三峡去采访移民的时候,曾特地到武汉看望徐迟老师,交谈中说到《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由昆女士和陈由伟的目光陡然肃穆起来,久久地注视着我的“述说”。

记者:由昆老师,这次能够见到您,非常荣幸。从我的记者职业特性出发,也是许多知道陈先生的人们想要了解的,就是陈先生与您的“故事”。对于外界的人来说,陈先生是名闻天下的大数学家,您是位医务工作者。然而,作为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结合,不是什么“职业联合”,而是生存相托,命运相依。当年的您,作为一位女性,是陈先生怎样的品格特征,使您感动,让您喜爱?

由昆:1979年,陈先生再度住进解放军309医院,那时候他已经45岁了。应该说,当时的组织上曾经为陈先生“操过心”,想帮助陈先生成个家。也曾经有女性表示过这样的意思。陈先生“没有感觉”,自然也就没有“结果”。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他也接触过女性。也从未“有故事发生”。我那年27岁,在武汉军区医院工作,来到北京309医院进修,就此结识陈先生。我是来北京学习的,读外语也是我的功课。一次,我在平台上念英语,陈先生走来,向着我用英语说了一句:“I love you.”我当然听懂了这句外国话,但其中的“中国含意”更是让我万分惊讶。我首先的感觉是,这不可能,绝不可能,他是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地位那么高,我就是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社会反差实在太大。当年的我,是到了考虑自己婚姻的时候,我是个普通的人,也会想到世俗的反应,我要是和陈先生谈这个事情,“人们会不会指责我追名逐利”?

还有,陈先生的身体状况,作为医生我是了解的。这样的婚姻于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的责任太大。

是陈先生的执著感动了我。陈先生对感情的执著,就像他对事业一样的执著。确立了一个目标,他是绝不会改变的。对于这一点,我实在是太相信了。没有他那样超人的执著,他要取得那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他对我说,“我跟您有话讲”。我说,这事不可能,他就说,那我这一生就此独身。这一点我也绝对相信。陈先生对数学绝对“真挚”,对感情和婚姻同样真挚。在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起作用,但是你说,会有哪个女性对于一位男士的绝对的忠诚无动于衷?

记者:从见到过的各种资料来看,陈景润先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

由昆:陈先生心地非常善良。陈先生比较内向,他是绝对不会伤害别人的一个人。他在小时候,他在“文革”中,吃过那么多的苦,但是他对伤害过他的人,全然不计,他对社会上的那些“恶”,浑然不理。他的确需要照顾,但他肯定不会沾染现实社会当中更加让人忧烦的各种弊病。社会上的有些恶疾,比起人的生理疾病,更让人操心,并且难以治疗。

这么的一个人,善良到了不能忍心让他再受到伤害。违背他的心愿,于他是天大的遗憾。我的父亲也是军人出身,他给我回了一封信:“陈景润是认真的,你不要拒绝命运多舛的陈景润,不要伤他的心。”

小平指示:一周内调入北京

记者:经过两年时间的恋爱,你们于1980年8月,在北京结婚。您是在1983年调入北京工作的。而且,这件事情还是在邓小平亲自关切之下进行的。是这样的吗?

由昆:是的。你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夫妻的两地分居,并不新鲜,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在恋爱和婚后,陈先生对我的称呼是“由”,我一直称他“先生”的。谁都知道,我的先生工作起来“玩命”,但是对于个人的私事,从来不开一句口,不说一句话。

他知足常乐,无所求。结婚一年后,我们有了孩子,陈先生一个人在北京,我跟儿子在武汉。我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心头还时时牵挂着陈先生,人累,心更累。

小平同志是在“文革”中“全面整顿”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到陈景润和“陈景润现象”的。当有人说“陈景润走白专道路”的时候,小平同志就说:“什么白专道路,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浩劫过去,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当时,我们向组织打了报告,要求解决夫妇两地生活和住房的问题,还有,当时陈景润的社会活动比较多,想要求给他配一位秘书。小平同志知道了这份报告的内容,他指示:一周之内,请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调动,配备一位秘书。

记者:小平同志指示得非常仔细,连办完这些事情的时间都被规定好了。

由昆:是啊。那真是叫快。具体执行小平同志指示的,是解放军总后当时的部长洪学智和科学院的领导。我还在武汉边工作边带孩子呢,突然领导找到我,告诉我,7天之内到北京报到。我说,那么快啊,要交代工作,还要理东西。领导说,上级指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坚决完成任务。能够马上回到丈夫身边,当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一家三口就是这样,在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之下,获得团圆的。

记者:在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当中,人们知道了陈景润的那个“6平方米小屋”。在后来的资料中,也曾讲到过胡耀邦同志对陈景润住房的关注。

由昆:那也是“文革”的事情了。小平同志亲自点将,要胡耀邦同志“整顿中国科学院,加强领导”。耀邦同志主持全院工作,也非常关心全院职工的具体生活。耀邦同志为每个家庭“弄到”一个液化石油气钢瓶,还专门就近在中关村设立了一个交换站。

中科院的职工从此不要再推车拉煤了。耀邦同志也关心到陈景润的情况。那时候,陈先生是个单身,职称也低,也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只能住4个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陈先生为了自己有个研究环境,也是不愿因为作息时间不一致而打搅别人,就住进了那个6平方米的小屋。“我认识陈先生之后,我到那个小屋子去过,实在太小了。”

耀邦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来到单位,询问陈景润住房情况,他发问:“为什么不能给陈景润解决一间稍好一点的房子?”得到的回答是:可以的,但只能搬进4个人一间的宿舍。耀邦说,那就暂时搬进去吧。谁也没有想到,住这样的集体宿舍,要交4个人的住宿费,“不知陈景润同意不”。胡耀邦当时就生气了,他说:你不收陈景润的房租费不就得了么?

所以说,尽管胡耀邦同志当面讲了话,“也没管用”,因为“房费问题”,陈先生也就一直住在那个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在我们心中,一直深深地感激和怀念耀邦同志,也感到这在当时的“文革”年代,已经不是单纯要给陈景润解决一间房子的事情,陈景润的遭遇实质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缩影。

记者:是陈先生和您结婚,房子才得到解决的?从那时候算起,到1980年结婚,陈先生又在那个小屋子里住了5年多。

由昆:是的。1980年6月份分配给我们一套新房,8月份我们结婚。是两间房,一间12平方米,一间9平方米,没有厅,厨房和厕所也非常小。“这样的住房标准,在我们武汉的部队里,是连级干部待遇。”

可陈先生已经是非常高兴了,他终于成家了,也终于搬出那个小屋子了,最主要的,他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能够安心从事自己的研究。

再次改善住房,就是小平同志1983年的指示,我调入北京,我们夫妇的住房得到改善,是4房2厅。“拨乱反正,那是时代不同了。”

团圆一年后的两次车祸

记者:您在1983年调入北京,可陈先生在1984年就遇上了一次车祸。这详细情景是怎么一回事情?

由昆:(叹了一口气)我们家才团圆了一年呐。陈先生刚50岁出头,他平时外出,是用公交车月票的。中科院有两辆很旧的小车,上了年纪的人也多,所以陈先生很自觉,从不麻烦别人的。那天,他走路去魏公村书店,过马路的时候,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撞了一下,后脑勺着地。陈先生体质比较弱,当时就被撞得“不知道”了,失去知觉。警察来了,从昏迷不醒的陈先生的口袋里找到证件,一看是数学所的陈景润,大吃一惊,他朝着小伙子喊道,你撞谁不行,偏撞陈景润!当时小伙子紧张坏了,连话都说不出来。

警察要把陈先生送到比较好的北京医院去,陈先生有点苏醒了,他说,去中关村劳保医院吧。后来,小伙子的单位来人道歉,陈先生说,你们不要处分小伙子,不要影响他的将来;也不要扣除他的奖金。

我先生就是这样的,很为别人着想。可我知道,他身体弱,这样撞一下,对于他是个多大的伤害啊。

记者:我也知道近年的一件事情。中国的一位原子弹专家也是在马路上被骑车的人撞过,随后卧床不起。从资料看到,距离这次撞伤相隔不久,陈先生又受到一次外伤。

由昆:我先生外出开会,坐公交车,他不是个身强力壮能挤的人,他最后一个勉勉强强地上去了,车子关门,他是背靠着门站立的。到第二站开门,上面要下车的人猛劲地挤下车,又把我先生撞倒在地。于是,再次送进医院抢救。从医学的角度讲,帕金森症的病变有生理上的多种原因,但是遭受撞击的外伤,是诱发这种毛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后的12年,也就是从1984年到去世的1996年,他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儿子回避数学”

记者:咱们换一个话题,说说您的儿子。您的儿子长得非常英俊。陈先生和您一定聊起过自己的孩子。

由昆:我怀孕了,我们两个就说过生男生女的事。他说,要是生个男的,就让他学数学,我说,要是生个女的,就让她学医。也就是个男随父、女跟母的意思吧。后来生了个儿子,我先生他可高兴了。给孩子起名字,我们两个人商量,就取陈先生的姓和我的姓,合并起来,意思是我们两人相谐相和生了我们的儿子;后面再加上个“伟”字,表示我们的期待。我儿子叫陈由伟。

陈先生非常喜爱自己的儿子。那时候我们分居,我带着孩子回武汉了,他到郑州开会,就拐到武汉来看望我们。他在武汉住了一个星期。你知道,小孩子的小手总是拽着小拳头的,他可好,硬是将儿子的小手掰开,把一枝铅笔放在他的小手里。保姆着急了,就喊我。我一看,有点生气,小孩子拿着个“尖头”的铅笔,他又不懂事,划伤了自己怎么办。可他回答得可好,这是教欢欢(儿子的小名)写字呢。你看,孩子还是小不点,他就要教他学字了。

到北京团聚,孩子还不到两岁,他就在家里给教英语。桌椅、糖果什么的,都贴上字。他曾经有个想法,说孩子不上学,他要自己教。我不同意,孩子是一定要融进社会这个大集体的,要让他到学校的同学群体当中去。我先生同意我的意见。

记者:您儿子小时候淘气么?

由昆:淘!你看他今天彬彬有礼的,小时候可淘了。拿着个笔,在家里的墙上四处乱涂乱画的,画得乱七八糟的。我不愿意,可我先生从来不生气,说那是儿子在动脑筋,不要管他。过去家里有个旧的大计算器,儿子把它的那些个键“挖”出来。这是“祸害”东西了,可我先生说,我儿子在作研究呢,这东西怎么会认数字。

陈先生住院,我和儿子去看他,儿子给他按摩。有人就开玩笑地说:陈先生,是护理按摩舒服,还是儿子按摩舒服啊?我先生回答:当然是我儿子按摩得舒服。我这下脸上可“挂”不住了。专门请了个人来护理先生,可先生说自己儿子好,别人要生气的。不过,谁都理解这样的父子情深。

说句真话,我们是“惯”孩子的。我先生50多了,我也40岁了,就一个孩子,还小,能不惯么。不过,也就是容忍孩子在家里淘气。慢慢地,孩子大了,规矩和规范是必需的。我们家里是相敬如宾的。平时,我先生表示对我的感谢,总是说“谢谢由”。儿子对我很尊敬,也很亲切。我为他操心,他总会很亲切地对我说:谢谢妈妈。

“我先生要是现在还在,让他再看看今天的儿子,他会多高兴啊!”

记者:孩子大了,对于孩子学习、发展的方向,专业什么的,陈先生有过什么设想吗?

由昆:没生出来之前,陈先生说,是个男孩就学数学。那是家里在说说笑笑的时候讲的。对于儿子将来的真正发展,他说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爸爸是个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儿子是否也对数学有兴趣呢?从初中开始,我感受到儿子明显的一种“回避数学”的姿态。中学老师给我儿子报名,让他到“华罗庚学校”学习,他自己作主把名退了。我们聊过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咱们家里有一个数学家,就足够了。这个家有一个陈景润就够了。孩子的回避数学,我明白,要像他父亲那样地搞数学,实在是太苦了。

再说了,就是不怕苦,儿子的成就也超不过他父亲去。“1+1”,那是皇冠上的钻石,哥德巴赫猜想,在这个世界上多少年了,多少数学家扑了上去,还是不成。这个题目,不是不怕苦就可以获得成功的。搞科学,要有科学态度,也不是有个血统摆在那里,就行的;那科学也就不是科学了。

再说,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子也搞数学?没有确定的理由。应该让儿子有自己的兴趣,拥有自己的事业天地,有一片自己的蓝色天空。我儿子现在在加拿大读国际商务,已经去了一年半了。这是他自己选的专业。我儿子很有头脑,做事很有计划性,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一步一步的非常扎实。我觉着,这样的做事特性,是有着一点搞数学的人的严谨性遗传吧。

(再次重复,嗓音哽咽,掉泪)我先生要是今天还在,让他看看今天的儿子,他该有多么高兴啊。

三次到天台以示谢意

记者:您已经是第三次到浙江天台来了,这次您又特地将放假的儿子一块带到天台来,您要让您的儿子到这里来感受一点什么呢?

由昆:我是来表示深深的感谢的。那还是1994年3月的事情,《中国体育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来自科学殿堂的报告》,说的是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经济条件窘迫,身体素质下降,有的英年早逝,更多的是带病进行研究。陈景润就是一个典型。文章呼吁社会各界来多多关心科学家。

这个时候,远在浙江天台的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向中科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保健产品“铁皮枫斗晶”给科学家们滋补身体。公司将捐助的信,写到了周光召院长的手里,周院长立即批示,让中科院有关部门尽快“把浙江天台的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的情况给摸清楚”。中科院愿意接受捐助,但是假货不要,假事不做。

把“书面资料”摸透了,中科院又让公司派员到北京汇报。也只有中科院这般行事,接受捐赠,不过我要先把你调查个底朝天。北京的“三堂会审”结束,还再把人家公司的老总陈立钻也叫到北京来“询问”。原来,天台山地区是我国珍贵中草药铁皮石斛在国内唯一的生产基地,在1992年就已被列入“八五”重点星火计划。如此这般,中科院方才同意先让6位“身体有情况”的科学家“先行服用”。

中科院这一番调查和试用,时间用去了9个月。当年年底,中科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接受浙江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100万元捐助的仪式。我先生是这样才接触到铁皮枫斗晶的。

陈先生的帕金森症,肌张力非常高,面部肌肉被锁住,牙齿总是咬得紧紧的,后来连下牙床都咬倒了,连喝水都有困难。每次吃饭,总是别人先要用筷子将他的嘴撬开。多少次,我看他吃饭都忍不住要流眼泪。我先生服用铁皮枫斗晶一个月左右,嘴可以自行闭合了,吃东西比较自如,食量也有增加。睡眠也深,好多了。

我心里的滋味,我的感激,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后来公司的陈立钻总经理来探望过陈先生。我先生拿着他的名片,还指出了总经理名片上有两处英语拼写错误。英语错误归英语错误,但是我们都为陈先生的神志清醒、思维清晰而高兴。

记者:1996年陈先生去世的时候,您的孩子才14岁。

由昆:先生去了,我真是痛不欲生。我无法入睡,心率不齐,看着幼小的孩子,我真是感到“死不得”。我的体力消耗、精神压力都到了极限,几近崩溃。

带着儿子来天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让他来看看,这个世界上能够获有成就的人,都经过了极其艰难的奋斗路程。他父亲陈景润钻研“1+1”是这样,一个企业的成功也必定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儿子终究要踏上社会,唯有奋斗,方有成就。这世界绝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要是,要是……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在天台吃晚饭的时候,由昆女士带领着她的儿子,站起身来,向着同桌的陈立钻总经理敬酒,以表谢意。由昆女士还轻轻地说了一句:要是能够让我早几年知道,要是能够让我先生早几年吃上这个铁皮枫斗晶,该有多好。在座的人们,听到这句情真意切的话语,都不觉眼角潸然。

在后来与由昆女士的交谈当中,她说到了自己的生活。她说:与陈先生的共同生活经历,令我刻骨铭心,无法忘却。陈景润、我和我们的儿子,一加一永远等于三。我先生“走”的时候,我拉着他的手,向他保证,要他放心。今天,儿子已经成人,我现在唯一的愿望,是儿子早日事业有成。“那样,我先生就可以在九天之上瞑目了。”

陈景润的妻子由昆简介

陈景润的妻子由昆简介

由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夫人。 1977年11月,由昆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与陈景润相识。1980年8月25日,由昆与陈景润在北京结婚。1983年,由昆调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 1984年,陈景润患病住院,由昆专门照顾陈景润,军籍保留,升级跟着走。陈景润去世后,由昆潜心教育儿子,完成了对先生的承诺。 扩展资料陈景润和由昆的爱情 当时陈景润身体不太好,小平同志关怀备至,会议结束后,陈景润被送入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他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医院,院领导给予了盛情的接待,医生和护士无不崇敬这位世界上第一位数学圣人。 1977年11月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的由昆,被同伴们拉去看中国这位名人,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请她们进来坐下,话也多了。 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 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从此这位被称为“痴人”和“怪人”的数字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了。1980年8月25日,两人在北京结婚。 1981年12月他们的儿子如期来到这个世上,陈景润提议儿子姓由,让儿子永远记住妈妈的付出,由昆不同意,陈景润又提议姓由陈,最后夫妇俩决定给儿子起名为“陈由伟”。“陈”和“由”,是丈夫和她的姓,“伟”则是希望儿子对人类有伟大的贡献。 1983年,由昆调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1984年,陈景润在两次被撞后查出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中国科学院领导与总后勤部领导商量,由昆可以不上班,专门照顾陈景润,军籍保留,升级跟着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由昆

“怪人”陈景润已离开23年,为何她的妻子说他是累死的,并且留下两个遗憾?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的梦想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有很多人都曾经写过这样的作文“我长大之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小时候就曾经说过,我想要成为陈景润一样的数学家,但是直到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还是没有达到这样的成就。 同时,如果你了解过陈景润的话,你会发现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去世已经是过去了23年了,那么,在这23年的时间里面,我们也是没有将他遗忘,我们在了解过陈景润之后,你会发现陈景润的妻子曾经说过他是累死的,并且留下了两个遗憾,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一,陈景润的一生都是属于比较悲惨的 我们在了解过陈景润的出生之后,你会发现他小的时候是没有受到过什么关爱的,但是我们也是要知道,虽然小时候这样的环境,他并没有对于这个社会有任何的怨恨,可以说他是用爱去回报了这个社会,所以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特点,他很多时候都会自己心里憋着很多的事情,可以说这样的劳累也是很多人没有办法忍受的。 二,陈景润对于自己的学术精神,非常的认真 我们都知道陈景润,他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他之所以伟大,就是来源于他做出过非常多的突出的贡献,那么这样的贡献自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通过非常刻苦努力的钻研,才能够得到的。这样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自然也是非常辛苦,所以他的妻子说他是累死的,也是很正常的了。 他留下的遗憾,其实也是有非常多的,我们可以知道陈景润,他在离世之前也是在认真的钻研学术,所以他对于自己学术方面还是非常的不满足,这一点也是他的遗憾之一。同时,我们可以知道,他更大的遗憾,其实就是对于他的妻子因为一直都是在钻研学术,所以并没有好好的陪伴他的妻子。 综合上述,我们就应该可以知道陈景润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在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同时也正是由于我们中国有了这么一批伟大的科学家,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我们不应该遗忘他们,更多的是要将他们牢记在自己的心中,以他们为榜样去塑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历史上“数学圣人”陈景润去世后,他的家人现如今过得怎么样?

有一位伟人曾这样评价过陈景润:“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要是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数学怪才陈景润因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而一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数学圣人。你可知道陈景润成名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的婚姻如何,还有就是在他去世后,他的子女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1950年夏,他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在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但不久之后,他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1954年,他被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开始研究数论,由于得到了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此开始他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1965年,陈景润称自己已经证明(1+2),并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就此,他一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数学圣人,走向了人生巅峰。 1977年,44岁的陈景润因病住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无比崇敬这位数学圣人,正在医院进修年轻漂亮的由昆也去凑热闹。两人在接触中,产生了感情。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于1980年8月25日,两人在北京结婚。1981年12月,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他们经过商量,给儿子起名为“陈由伟”。“陈”和“由”,是陈景润和妻子由昆的姓,“伟”则是希望儿子对人类有伟大的贡献。 1984年,陈景润在两次被撞后查出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妻子由昆经过特批,允许回家专门照顾患病的陈景润。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终年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在陈景润去世后,由昆潜心教育儿子。高中的时候,他们的儿子选择了文科。之后,他去了加拿大读书,他起先选的是商务,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喜欢的还是数学,就转到了应用数学。 2005年3月,由昆和儿子陈由伟商量:爸爸的这些成果是国家的,不属于我们个人,决定将陈景润的手稿无偿地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如今,在加拿大,没有人知道他是陈景润的孩子,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一家人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数学天才陈景润47岁娶29岁漂亮女中医,两人育有一子,近况如何?

天才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的天才中,可能有十分之一的天才是真正天生智商比旁人要高太多,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我们认为的“天才”,他们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最后才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即便是天赋特别高的天才,要想拥有很高的成就,也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 在历史上曾有一个数学天才,名字叫做陈景润。陈景润的一生彰显了天赋与努力两个词语,他既有天赋也非常努力,因为他的优秀,所以他在47岁的时候还迎娶了29岁的漂亮女中医,上天可谓是待他不薄了。两人后来还育有一子,这个爱情结晶的近况如何,想必很多人都很关心。 陈景润被人们称作“数学天才”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人从小就爆发出了超乎寻常的潜能。陈景润出生于1933年5月22日,从小他就居住在福建省的一个小山村当中,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仅仅是能够满足温饱的程度。陈景润的祖上世代都是老实务农的农民,所以陈景润的父母对于他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只希望他平安顺遂。 但是陈景润却不是普通的小孩子,因为他非常喜欢数学,一个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困难的科目,对他来说确实如鱼得水非常简单。所以陈景润的童年就是在学习数学中过去的。 陈景润最后在1950年的时候成功考入了厦门大学,并且继续学习数学,对于他的家人来说都是一场意外之喜,但是仍然非常支持。陈景润沉浸于在厦门大学的学习生活,因为这里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天才,对于陈景润来说是灵感的激烈碰撞,他也能够得到全国名师的教导。 陈景润在毕业以后当了一名数学老师,但是这份职业他却做得没有那么好,因为陈景润是一个很腼腆的人,并不适合当老师,所以这份职业并没能做太久,但是正是因为他被辞退了,才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 陈景润在读了华罗庚的一篇著作以后,突然产生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他把一阶段这些想法整理了下来写成了论文,一经发表就震惊了全数学界。因为在当时华罗庚就是权威的代表,没有人质疑他,陈景润做到了,华罗庚却并没有生气,反而是阅读了他的论文,非常欣赏。自此一颗数学新星冉冉升起了。 陈景润是一个专心科研的人,所以在个人感情生活方面显得太过笨拙,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这个一心只有数学,不懂浪漫情趣的男人。所以陈景润这一单身,就足足单了44年。上天可能也是心疼了陈景润这样单纯的人,所以在他44岁这一年,上天没有吝啬,给了他最美好的爱情。 因为陈景润的身体不好,所以需要去医院检查,在这个医院里,他邂逅了由昆。由昆大方美丽,专业知识过硬,对待病人也非常耐心细致,所以这样的女性很快就俘获了陈景润的心,但是由昆才29岁的年纪,小了陈景润足足15岁,因此面对陈景润的追求,她一开始是非常拒绝的。 但是久而久之,由昆发现了陈景润实际上是一个特别纯粹的人,也不懂如何去追求女孩子,正是这样的笨拙然后由昆慢慢动心了。数学里的天才,爱情里的傻子,多么动人的反差啊!一个女孩子所期待的爱情,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由昆最终答应了陈景润,他们的爱情长跑持续了3年,然后就选择了踏入婚姻的殿堂。结婚以后,两个人生下了一个健康聪明的儿子,名叫陈由伟。陈由伟遗传了来自陈景润的智商,从小就特别聪慧。在读书时期就得到了去加拿大留学的机会,留学归来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陈景润的儿子在商业上也是特别有天赋,第一次创业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办了自己的医疗公司,规模巨大,可以说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结语天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可能是一个伟大的人,除此之外可能就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就像陈景润在数学领域有着极大的成就,但是在爱情里也是一个稚子。但是其实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天才的可爱之处了,正是因为这些可爱之处,让他们在大众眼里的形象更鲜活。

陈景润的妻子由昆简介

陈景润的妻子由昆简介

由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夫人。 1977年11月,由昆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与陈景润相识。1980年8月25日,由昆与陈景润在北京结婚。1983年,由昆调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 1984年,陈景润患病住院,由昆专门照顾陈景润,军籍保留,升级跟着走。陈景润去世后,由昆潜心教育儿子,完成了对先生的承诺。 扩展资料陈景润和由昆的爱情 当时陈景润身体不太好,小平同志关怀备至,会议结束后,陈景润被送入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他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医院,院领导给予了盛情的接待,医生和护士无不崇敬这位世界上第一位数学圣人。 1977年11月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的由昆,被同伴们拉去看中国这位名人,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请她们进来坐下,话也多了。 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 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从此这位被称为“痴人”和“怪人”的数字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了。1980年8月25日,两人在北京结婚。 1981年12月他们的儿子如期来到这个世上,陈景润提议儿子姓由,让儿子永远记住妈妈的付出,由昆不同意,陈景润又提议姓由陈,最后夫妇俩决定给儿子起名为“陈由伟”。“陈”和“由”,是丈夫和她的姓,“伟”则是希望儿子对人类有伟大的贡献。 1983年,由昆调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1984年,陈景润在两次被撞后查出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中国科学院领导与总后勤部领导商量,由昆可以不上班,专门照顾陈景润,军籍保留,升级跟着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由昆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嫁人了吗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嫁人了吗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没有嫁人。 陈景润去世后,他的妻子由昆潜心教育儿子,完成了对先生的承诺。高中时,陈由伟选了文科,之后到加拿大读书,选的是商务,但是后来居然转到应用数学,他发现自己喜欢上数学了。 如今,26岁的陈由伟己经是一个身高1.82米的大小伙子了。在加拿大,没有人知道他是陈景润的孩子,由昆说,他也不想说,他不想笼罩在爸爸的光环里。 现在一些家里的大事情都会由母子俩共同决定。在2005年3月决定将陈景润的手稿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前。 母亲和儿子商量爸爸的这些成果是国家的,不属于我们个人。母子俩一起作出了无偿捐献手稿的决定。 扩展资料: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 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由昆

数学家陈景润的爱人

由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夫人。1977年11月,由昆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与陈景润相识。1980年8月25日,由昆与陈景润在北京结婚。1983年,由昆调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1984年,陈景润患病住院,由昆专门照顾陈景润,军籍保留,升级跟着走。陈景润去世后,由昆潜心教育儿子,完成了对先生的承诺。

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现在结婚了吗?有女朋友吗?

华罗庚什么时候结婚的啊?妻子是谁?

华罗庚1927年结的婚,妻子是 吴筱元.他们有三个儿子华俊东、华陵、华光,三 个女儿华顺、华苏与华蜜
第一次因为数学感动,是听到大人们讲华罗庚先生的故事,不知道那时候多大,隐约记
得他们说华先生去苏联算一个卫星的东西,怕他们把自己的算法偷去,于是所有的东西
都是心算。故事的真实性自然不可信,不过这很让小孩子神往。我要讲述的也是这么一
些事情,很多都是高中和大一大二读过的,那是一段美妙的时光。美妙的东西希望大家
一起分享,与人乐乐。
最后,按照写序的一般格式,我来感谢一下应该感谢的人们。感谢knots陪我一起扭伤脚
腕一起看遍好莱坞的美女,感谢hyson和我一起用两块八的牛奶煮面,感谢alpha和我两
次同居在那简陋的破屋里冻得瑟瑟发抖,感谢doudoulf那银玲般的笑声,感谢justinlee
, mashimaro, aixuexi, transferrer和luk在每一个漆黑的夜晚大家共同进行着富有想
象力的意淫。是他们的存在,回忆这个词才有了色彩。
ukim
2002 4 1

Bernoulli 家族 (1)
Euler停止了生命,也就停止了计算。
——de Condorce
这是一个生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部落,有着十几位优秀的科学家都拥有这个令人骄傲
的姓氏。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嫁人了吗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嫁人了吗

陈景润的妻子后来没有嫁人。 陈景润去世后,他的妻子由昆潜心教育儿子,完成了对先生的承诺。高中时,陈由伟选了文科,之后到加拿大读书,选的是商务,但是后来居然转到应用数学,他发现自己喜欢上数学了。 如今,26岁的陈由伟己经是一个身高1.82米的大小伙子了。在加拿大,没有人知道他是陈景润的孩子,由昆说,他也不想说,他不想笼罩在爸爸的光环里。 现在一些家里的大事情都会由母子俩共同决定。在2005年3月决定将陈景润的手稿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前。 母亲和儿子商量爸爸的这些成果是国家的,不属于我们个人。母子俩一起作出了无偿捐献手稿的决定。 扩展资料: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 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由昆

陈景润是为什么而死的?

一、死因是帕金森氏综合症。
陈景润真实死因,和他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有关。根据陈景润妻子由昆回忆说,陈景润1984年过马路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撞倒在地。几个月之后,陈景润在乘坐公交车时,又被乘客从车上挤下车而摔伤。因为陈景润两次被撞倒时,都是后脑勺着地,所以这间接引发了陈景润的帕金森氏综合症。陈景润的妻子由昆发现了丈夫的异常之处,便带着陈景润前往医院就诊。
经专家会诊得出,陈景润除了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以外,他还需要做股骨置换手术。陈景润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再加上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所以专家们在治疗陈景润时,越发艰难不已。等医生给陈景润做了股骨置换手术后,术后又出现了骨化性肌炎。此时的陈景润已经无法站立了,慢慢地,陈景润由于身患慢性咽喉炎的缘故,致使他的喉头逐渐麻痹,日常饮水吃饭愈发困难。从陈景润被撞到陈景润离世,这期间12年的时间,陈景润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
二、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简介越简越好

陈景润

(2004-02-06)

福建福州人,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又对此作了改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深受称赞。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

陈景润的妻子是谁?哪年结婚的啊?

陈景润的夫人由昆是北京解放军309医院放射科主任,谈起儿子陈由伟十分自豪:我儿子很有头脑,做事很有计划性,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一步一步的非常扎实。我觉着,这样的做事特性,是有着一点搞数学的人的严谨性遗传吧。我先生要是今天还在,让他看看今天的儿子,他该有多么高兴啊。
杜鹃花丛中的母子

“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长空里,一只孤雁。”作家徐迟在27年前写下了这些句子,这些句子中所指的“他”是谁,当时的全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这个他就是为被称作“1+1”的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陈景润。这篇闻名天下的报告文学叫作《哥德巴赫猜想》。

文章中继续写道:陈景润“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发烧到摄氏三十八度。送进医院一检查,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

《哥德巴赫猜想》共有1.7万多字。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当美丽的玫瑰花微笑时”。历尽艰辛,花儿盛开,后面会发生什么?这句充满着箴言意味的话,各人会有各自的“读法”。在以后相继的媒体报道里,我们知道,陈景润政治上得到“翻身”,成为了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生活中,陈景润结婚了,他的妻子是医生,生了个儿子。上世纪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久病不治,长辞于世,享年63岁。

8年时间过去了。在2004年初夏通往浙江天台山的路上,上方悬挂着的横幅上写着,“今年杜鹃不一般,五十年来最盛开”。在华顶山峰上似云霓般轻轻飘摇的杜鹃花掩映之中,我遇见了第三次来到此地的陈景润夫人、解放军309医院放射科主任由昆女士。她身边站立着的,是陈景润夫妇的儿子陈由伟。英俊的年轻人身高1米82,今年23岁了。

面对一位男士的绝对忠诚

我向由昆女士和陈由伟说道,在1994年到长江三峡去采访移民的时候,曾特地到武汉看望徐迟老师,交谈中说到《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由昆女士和陈由伟的目光陡然肃穆起来,久久地注视着我的“述说”。

记者:由昆老师,这次能够见到您,非常荣幸。从我的记者职业特性出发,也是许多知道陈先生的人们想要了解的,就是陈先生与您的“故事”。对于外界的人来说,陈先生是名闻天下的大数学家,您是位医务工作者。然而,作为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结合,不是什么“职业联合”,而是生存相托,命运相依。当年的您,作为一位女性,是陈先生怎样的品格特征,使您感动,让您喜爱?

由昆:1979年,陈先生再度住进解放军309医院,那时候他已经45岁了。应该说,当时的组织上曾经为陈先生“操过心”,想帮助陈先生成个家。也曾经有女性表示过这样的意思。陈先生“没有感觉”,自然也就没有“结果”。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他也接触过女性。也从未“有故事发生”。我那年27岁,在武汉军区医院工作,来到北京309医院进修,就此结识陈先生。我是来北京学习的,读外语也是我的功课。一次,我在平台上念英语,陈先生走来,向着我用英语说了一句:“I love you.”我当然听懂了这句外国话,但其中的“中国含意”更是让我万分惊讶。我首先的感觉是,这不可能,绝不可能,他是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地位那么高,我就是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社会反差实在太大。当年的我,是到了考虑自己婚姻的时候,我是个普通的人,也会想到世俗的反应,我要是和陈先生谈这个事情,“人们会不会指责我追名逐利”?

还有,陈先生的身体状况,作为医生我是了解的。这样的婚姻于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的责任太大。

是陈先生的执著感动了我。陈先生对感情的执著,就像他对事业一样的执著。确立了一个目标,他是绝不会改变的。对于这一点,我实在是太相信了。没有他那样超人的执著,他要取得那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他对我说,“我跟您有话讲”。我说,这事不可能,他就说,那我这一生就此独身。这一点我也绝对相信。陈先生对数学绝对“真挚”,对感情和婚姻同样真挚。在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起作用,但是你说,会有哪个女性对于一位男士的绝对的忠诚无动于衷?

记者:从见到过的各种资料来看,陈景润先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

由昆:陈先生心地非常善良。陈先生比较内向,他是绝对不会伤害别人的一个人。他在小时候,他在“文革”中,吃过那么多的苦,但是他对伤害过他的人,全然不计,他对社会上的那些“恶”,浑然不理。他的确需要照顾,但他肯定不会沾染现实社会当中更加让人忧烦的各种弊病。社会上的有些恶疾,比起人的生理疾病,更让人操心,并且难以治疗。

这么的一个人,善良到了不能忍心让他再受到伤害。违背他的心愿,于他是天大的遗憾。我的父亲也是军人出身,他给我回了一封信:“陈景润是认真的,你不要拒绝命运多舛的陈景润,不要伤他的心。”

小平指示:一周内调入北京

记者:经过两年时间的恋爱,你们于1980年8月,在北京结婚。您是在1983年调入北京工作的。而且,这件事情还是在邓小平亲自关切之下进行的。是这样的吗?

由昆:是的。你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夫妻的两地分居,并不新鲜,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在恋爱和婚后,陈先生对我的称呼是“由”,我一直称他“先生”的。谁都知道,我的先生工作起来“玩命”,但是对于个人的私事,从来不开一句口,不说一句话。

他知足常乐,无所求。结婚一年后,我们有了孩子,陈先生一个人在北京,我跟儿子在武汉。我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心头还时时牵挂着陈先生,人累,心更累。

小平同志是在“文革”中“全面整顿”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到陈景润和“陈景润现象”的。当有人说“陈景润走白专道路”的时候,小平同志就说:“什么白专道路,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浩劫过去,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当时,我们向组织打了报告,要求解决夫妇两地生活和住房的问题,还有,当时陈景润的社会活动比较多,想要求给他配一位秘书。小平同志知道了这份报告的内容,他指示:一周之内,请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调动,配备一位秘书。

记者:小平同志指示得非常仔细,连办完这些事情的时间都被规定好了。

由昆:是啊。那真是叫快。具体执行小平同志指示的,是解放军总后当时的部长洪学智和科学院的领导。我还在武汉边工作边带孩子呢,突然领导找到我,告诉我,7天之内到北京报到。我说,那么快啊,要交代工作,还要理东西。领导说,上级指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坚决完成任务。能够马上回到丈夫身边,当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一家三口就是这样,在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之下,获得团圆的。

记者:在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当中,人们知道了陈景润的那个“6平方米小屋”。在后来的资料中,也曾讲到过胡耀邦同志对陈景润住房的关注。

由昆:那也是“文革”的事情了。小平同志亲自点将,要胡耀邦同志“整顿中国科学院,加强领导”。耀邦同志主持全院工作,也非常关心全院职工的具体生活。耀邦同志为每个家庭“弄到”一个液化石油气钢瓶,还专门就近在中关村设立了一个交换站。

中科院的职工从此不要再推车拉煤了。耀邦同志也关心到陈景润的情况。那时候,陈先生是个单身,职称也低,也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只能住4个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陈先生为了自己有个研究环境,也是不愿因为作息时间不一致而打搅别人,就住进了那个6平方米的小屋。“我认识陈先生之后,我到那个小屋子去过,实在太小了。”

耀邦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来到单位,询问陈景润住房情况,他发问:“为什么不能给陈景润解决一间稍好一点的房子?”得到的回答是:可以的,但只能搬进4个人一间的宿舍。耀邦说,那就暂时搬进去吧。谁也没有想到,住这样的集体宿舍,要交4个人的住宿费,“不知陈景润同意不”。胡耀邦当时就生气了,他说:你不收陈景润的房租费不就得了么?

所以说,尽管胡耀邦同志当面讲了话,“也没管用”,因为“房费问题”,陈先生也就一直住在那个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在我们心中,一直深深地感激和怀念耀邦同志,也感到这在当时的“文革”年代,已经不是单纯要给陈景润解决一间房子的事情,陈景润的遭遇实质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缩影。

记者:是陈先生和您结婚,房子才得到解决的?从那时候算起,到1980年结婚,陈先生又在那个小屋子里住了5年多。

由昆:是的。1980年6月份分配给我们一套新房,8月份我们结婚。是两间房,一间12平方米,一间9平方米,没有厅,厨房和厕所也非常小。“这样的住房标准,在我们武汉的部队里,是连级干部待遇。”

可陈先生已经是非常高兴了,他终于成家了,也终于搬出那个小屋子了,最主要的,他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能够安心从事自己的研究。

再次改善住房,就是小平同志1983年的指示,我调入北京,我们夫妇的住房得到改善,是4房2厅。“拨乱反正,那是时代不同了。”

团圆一年后的两次车祸

记者:您在1983年调入北京,可陈先生在1984年就遇上了一次车祸。这详细情景是怎么一回事情?

由昆:(叹了一口气)我们家才团圆了一年呐。陈先生刚50岁出头,他平时外出,是用公交车月票的。中科院有两辆很旧的小车,上了年纪的人也多,所以陈先生很自觉,从不麻烦别人的。那天,他走路去魏公村书店,过马路的时候,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撞了一下,后脑勺着地。陈先生体质比较弱,当时就被撞得“不知道”了,失去知觉。警察来了,从昏迷不醒的陈先生的口袋里找到证件,一看是数学所的陈景润,大吃一惊,他朝着小伙子喊道,你撞谁不行,偏撞陈景润!当时小伙子紧张坏了,连话都说不出来。

警察要把陈先生送到比较好的北京医院去,陈先生有点苏醒了,他说,去中关村劳保医院吧。后来,小伙子的单位来人道歉,陈先生说,你们不要处分小伙子,不要影响他的将来;也不要扣除他的奖金。

我先生就是这样的,很为别人着想。可我知道,他身体弱,这样撞一下,对于他是个多大的伤害啊。

记者:我也知道近年的一件事情。中国的一位原子弹专家也是在马路上被骑车的人撞过,随后卧床不起。从资料看到,距离这次撞伤相隔不久,陈先生又受到一次外伤。

由昆:我先生外出开会,坐公交车,他不是个身强力壮能挤的人,他最后一个勉勉强强地上去了,车子关门,他是背靠着门站立的。到第二站开门,上面要下车的人猛劲地挤下车,又把我先生撞倒在地。于是,再次送进医院抢救。从医学的角度讲,帕金森症的病变有生理上的多种原因,但是遭受撞击的外伤,是诱发这种毛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后的12年,也就是从1984年到去世的1996年,他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儿子回避数学”

记者:咱们换一个话题,说说您的儿子。您的儿子长得非常英俊。陈先生和您一定聊起过自己的孩子。

由昆:我怀孕了,我们两个就说过生男生女的事。他说,要是生个男的,就让他学数学,我说,要是生个女的,就让她学医。也就是个男随父、女跟母的意思吧。后来生了个儿子,我先生他可高兴了。给孩子起名字,我们两个人商量,就取陈先生的姓和我的姓,合并起来,意思是我们两人相谐相和生了我们的儿子;后面再加上个“伟”字,表示我们的期待。我儿子叫陈由伟。

陈先生非常喜爱自己的儿子。那时候我们分居,我带着孩子回武汉了,他到郑州开会,就拐到武汉来看望我们。他在武汉住了一个星期。你知道,小孩子的小手总是拽着小拳头的,他可好,硬是将儿子的小手掰开,把一枝铅笔放在他的小手里。保姆着急了,就喊我。我一看,有点生气,小孩子拿着个“尖头”的铅笔,他又不懂事,划伤了自己怎么办。可他回答得可好,这是教欢欢(儿子的小名)写字呢。你看,孩子还是小不点,他就要教他学字了。

到北京团聚,孩子还不到两岁,他就在家里给教英语。桌椅、糖果什么的,都贴上字。他曾经有个想法,说孩子不上学,他要自己教。我不同意,孩子是一定要融进社会这个大集体的,要让他到学校的同学群体当中去。我先生同意我的意见。

记者:您儿子小时候淘气么?

由昆:淘!你看他今天彬彬有礼的,小时候可淘了。拿着个笔,在家里的墙上四处乱涂乱画的,画得乱七八糟的。我不愿意,可我先生从来不生气,说那是儿子在动脑筋,不要管他。过去家里有个旧的大计算器,儿子把它的那些个键“挖”出来。这是“祸害”东西了,可我先生说,我儿子在作研究呢,这东西怎么会认数字。

陈先生住院,我和儿子去看他,儿子给他按摩。有人就开玩笑地说:陈先生,是护理按摩舒服,还是儿子按摩舒服啊?我先生回答:当然是我儿子按摩得舒服。我这下脸上可“挂”不住了。专门请了个人来护理先生,可先生说自己儿子好,别人要生气的。不过,谁都理解这样的父子情深。

说句真话,我们是“惯”孩子的。我先生50多了,我也40岁了,就一个孩子,还小,能不惯么。不过,也就是容忍孩子在家里淘气。慢慢地,孩子大了,规矩和规范是必需的。我们家里是相敬如宾的。平时,我先生表示对我的感谢,总是说“谢谢由”。儿子对我很尊敬,也很亲切。我为他操心,他总会很亲切地对我说:谢谢妈妈。

“我先生要是现在还在,让他再看看今天的儿子,他会多高兴啊!”

记者:孩子大了,对于孩子学习、发展的方向,专业什么的,陈先生有过什么设想吗?

由昆:没生出来之前,陈先生说,是个男孩就学数学。那是家里在说说笑笑的时候讲的。对于儿子将来的真正发展,他说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爸爸是个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儿子是否也对数学有兴趣呢?从初中开始,我感受到儿子明显的一种“回避数学”的姿态。中学老师给我儿子报名,让他到“华罗庚学校”学习,他自己作主把名退了。我们聊过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咱们家里有一个数学家,就足够了。这个家有一个陈景润就够了。孩子的回避数学,我明白,要像他父亲那样地搞数学,实在是太苦了。

再说了,就是不怕苦,儿子的成就也超不过他父亲去。“1+1”,那是皇冠上的钻石,哥德巴赫猜想,在这个世界上多少年了,多少数学家扑了上去,还是不成。这个题目,不是不怕苦就可以获得成功的。搞科学,要有科学态度,也不是有个血统摆在那里,就行的;那科学也就不是科学了。

再说,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子也搞数学?没有确定的理由。应该让儿子有自己的兴趣,拥有自己的事业天地,有一片自己的蓝色天空。我儿子现在在加拿大读国际商务,已经去了一年半了。这是他自己选的专业。我儿子很有头脑,做事很有计划性,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一步一步的非常扎实。我觉着,这样的做事特性,是有着一点搞数学的人的严谨性遗传吧。

(再次重复,嗓音哽咽,掉泪)我先生要是今天还在,让他看看今天的儿子,他该有多么高兴啊。

三次到天台以示谢意

记者:您已经是第三次到浙江天台来了,这次您又特地将放假的儿子一块带到天台来,您要让您的儿子到这里来感受一点什么呢?

由昆:我是来表示深深的感谢的。那还是1994年3月的事情,《中国体育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来自科学殿堂的报告》,说的是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经济条件窘迫,身体素质下降,有的英年早逝,更多的是带病进行研究。陈景润就是一个典型。文章呼吁社会各界来多多关心科学家。

这个时候,远在浙江天台的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向中科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保健产品“铁皮枫斗晶”给科学家们滋补身体。公司将捐助的信,写到了周光召院长的手里,周院长立即批示,让中科院有关部门尽快“把浙江天台的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的情况给摸清楚”。中科院愿意接受捐助,但是假货不要,假事不做。

把“书面资料”摸透了,中科院又让公司派员到北京汇报。也只有中科院这般行事,接受捐赠,不过我要先把你调查个底朝天。北京的“三堂会审”结束,还再把人家公司的老总陈立钻也叫到北京来“询问”。原来,天台山地区是我国珍贵中草药铁皮石斛在国内唯一的生产基地,在1992年就已被列入“八五”重点星火计划。如此这般,中科院方才同意先让6位“身体有情况”的科学家“先行服用”。

中科院这一番调查和试用,时间用去了9个月。当年年底,中科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接受浙江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100万元捐助的仪式。我先生是这样才接触到铁皮枫斗晶的。

陈先生的帕金森症,肌张力非常高,面部肌肉被锁住,牙齿总是咬得紧紧的,后来连下牙床都咬倒了,连喝水都有困难。每次吃饭,总是别人先要用筷子将他的嘴撬开。多少次,我看他吃饭都忍不住要流眼泪。我先生服用铁皮枫斗晶一个月左右,嘴可以自行闭合了,吃东西比较自如,食量也有增加。睡眠也深,好多了。

我心里的滋味,我的感激,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后来公司的陈立钻总经理来探望过陈先生。我先生拿着他的名片,还指出了总经理名片上有两处英语拼写错误。英语错误归英语错误,但是我们都为陈先生的神志清醒、思维清晰而高兴。

记者:1996年陈先生去世的时候,您的孩子才14岁。

由昆:先生去了,我真是痛不欲生。我无法入睡,心率不齐,看着幼小的孩子,我真是感到“死不得”。我的体力消耗、精神压力都到了极限,几近崩溃。

带着儿子来天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让他来看看,这个世界上能够获有成就的人,都经过了极其艰难的奋斗路程。他父亲陈景润钻研“1+1”是这样,一个企业的成功也必定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儿子终究要踏上社会,唯有奋斗,方有成就。这世界绝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要是,要是……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在天台吃晚饭的时候,由昆女士带领着她的儿子,站起身来,向着同桌的陈立钻总经理敬酒,以表谢意。由昆女士还轻轻地说了一句:要是能够让我早几年知道,要是能够让我先生早几年吃上这个铁皮枫斗晶,该有多好。在座的人们,听到这句情真意切的话语,都不觉眼角潸然。

在后来与由昆女士的交谈当中,她说到了自己的生活。她说:与陈先生的共同生活经历,令我刻骨铭心,无法忘却。陈景润、我和我们的儿子,一加一永远等于三。我先生“走”的时候,我拉着他的手,向他保证,要他放心。今天,儿子已经成人,我现在唯一的愿望,是儿子早日事业有成。“那样,我先生就可以在九天之上瞑目了。”

48岁陈景润老来得子,62岁因病去世,唯一的儿子现状如何了?

说到陈景润,应该没几个人不认识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吧?他曾获得过无数个著名奖项,为我国的数学做出过巨大奉献,可也许是天妒英才,陈景润并没有长命百岁,他在62岁的时候就因为生病离开了这个世界。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他和陈景润也有关系,他是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陈由伟是陈景润快五十岁才拥有的儿子,算得上是老来得子,对于这个儿子,陈景润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如今陈由伟怎么样了呢? 陈景润的爱情之路,也是比较坎坷的,他在中年才碰到自己的爱情。那个时候,陈景润因身体不适进了医院,而碰巧的遇到了来实习的女军人由昆。于是,这个活了几十年都没有动过心的陈景润对由昆一见钟情,然后便开始了理科直男的追妻日常。为了追到由昆,陈景润也是没少费心思,不过好在由昆和性格和他相反,为人豪爽大方,一下子就知道了他的心思。于是,一来二去的,两个人便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且结了婚,开始了他们相爱的生活。 结婚几年后,在陈景润和由昆的期待之下,陈由伟出生了。对于陈由伟的出生,最高兴的莫过于陈景润,因为他前半辈子根本就没想过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所以对自己这个好不容易盼来的孩子,陈景润非常的疼爱他,就连儿子的名字都能感受出他对儿子的爱意,而陈、由,爱情的结晶。 虽然陈景润非常的疼爱这个好不容易期盼来的儿子,但是他也也是疼爱有度,不会盲目纵容孩子,他教育孩子有自己特别的教育方式。据陈由伟回忆父亲,他说:陈景润和他相处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地位放高,而是把自己摆在和陈由伟一样的高度,以朋友的身份和陈由伟交流,而两个人也从来没有和对方红过眼,关系一直都很亲密。而陈景润对孩子,对妻子也都是极具耐心,除了是优秀的数学家,他还是个好老公,好爸爸。陈景润对陈由伟,总是带着满满的爱意,用自己的爱去教育陈由伟,所以在陈景润去世后,陈由伟每次想起父亲总是忍不住红了眼。 其实,陈由伟小时候也很调皮,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爱捣乱,爱搞破坏,特别调皮,但是他在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所以总是会到处涂涂画画。但是,尽管如此,陈景润对陈由伟还是很包容,他不扼杀陈由伟的天赋,而是放任他成长,只是他会在陈由伟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的帮助他。对陈景润来说,男孩子调皮一点很正常,但是不能扼杀他的天赋。 在家里,陈由伟非常喜欢摆弄陈景润的计算器,每次都要把陈景润的计算器拆了再装好,但是,尽管陈由伟这种行为是在打扰他的工作他也不会去阻止陈由伟。而随着陈由伟不断长大,他很快就到了读书的年龄,在学校里,要是遇到想不开的问题,陈由伟总是会回家问父亲怎么办,这个时候陈景润就会非常耐心的教陈由伟应该怎么办。他们这种特别的相处模式一直持续到陈景润离开人世,而陈由伟也因为陈景润的悉心教导,他的人生也算得上一帆风顺。不过要是说遗憾,那陈景润遗憾的应该是陈由伟没有继承他的数学,而是选择了音乐。 在陈景润去世后,妻子由昆独自抚养了陈由伟长大成人,而陈由伟也很懂事,他会帮母亲负担烦恼和难过。除此之外,陈由伟在学业上也非常努力,但是,他的学习之路上并没有很顺利,因为他学了多年音乐后,他发现自己不太符合这个专业,于是他思考自己是不是可以继承父亲的数学事业。于是,深思熟虑后,陈由伟转到了数学系,并且在学有所成后回国开了一家公司,是医药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继承了母亲的衣钵。陈由伟的这番操作,让人直呼和名字呼应上了。 对此,大家在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区评论。

数学家陈景润:48岁老来得子,62岁患病离世,唯一儿子过得如何呢?

陈景润在数学研究的领域里不懈奋斗,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熔铸到科研事业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偶像,也是无数青年科研工作者最为崇敬的前辈。遗憾的是,陈景润在62岁时就因病去世,只留下妻儿在人间,对于陈景润的孩子的成就人们十分好奇。 出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陈景润,自小生活便十分艰辛,因为家中贫寒不得不屡次中断自己的学业,但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望的陈景润从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机会,这与陈景润的父亲平日教导是分不开的,他常常教导子女,人活在世一定要多读读圣贤书,不能做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人。 陈景润旧照(一) 由于家境寒微,陈景润小时候没办法上学,就只能让大哥把从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再教给自己。后来陈景润考上大学,但囿于家庭条件,只能一边做图书管理员,一边研究数学问题,这股执着钻研劲头,着实让人佩服。 华罗庚旧照 后来厦门大学的老师李文清发现这个与众不同的小伙子,对他所显露出来的数学才华大为惊讶,便秉着爱才惜才的精神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好友华罗庚。这两位数学天才相见后,竟有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华罗庚随后便把他调到自己的研究所。 02 陈景润也没有让他失望,经过不断研究论证,终于发表一篇论文,论证了多年都没有进展的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这一论证无疑是举世瞩目的一项伟大成就。陈景润对于数学研究十分执着,经常是一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长期埋头于工作的陈景润无暇照顾自己的身体,最终积劳成疾,在62岁的年纪就悄然离去。 陈景润传授知识 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一生除了瞩目的科研成果外,还有育有一个儿子。陈由伟是陈景润在48岁才得来的孩子,老来得子的陈景润对儿子更是疼爱不已。在父子俩的平日交流中,陈景润十分包容陈由伟的小淘气,两人像是亲密的朋友,感情非常融洽。

数学怪才陈景润,47岁娶29岁女军医,唯一的儿子现在过得怎样?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正因许多人才的出现,我国的各项实力才能有着稳定的提升。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优秀人才的贡献,那么,中国的发展态势也不会像如今这样迅猛。 而在中国数学领域内,陈景润的出现也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数学实力。作为一位数学天才,陈景润在世界数学界内也有着非常优秀的成绩,虽然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那些发达国家都认为中国的数学发展水平是要远远落后于他们,但是,通过陈景润等人的出现,那些发达国家也认识到了中国数学实力的强大。 而就是这样一位数学怪才,他在四十七岁那年才组建家庭,虽然说在那个时候,陈景润的妻子还只有二十九岁,但他们两人的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在两人结婚之后,陈景润也拥有了自己唯一的儿子。那么,作为著名数学家的孩子,现如今,陈景润的儿子又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 读书期间,陈景润就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之下,研究数学就成为了陈景润心中想要追求的理想。1949年到1953年时,陈景润来到了厦门大学的数学系中学习,而在大学毕业之后,成绩较为优秀的他也被分配到了北京市第四中学教书。虽然说陈景润在数学方面的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他在教书的过程中口齿不清,因此,他也被学校停职回乡。 在1954年时,陈景润又调回了厦门大学,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对数论及组合数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着研究。在1956年时,陈景润发表了《塔内问题》,而此时的他也成功地将华罗庚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改进。而在1966年时,陈景润发表了一篇有关于歌德巴赫猜想的文章,自此,陈景润的这一研究成果也成为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正是因为陈景润在数学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成就,因此,在个人生活方面,陈景润也是毫不在意的,直至1977年,已经年过四十岁的陈景润才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在那个时候,陈景润因病住进了309医院当中,而就在住院期间,他也认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由昆。当时,作为女军医的由昆时常会出现在陈景润身边,一来二去,陈景润便对这个开朗的女孩子动心了。虽然说在此前的日子中,陈景润对于男女之情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但是在见到由昆之后,他心中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 虽然说陈景润对于由昆是有着一定的喜爱之情的,但是,由于那个时候的由昆还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因此,陈景润也害怕他的追求不能够被由昆接受。然而,在此后的日子中,由昆却与陈景润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在经过了一段相处的时间之后,最终,他们两个人也结为了夫妻。 虽然说在那个年代中,四十七岁的陈景润迎娶二十九岁女军医的故事,让很多人都感到非常诧异,但是,年龄的差距却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任何的影响。对于陈景润而言,能够娶到由昆这样一位优秀的妻子,也是十分幸运的一件事情。 在两人结婚之后,由昆为陈景润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初,陈景润希望这个孩子能够随母姓,但是,在由昆的一再要求之下,最终,陈景润也决定将儿子取名为陈由伟,而这也是他们两个人姓氏的结合。 在陈由伟成长的过程中,陈景润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干涉陈由伟的成长路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读研究生时,陈由伟也逐渐了解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在此后的日子中,通过不断的努力,陈由伟顺利拿到了数学硕士学位,而在毕业之后,陈由伟也决定自主创业,并开办了一家医疗公司。可以看出,作为大数学家陈景润的孩子,陈由伟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 结语 在了解了陈景润一家人的故事之后就能够感受到,作为数学家的后代,陈由伟对于数学方面的事业,也有着一种别样的热爱之情。 虽然说陈景润从未强迫过陈由伟学习数学的有关知识,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他对于数学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由此可见,家庭背景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

中国数学天才陈景润,47岁娶29岁漂亮女军医!唯一儿子现状如何?

现在他的儿子过得特别的好,他的事业发展的是蒸蒸日上,家庭生活特别的幸福美满。

查看全部
收到719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