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返老还童》观影后感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3-28 18:52:05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返老还童观后感】看多了商业大片和年末贺岁片,《返老还童》在此刻的出现,不得不让人惊叹小说作者和电影导演演绎生命的能力。与其说它是一部魔幻的传记人生或浪漫的回忆录,倒不妨看成是回忆与现实交错的奇人奇事,一个外表特异、生命孤独的人的故事成了主线。
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意识流般的叙述,精心组织起来的片段,娓娓道来的是男主人公本杰明·巴顿的生存状态和处世心态。无法选择命运的他,生下来已经“七老八十”,能多活一天都是医学奇迹。稚嫩的童心因为年老的躯壳而承受煎熬,他只能无奈地坐在轮椅上远远欣赏街对面孩子们嬉戏的画面。

  主人公在一间敬老院里长大,虽然他的生父,将他视为怪物抛弃了他,但在周围每一个风前烛火的老人眼里,本杰明并非异类,正因为有黑人养母的爱,有敬老院老人的关怀,这才为他继续存活创造了条件。他日夜目睹的是周围的人一个个离去,所以从小他就习惯了"死亡",形成了"从容"的人生观.。因此他的一生没有大喜大悲,不积累财富,居无定所,漂泊淡定。

  从主人公记事起就处于将近一无所有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周围人又都在经历一点一滴地失去的过程。所以,如果说从主观的角度本杰明早已清楚地了解到什么叫“无”,那么,从老人们身上他学到的则是什么叫“失去”。

  孤独,似乎是主人公内心的独白;疏离,所展示的是不能融入常人生活轨迹的状态;眼神的暖意,更是一种内心的渴望。不能陪爱人一起变老不光是身体上的问题,心理和记忆上更是如此。可惜我们这些整天奢望“时光倒流”的人却并不了解,即使真有人能“时光倒流”,最终也还是会失去一切!我们没必要从装上古老的大钟到暴风雨把它吞噬的场景中逐字逐句地读解,只要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能让你联想到自己、能让你有任意的思考,就足够了。

返老还童主人公内心

  导演在本杰明的生命中交叉了戴西,一个跟他对照的逆向轨迹。从孩提时期的相遇到外形年龄间的相仿,两条平行线终于有了短暂几年相爱的焦点,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只能一个日渐老去,一个返老还童,是多么的无奈。所以男主角在可以爱的时候他去爱,该分手的时候分手,没有犹豫和不舍,因为他早就知道人生的一切没有永恒。美国的这类电影往往能以看似滑稽、奇幻的手法郑重而庄严的宣告着人生的价值观。

  但是从时间轴的彼岸往回走,把这个电影看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种“逆向思维”,如果换个角度,我们人生很多想不开的问题、放不下的情绪,都能够不回头、不停留、让时光带走。本杰明从容淡定的心态也好,影片宁静致远的魂魄也罢,这种永远直面生活,领悟人生的大气不羁,即所谓的“自然”。尽管《返老还童》只有逆向和正向两个主角,却品出人生百味。不仅有战争等大背景,也有大钟倒走等小细节,它是通过天马行空的原创精神与华美知性的视觉语言,锻造了一枚缤纷斑斓的人类情感的万花筒,我们生涯中的每一段心绪仿佛都收入眼底。

返老还童探讨生命

  我觉得它很大程度上,是在探讨生命的循环、人生的奇妙。例如小女孩对他说,我就觉得你特别。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的人生,也是在“返老还童”,有一天我们终究要慢慢变老,我们慢慢失去记忆,我们越来越幼稚,像孩子一样,当我们活到七八十岁的时候,我们就像小孩子一样。

  返老还童观后感小结:而本杰明·巴顿和我们唯一的不同就是表现在躯体与时间抗衡上的差异,可是我们的人生同样得经历面对社会时的孤独、朋友和家人的逐渐离去、面对爱情时的无奈与平静。生命的设置在电影里成了一正一反两种人生的对照,无论是大自然中普通人的从童到老还是本杰明·巴顿的返老还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现的其实是生命循环中的趋同性,我们正常的人生和男主人公的人生,最终都得走向死亡。它是还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查看全部
收到141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