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涉及隐私风险_ZAO隐私风险怎么回事 什么是zao 换脸软件zao隐私风险是什么?_zao涉及隐私风险,zao,涉及,隐私,风险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5-04 18:47:19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隐私护卫队发现,ZAO 的隐私政策里并没有就人脸信息这种敏感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范特别作出说明,只在用户协议里提到了有关人脸信息的条款。而它的用户协议中也出现了多处可能滥用用户敏感个人信息的隐患。隐私护卫队提醒:请谨慎同意ZAO的用户协议与隐私协议!

ZAO道歉,大家对现在的网络隐私和安全问题有何担忧?

在信息化时代的现在,和过去相比,个人信息的价值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远不可同日而语。 公众之所以担忧网络隐私和安全问题,是因为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可能不使用互联网。但是,只要使用互联网服务,无论是;聊天,搜索,还是看视频,网购,在顺利使用互联网公司服务的时候,就一定已经同意了互联网公司的用户协议。网民的各种行为所产生的真实、实时、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都会被互联网公司利用到广告和推荐里去。 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将网民的数据和个人信息用在何处,如果不进行限制,将会侵害用户隐私,严重则影响用户的生活。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数据被犯罪分子盗用,后果则不堪设想。 而ZAO用户协议中写明,用户发布内容前,统一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等权利。即便后期ZAO修改了用户协议,删除了原有的上传肖像权可被ZAO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等,却依然保留“您同意对用户内容进行网络信息传播的权利”的描述。这无疑是一种默认了上述风险的行为。 在人脸识别被用于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的今天,上传一张正脸照片,或许会为自己带来身份被盗用的风险。除了身份盗用外,大家也非常担心刷脸支付是否会因此存在被盗刷的风险。对此,支付宝声称,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然而,没有人能否认但技术风险的存在。 恐怕唯有尽快完善反律法规,才能解决大家对现在网络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担忧。

ZAO修改用户协议,用户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肖像权?

在网上有一款换脸APP火爆了朋友圈,只要上传自己的高清照片,就可以把影视作品当中人的脸换成自己的脸,自己在和其他演员一起演戏。 这款APP到底火到了什么程度? 8月30日ZAO官方微博: 这个月花了700万租的服务器,一晚上已经消耗了1/3。 8月31日,ZAO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APP的排名当中,已经一跃居在第二位。 网友们在疯狂使用这款APP的同时,对于隐私泄露的风险有所担心。 毕竟这款APP需要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验证,直接上传的又是自己的照片。而且这款APP没有注销功能,头像照片也没有清除功能。这就意味着用户的隐私一旦泄露,风险会非常的大。 网友这样的担心是因为ZAO用户协议当中就写明,用户发布内容前,统一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载权等权利。 还有就是用户协议中写明,若用户违反协议导致第三方受损害,用户应当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并承担赔偿责任。 简单来说,用户是无形当中把自己的肖像权拱手让给了别人,以后用户的脸完全有可能被别人随意的使用变换。 因为ZAO并没有获得明星们的肖像授权,所以用户一旦涉及到用明星的脸进行换脸,如果明星认为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害,那么ZAO完全可以把法律的锅甩给用户,自己不用承担任何侵权的后果。但是作为用户却要完全承担侵权的苦果。 在8月31号ZAO修改了此前的用户协议,增加了特别提示称:用户上传的短视频及人脸等相关的内容,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在ZAO上。 除非为了改善ZAO提供的服务或另行取得用户的再次同意,否则照不会以任何其他形式或目的使用上述内容。 除此以外,ZAO还增添了撤回或删除内容的功能。关于肖像权,原有的涉及肖像权条款也做出了修改。 取而代之的是,如果用户同意或确保肖像权利人,已经同意授予ZAO使用ZAO的技术服务,对您的或其他人的人脸进行处理,但仅为与用户内容合成为新的内容。 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即便是在ZAO上,上传了自己的高清照片也不用担心会被其他人,随意的使用更换。

AI换脸,到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还是风险的开始?

AI换脸是风险的开始。 虽然这是科技的一大进步,但是现在它带给大家的风险大于益处。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这个是客观的唯心主义理论,只要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合理的。这个是说的没错,AI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AI被用得不合理。它目前为止,除了给大家提供一些娱乐性,剩下的都是风险。 1、暴露个人信息 AI换脸容易被盗用肖像权,PS已经很强大了,可以将一张图改头换面,屌丝变男神。AI就更厉害,可以将视频的头整个换掉。不少明星就吃过这样的苦,女明星的脸被换到AV上,这不仅受到了人格的侮辱,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财产受到威胁 虽然支付宝已经站出来说话,AI换脸突破不了刷脸支付,从这个事情里面就可以知道,AI换脸技术一步步成熟,我们的财产就会慢慢受到威胁。谁也不想因为科技的进步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AI换脸现在就是被不法分子用来谋取不法钱财,弄得大家都人心惶惶。 3、道德受到挑衅 AI换脸其实和克隆人道德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因此没有一款AI换脸的APP能在市场是存活,因为他面临的道德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换个脸就可以获得别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不应该被一项科技触犯道德底线。 4、执法变得困难 只要AI换脸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犯罪分子就会越来越多,因为用它来赚钱赚的快。就像“ZAO”这款AI换脸APP,其实他是有在触犯一些法律,但是他巧妙的将锅甩给用户,自己坐享其成,让用户不知不觉陷入风险之中。

“ZAO”了一夜,换脸APP为何能引爆多个话题?

“ZAO”了一夜,换脸APP为何能引爆多个话题? 最近,一款名叫“ZAO”的换脸应用软件在朋友圈已经火爆了。目前对这款软件用户协议普遍存在争议,其中有一条是,要是您把重复内容中的人脸,换成自己或别人的照片,但是你必须同意还要确保个人肖像权的同意,这款软件在我们使用是免费的,并且不能撤销,它是永久授权,还有弄的权力。 包括但不限于:照片、图片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你或者是别人的肖像权利,利用高技术对你的照片进行你的修改。也就是说,就用这款软件的所有人上传任何东西是可以的,包括本人的照片。还有就是这款软件,规定的条件并且没有使用引起用户注意的文字,还有符号字体等等各种标,就会被认为是无效。 或者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最后是,这款软件中的素材我是偷取其他人的图片或者视频的话,但是这款软件将会用于商业使用,这也涉及到别人做隐私权。还有就是因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很多日常应用的软件,还有支付软件刷脸技术,一旦被其他人盗取你的肖像权,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诈骗。这款软件是一种娱乐性的软件,只要会使用手机的用户,操作起来是很方便的且还很简单,在换照片的时候还可以美化照片,这款软件里边还有社交的功能,你可以通过微信或者是QQ邀请你的通讯录好友,让他们成为新用户。

使用换脸软件zao会有危险吗 比如银行卡或者支付宝等刷脸的风险

上周末,一款面向大众的AI换脸软件“ZAO”爆红网络:通过这款换脸神器,使用者可以在10秒跟王俊凯、杨幂实现“换脸”。而就在软件走红之际,“ZAO”也被指涉嫌过度攫取用户授权、侵犯隐私、盗用版权以及引发公众对刷脸支付安全的担忧。
今天上午(9月3日),ZAO运营团队通过其微博@ZAO官方助手 发布声明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其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并称,“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反思和修正。”
声明表示,“我们非常理解大家对于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很重视大家的各种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第一时间对《用户协议》条款的文本进行彻底地梳理,对容易引发歧义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
对于外界关注的问题,该团队表示,“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没有采集任何个人生物识别特征,虚构图像能达到肉眼上近似,但并不是用户的真实信息;使用“ZAO”不会产生支付风险;用户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目前有用户看到注销后的缓存信息,会在后续更新版本时修复。

ZAO换脸APP被微信屏蔽,是怕什么?

主要还是怕泄露隐私还有肖像权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刷脸支付隐患,所以微信这么急着下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近zao这个软件很受广大网友的喜爱,只要短短的十几秒就可以把自己的脸换到明星的身上还可以更换不同的场景,很是有趣,但是微信才推出没几天就匆匆下线了,本来应该能大火的软件为什么微信反而下线了呢? 我觉得微信最担心的还是个人隐私和肖像权的问题,毕竟这个软件刚点进去的时候是有协议的对于肖像权可以说是推卸的一干二净,也就是说只要是出了问题zao是不用但什么责任的,因为是有协议的,可是作为推送平台微信就不一样了,如果真的到吃官司也是微信吃官司,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上微信是有一些担心的。 再就是现在都开始讲究刷脸了,很多的手机由刷脸替代了原来的指纹,而且在这个人人都用移动支付的年代还是很危险的,万一真的出了什么问题追究起来也是相当的麻烦,而且一旦牵扯到钱的问题就比较敏感了,就算是跟微信没有关系也会被一些媒体刻意抹黑,最后往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通过这件事也是给一些人提醒不要因为一些小便宜因小失大,更不要相信一些垃圾广告,万一真的把身份信息泄露了就麻烦了,平时生活中还是注意一下,毕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真的泄露了私人信息就不好了

ZAO换脸APP被微信屏蔽,还有哪些被微信屏蔽的受欢迎的软件?

这种软件其实很容易引起官司的,被屏蔽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不久前换脸APPZAO还被10多家VC围追堵截,捧上天,为什么如今却被工信部约谈、微信朋友圈屏蔽?

在“ZAO”和“AI换脸”突然火爆起来后,隐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按照当时ZAO默认的用户协议,即“同意或者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这项条款被指出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ZAO 作为一款免费产品,因为处于完全免费状态,产品内部又使用了大量新老影视频的片段,用户流量巨大。据悉,用户使用时必须通过手机号注册登录,其次将手机动态拍摄的面部图片上传以制作视频,即便用户选择了使用手机内的静态图片,也要通过拍摄动态视频加以验证。 一位隐私保护从业者指出,ZAO的用户隐私协议埋了不少雷,建议大家谨慎使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ZAO涉及的是人脸识别等敏感个人信息,在其隐私政策中,ZAO收集用户隐私信息范围包括:人脸的肖像及面部识别特征、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身份信息,这是隐私的核心。 这些条款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质疑。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提醒说,ZAO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相关协议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他还提醒说,即使ZAO下线,留存的用户信息,还是要集中处理才安全。 9月3日,ZAO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这两天一直在反思和修正。并就《用户协议》引发的争议做了四点说明。 ZAO表示,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没有采集任何个人生物识别特征,技术叠加呈现的虚构图像能达到肉眼上近似,但并不是用户真实信息;使用ZAO不会产生支付风险;用户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目前有用户看到注销后的缓存信息,会在后续更新版本时修复。9月1日上午,ZAO微信分享链接被停止访问。页面显示,“网页存在安全风险,被多人投诉”。

换脸APPZAO微信分享链接已停止访问,一夜火爆的软件为何又一夜“暴毙”?

换脸APPZAO微信分享链接已停止访问,一夜火爆的软件就这样忽然消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有很多的原因,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换脸APPZAO很可能会泄露隐私: 换脸APPZAO从表面来看确实十分的吸引人的眼球,总体来说这个技术有很多的好处,也有很多的新鲜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面部,这是以往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微信肯定也是看重这一点,所以才会开始在微信上面使用!之后微信出现停止,其实也是一个无奈之举,因为很可能这个功能更会泄露隐私,毕竟变脸之后,能够其他人,会不会利用这个功能,骗取他人的隐私,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 二、换脸APPZAO在支付方面也有一些安全隐患: 微信现在已经不是简单地相互聊天的软件,而是一个牵涉这支付等交易形式的软件,这样的情况下,微信支付会不会受到威胁,实际上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毕竟微信支付牵涉的资金数额庞大,关系到微信支付的诚信和安全问题,所以换脸APPZAO的功能,很可能会威胁到这一点,因此微信才会做出决定! 三、换脸APPZAO功能的缺陷导致微信取消: 从这个换脸APPZAO的整体情况来分析,实际上任何一个平台,估计也很难接受!这就是说明了一个问题,换脸APPZAO的功能不是很完善,最起码在安全方面有隐患,这就是换脸APPZAO的设计问题,所以需要未来做出改变!

“ZAO”爆红网络,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有哪些?

ZAO的爆红网络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大家核心关切的主要有个人隐私问题和版权问题。 ZAO的用户协议中明确表示了,用户发布内容前,统一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等权利。即便后期ZAO修改了用户协议,“您同意对用户内容进行网络信息传播的权利”的描述仍然被保留。 况且,这些视频是可下载的。在人脸识别被广泛利用的现在,这些视频如果被不法之徒利用,将会为自己带来身份被盗用的风险。不仅如此,很多人也非常担心刷脸支付是否会因此存在被盗刷的风险。对此,支付宝声称,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然而,没有人能否认但技术风险的存在。 2.版权问题 ZAO素材使用页的版权声明中写道:“短视频和表情素材,除了特别声明是ZAO跟合作方进行版权合作的之外,均来自于用户自发的上传,ZAO不享有素材的商业版权。” 话虽如此,但ZAO显示上传素材需要通过权限认证,但而认证并没有开放,那现有的这些用户上传的素材是哪来的呢?况且,非商用并不等于不涉及版权纠纷,是否商用并不是判定侵权的标准,业余爱好者制作的视频也可能会侵权。 同时,ZAO可以对影视片段或对表情包进行换脸,然而,ZAO是否和在软件中出现的明星或网络红人就肖像权一事进行过讨论,就不得而知了。

当前网络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在哪些?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黑客的袭击和计算机病毒的传递。

  当前网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安全问题:

  (1)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系统安全主要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就是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其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物理、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等安全问题。

  (2)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信息在网络的传递过程中面临的信息被窃取、信息被篡改、信息被假冒和信息被恶意破坏等问题。如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从而使信息失去原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网络硬件和软件问题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谬误及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而导致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等。因此,电子商务中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就是要求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信息的完整性及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3)网络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问题是指在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交易主体真实性、资金的被盗用、合同的法律效应、交易行为被抵赖等问题。如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必须进行身份识别,若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破坏交易,损害被假冒一方的声誉或盗窃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甚至进行欺诈。

  需要强调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几乎关心到每个人的隐私和财产安全,于是催生出一个高薪职业,那就是网络安全工程师,很多企业都会聘请专业的网络安全工程师和网络安全团队去维护网络安全。我们个人的网络安全则需要自己去守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浏览非法网站,不要在不知名商城购物或交易,不要相信邮箱收到的各类中奖通知,必要时可以先问问“百度”。

  最后,望大家能够保持绿色上网,共同守护网络净土!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个人网络隐私问题的,并提出网络隐私的保护措施。

如果你说地是指个人的网络隐私问题,我觉得,基本上只有一句话(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保护措施,保持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警惕,和尊重别人。

使用换脸软件zao会有危险吗 比如银行卡或者支付宝等刷脸的风险

上周末,一款面向大众的AI换脸软件“ZAO”爆红网络:通过这款换脸神器,使用者可以在10秒跟王俊凯、杨幂实现“换脸”。而就在软件走红之际,“ZAO”也被指涉嫌过度攫取用户授权、侵犯隐私、盗用版权以及引发公众对刷脸支付安全的担忧。
今天上午(9月3日),ZAO运营团队通过其微博@ZAO官方助手 发布声明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其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并称,“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反思和修正。”
声明表示,“我们非常理解大家对于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很重视大家的各种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第一时间对《用户协议》条款的文本进行彻底地梳理,对容易引发歧义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
对于外界关注的问题,该团队表示,“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没有采集任何个人生物识别特征,虚构图像能达到肉眼上近似,但并不是用户的真实信息;使用“ZAO”不会产生支付风险;用户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目前有用户看到注销后的缓存信息,会在后续更新版本时修复。

网友因为安全问题卸载ZAO,还有哪些软件因为类似问题被卸载?

目前“ZAO”因为隐私泄露问题而上了热搜,网友们也坐不住了,面对ZAO的道歉,网友们似乎并不领情,纷纷卸载了“ZAO”APP,表达自身的不满。“ZAO”是一款AI视频换脸软件,用户可以在注册后提交照片,和平台提供的短视频中的人物进行换脸,来制作趣味的换脸视频,以此娱乐。 实际上,除了“ZAO”以外,还有很多APP因为存在安全问题而被网友所卸载,前期下架整改的探探、陌陌都是如此。“ZAO”事件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当代网友的安全意识逐渐变高,对于保护自身的隐私也十分在意,只有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就不会给他们留有任何机会。 因为安全问题而被卸载的还有很多游戏APP,或者金融APP。对于一些“求知性”比较强烈的网友经常在浏览器或者下载二维码下载一些未知APP,这些APP可能自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APP所携带的巨量广告和未知链接却是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广告充斥着整个APP,用户一不下就会点击进去,也可能会造成信息的泄露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在正规途径下载合法的APP,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铤而走险,最后泄露自己的隐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第二我们在注册APP的用户时,一定要认真检查用户协议,看是否有触及我们隐私的行为。最后在APP使用时也要主要手机权限的控制,一定要认真看仔细。

ZAO换脸APP被微信屏蔽,这个软件涉及哪些风险隐患?

zao是陌陌公司推出的一款换脸产品,用户只需在AAp上传照片,可将自己的脸换成其他人的脸,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不过,AI换脸软件ZAO上线3天微信分享链接就被停止访问,该软件之前就因为用户协议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而引发争议。 在ZAO的用户协议里:在使用zao软件时,把脸换成自己的或者是其他人的脸,意味着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的公司完全免费,可转授权。由于涉及了侵犯肖像权的隐患,引发争议,陌陌公司对此zao已经对条款进行了修改。 该协议增加了一段特别提示,称用户上传的内容人脸等按照法律法规包在zao上。用户同意才能使用,否则不会以任何形式使用上述内容。同时用户可根据zao平台规则删除上述内容,zao将依据相关法律在服务器上删除。 还修改了涉及肖像权的条款,用户上传的zao的内容可被完全使用等文字已经删除。 现阶段支付宝、微信等都支持人脸支付,zao的软件出现会对刷脸支付存在安全隐患。不过,支付宝和微信表示刷脸支付采用3d技术,和其他的验证方式,用户不用担心。、 目前,工信部已经对陌陌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开展自查整改,指导督促企业做好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以及行业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你有在用该软件吗?

趣步软件要求输支付宝帐号,刷脸认证,我照做了,有风险吗?

趣步软件要求输支付宝帐号,刷脸认证,我照做了,有风险吗?

有风险,在软件应用安全上,用户在注册时,需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户、微信账号及通过支付宝支付1元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这一环节,平台获得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位置信息,这些数据可能会泄露给第三方用于牟利。 “趣步”APP乱象丛生却用户众多,说明公众对新型传销、骗局的认识不足。尽管“趣步”已被调查,但仍有“看新闻赚钱”“刷短视频赚钱”的APP存在。对此,有关专家提示,用户对一些所谓的“赚钱”APP应提高警惕,看似无本生利,但其实里面可能潜伏着巨大的消费陷阱。 扩展资料 在“趣步”APP上,用户可通过走路积累获得“糖果”,但需要兑换成虚拟币才可提现,且平台要收取相应手续费。而只有通过不断邀请新用户注册提升自己的等级,才能减少费用。这种“运动+区块链”的模式。 本质上还是靠“拉人头”赚钱的传销,是涉嫌非法集资的庞氏骗局。近几个月,“趣步”频频更改游戏规则、关闭交易中心、发布澄清公告、APP被下架或无法下载、不能兑换“糖果”等问题。在被立案前,已显示出类似资金盘崩盘跑路的征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走路赚钱“美梦”破灭,“趣步”骗局终被揭露

刷脸支付会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啊?

说起“刷脸”,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一种人工智能了,刷脸支付,刷脸解锁,刷脸登陆…各种场景下刷脸似乎都变得无处不在,关系到个人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但是你发现了吗?

支付宝回应AI换脸风险,我们真的就可以放心使用刷脸支付了吗?

其实要突破所谓的刷脸是很容易的,因为刷脸靠的是摄像投捕捉图像,但摄像头是无法判定这是实像还是虚像,就像单眼无法判定距离感,比如,一对人类也无法分辨的双胞胎,这机器如何能够分辨。如果一个戴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头套,因为人体头骨骨骼差异不大,只要获得不同角度的几张相片基本都能将整个人脸进行建模。而获得几张相片总比猜测密码容易。 其实支付宝的刷脸并不是真的刷脸来验证用户,而是靠的设备绑定,即在绑定的设备上刷脸才能通过,即刷脸这个行为只是代替了输密码这一行为,即绑定设备上已存储了用于验证的钥匙,当刷脸通过时,将这秘钥上传至服务器以完成交易。 这个就等于本来有个密码保险箱,然后你又把密码记下放在抽屉里,然后说这个抽屉是无法。所以只要有能力获得该绑定设备,再加上头套之类的化妆,或者AI换脸 ,是可以突破刷脸的安全防护的。为了这点钱,有人专门实施上面步骤的可能性较低。 所以这个较低的可能性导致的损失就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了。如果数额巨大,显然这个风险是极大的。之所以支付宝敢这么做,主要还是支付宝作为中介,掌握了资金流动的信息,它知道资金去了哪里,出了问题容易追查。

为什么支付宝敢说目前各类换脸软件不管换的有多逼真,都无法突破刷脸支付?

“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此外,在进行人脸识别后,部分用户还需要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同时,支付宝还会通过各种安全风控策略确保账户安全。比如刷脸支付功能需要用户进行开通操作,开通之后才能进行支付,用户也可以随时关闭。而且,即便出现账户被冒用的极小概率事件,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 一位国有大行网络金融部负责人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团队今年年初找权威机构做过人脸识别相关的检测,“在活体检测、视频攻击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后台算法升级会使防控效果有一定提升,但是类似换脸的攻击威胁会一直存在。”“目前在手机银行应用人脸识别是作为辅助认证,要辅以短信等其他认证工具。小额支付领域风险较小,强调便捷,在有相关赔付保障情况下采取人脸识别问题应该也不大。” 该银行人士说刷脸技术要全面应用与取代指纹识别暂时没有可能性,只是辅助认证为主。况且指纹识别也是这几年才全面商用。个人认为往后五年内依然是主流方向。

zao这个软件到底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啊

不是已经公开了,会泄露。。。还甩锅。。

ZAO这种不能保证安全的APP还有必要存在吗?

ZAO这类APP能否继续存在,在于ZAO研发团队能否对现在已经存在,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更大的问题进行实时的改正和修复。而不能因噎废食,阻止这一技术和相关应用产业的发展。更何况目前为止,ZAO团队还未曾“噎住”,到目前为止ZAO还未出现隐私泄露案例,所以我们不能因为ZAO在隐私方面小小的不足就去制止他,应该给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改正,给ZAO以及诸多此类的APP一个机会。 AI人脸替换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应用,研发人员在CNN卷积神经算法等的基础上,对这项技术进行衍生而开发的一项应用。而ZAO则是AI人脸替换技术这项技术在娱乐领域的一个比较有趣的应用。抛开安全问题不谈及,不得不说ZAO通过制作换脸视频的模式给广大网友带来了很多快乐。这在一个方面也验证了ZAO的成功。 ZAO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关于用户的数据隐私问题,在制作换脸视频时,需要对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且采集后的数据会存放至ZAO服务台中,虽然ZAO团队方面已经出面进行回应。ZAO并不会对泄露用户数据,而且ZAO所采集的用户脸部信息只是脸部虚拟信息,无法做到人脸图像识别的地步,通俗讲就是采集的面部信息并不能进行人脸支付或解锁。但网友并不买账,这也是ZAO团队隐私事件的关键所在。 我觉得大众要给ZAO信心,虽然ZAO只是一个小型APP,但这不能代表他不能提供给用户最大的安全和保障。

给Zao人脸识别软件识别手机照片的权限会不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zao人脸识别软件,识别手机照片的权限是不会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的。因为每个软件都有一个协议的,他们是不能随便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的。

为什么说换脸APP——ZAO是生物特征信息安全的灾难?

AI换脸应用ZAO已经火爆了几天了,我迟迟没有写自己的意见。在各类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大家关注的焦点多是ZAO霸道的用户协议、滥用用户肖像权及隐私的风险。确实,目前各类App中,能达到ZAO的蛮横水平的,确实不多。 在协议中,用户一旦使用了ZAO,将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地将包括人脸照片在内的肖像资料授权给ZAO及其关联公司,ZAO却未对“关联公司”做出任何定义。用户得到了一小段可以发朋友圈的有趣视频,而ZAO却得到了用户照片的永久使用权和面部识别信息。 然而在法律风险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如指纹、面部特征等)。 什么是生物特征信息 今天,我们已经把个人的信息和数据寄存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到底哪些数据,算是生物特征信息呢? 为什么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比密码泄露更严重? 不夸张的说,ZAO在涉嫌“生物特征信息泄露”这一问题上的严重性,远远超过其对用户“肖像权”或“隐私权”的侵犯。甚至可以说,ZAO类产品带来的问题,已经超过了法律所能解决的范围,触及了所有当代人最深刻的身份识别危机——如果某人拥有你的一切生物特征信息,那么他将可以窃取你的身份、财产、地位,甚至在法律上取代你。面对这些生物型信息的泄露,法律也显得力不从心! 2019年始,生物特征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各国开始为此类信息安全立法。 2019年3月1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商业面部识别隐私法案(Commercial Facial Recognition Privacy Act)》,这是第一个涉及面部识别技术的隐私保护法案。该法案禁止那些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的商业公司,在未经照片主人明确同意下共享他们的照片数据;同时,还要求这些公司通过第三方测试后才能进入市场,以确保不会伤害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使用换脸软件zao会有危险吗 比如银行卡或者支付宝等刷脸的风险

上周末,一款面向大众的AI换脸软件“ZAO”爆红网络:通过这款换脸神器,使用者可以在10秒跟王俊凯、杨幂实现“换脸”。而就在软件走红之际,“ZAO”也被指涉嫌过度攫取用户授权、侵犯隐私、盗用版权以及引发公众对刷脸支付安全的担忧。
今天上午(9月3日),ZAO运营团队通过其微博@ZAO官方助手 发布声明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其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并称,“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反思和修正。”
声明表示,“我们非常理解大家对于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很重视大家的各种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第一时间对《用户协议》条款的文本进行彻底地梳理,对容易引发歧义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
对于外界关注的问题,该团队表示,“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没有采集任何个人生物识别特征,虚构图像能达到肉眼上近似,但并不是用户的真实信息;使用“ZAO”不会产生支付风险;用户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目前有用户看到注销后的缓存信息,会在后续更新版本时修复。

都有哪些APP存在隐私问题呢?

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大概是有四种情况,而这些app大多都是一些游戏软件。 第一次进入游戏的时候没有弹出会话框,软件默认开启用户同意全部隐私权限在我们游戏的时候,首次打开软件都会提示我们需要选择的隐私权限,和阅读一些隐私政策和条款,但是这些软件都没有征得用户的同意。例如《汤姆猫跑酷》,《宾果消消乐》,《植物大战僵尸2》,《我的安吉拉》等 没有向用户显示全部的隐私权限这类会显示隐私权限,但是不会显示完整,也就是说你以为只有7-8项的隐私权限,但是实际上可能给你开通了十几个,涉及到这个违规的有《天天飞车》,《我的汤姆猫》,《植物大战僵尸2》,《微赛斗地主》等。 没有明确表示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这类也是涉及违规的,索取了这些权限的授权,但是却不告诉用户收集起来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贪吃蛇大作战》,《汤姆猫跑酷》,《我的安吉拉》,《我的汤姆猫》,《神庙逃亡》 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或注销用户账号设置不合理条件,涉嫌隐私不合规的《和平精英》,《神庙逃亡2》,《汤姆猫跑酷》 ,《迷你世界》 ,《贪吃蛇大作战®》 ,《地铁跑酷》《天天飞车》等软件。 这次发现问题的一共是14款游戏软件,我们在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注意这些软件竟然违规使用了这么多的隐私权限。而针对这个情况,也是建议用户可以及时卸载和谨慎下载使用这些违规软件,打开手机中防病毒移动应用的“实时监控”功能,避免自己的手机受到病毒的侵害。

iphone有什么APP(应用,软件)保护隐私,可以为其它APP加锁或设置访问密码或设置访问手势?

在【威锋源-汉化补丁】下载Folderlook,可以单独给每个文件夹加锁,设置项不用进文件夹,也可以单独加锁

现在有很多App都在侵犯隐私,它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隐私,尤其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上安装了一些APP,这些app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在偷偷的查看我们的隐私。有一些APP是在安装的时候没有完全的告知我们拥有的权限,我们使用的时候就在不断的泄露自己的信息。还有的一些APP是安装时需要允许的权限太多,甚至于不同意这些权限就不能安装上这个软件。 其实大多数的人都对于安装软件时要被允许过多的权限很不满,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用这个APP,那我们只能同意这些权限。我们使用这些APP次数越多,他们就会收集到我们更多的个人信息。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在安全的平台下载app,避免让一些不良的app来侵犯我们的隐私。还有就是我们在安装某些软件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那些软件需要的权限,如果是不想被使用的权限那就要拒绝。 其实这些 App制作商们也是想要根据顾客的一些使用习惯来推荐更多的商品,让顾客能够使用软件时获得更完美的体验。但是他们需要的权限太多,比如说一些摄像,信息,电话,短信等基本上都是需要。我们在下载这类软件的时候,就基本上被一些人给监视了。而且很多的软件都要求GPS定位,我们在使用这些电子类的软件和APP的时候,我们的位置也就被暴露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是因为这些软件的权限让我们每个人的隐私都岌岌可危。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安装一些软件的时候一定看清楚APP需要哪些权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权限。

哪个app的隐私比较高啊?

  站长之家(Chinaz.com)3月20日报道:“手机丢了,比电脑丢了还恐怖。”小米科技CEO雷军为何如此直言?   隐私,本是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私事,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已然成为关系到众多用户利益的“民生”问题,从两会到315,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已被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雷军说,在电脑上,邮件还会输密码;在手机上,为了使用的便利,大部分都是默认的密码,你的手机要是丢了,比电脑丢了还恐怖。   手机因何让人如此小心翼翼?   近日,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报告中一组数据显示,66.9%的智能手机移动应用(APP)在抓取用户隐私数据,其中通话记录、短信记录、通讯录是隐私信息泄露的三个高危地带。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一研究团队抽查安卓系统七个应用商城300余款应用,58%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其中25%的程序还将泄露的信息进行了加密发送,使得在进行安全性审查时,确认其内容和传送目的地变得非常困难。一些泄露用户隐私的应用甚至连“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等杀毒软件都无法查出。   对此,用户只能束手无策?当应用开发门槛低、应用市场混乱、刷机市场暗藏风险、恶意软件形成联盟等乱象丛生时,当用户依赖的360等安全软件被曝借保护用户隐私之名暗地里收集用户隐私时,人们绝望了……眼下,移动安全着实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可谁来充当这个正义的警察?难道,用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那点儿隐私被无底线地挖?   病源追踪: Android在安全领域沦陷   有数据显示,Android已在智能手机市场斩获68.8%的份额,处于绝对主导优势;在平板电脑领域,尽管苹果优势明显,但数据机构也预测Android平板将取胜。   “Android,真的成功了吗?”近日,关于安卓的这个疑问引起了众多人的反思。   毫无疑问,因为开源和免费,Android在近几年以惊人的速度占领市场,一跃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但不可否认,广泛普及之余,一系列的困扰也随之而来:通知栏广告轰炸、恶意软件、后台扣费、信息泄露层出不穷……Android因此在安全领域频频沦陷。   据网秦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6月,查杀到安卓平台手机恶意软件5582款,数量为当月查杀塞班恶意软件数的十倍,其中有15款恶意软件感染超过10万部手机。而360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五万款安卓应用捆绑了通知栏广告插件。   专家分析认为,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界面和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快速占领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恶意软件失控等难缠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其最大的风险并非扣费和恶意广告,而是在于信息安全难以保证,这种信息安全隐患涉及到厂商、应用商城、手机应用等多个层面,其中,应用层面问题最棘手。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场景:一、新买来一款Android手机,里面预装数款APP,虽对其没有使用的欲望但却无法删除,无奈之下,只能搁置一旁不再问津;二、在眼花缭乱的应用商城中搜寻到自己满意的应用,正准备下载安装时却被询问是否同意其列出的几项条款,包括读取通讯录地址、需要 GPS定位你的位置等等,令用户无语的是,如果冒昧地点了“不同意”,不好意思,这款应用你应该是不能体验了、三、“被迫”接受各种“不平等”条约,安装使用APP后,不断跳出各种内置广告,此时此刻,“一声叹息”,作罢。   此外,还有调查数据显示,约有五成的手机用户通过PC端助手安装手机应用。安装手机应用时,都要用户开“调试模式”。如果不开“调试模式”,用户无法让手机与PC连接,如果开了“调试模式”,手机里的日志信息、用户账号、访问历史和书签、日历和行程、通话记录、各类传感器数据、本地文件等所有信息都向应用商城敞开,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毕竟,难保这些应用商城都能做到自律。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及和规模化,无疑,APP的诞生大幅度提高了用户的需求体验,但是,这种“强奸”用户式的做法实难让人承受。这不,为了删除手机自带的一些程序,记者身边的朋友们都学会了“Root”。   相关技术人士解释称,拥有root权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删除系统内置程序或者刷第三方ROM。如果没有root,想要自行删除,还需下载具有相关功能的第三方软件。   基于以上种种,手机应用开发者也好,广告商也罢,他们为何一定要这么做?内置广告代码、获取用户基本信息……凡此种种,是否已经构成侵犯用户隐私?一切小动作的背后又能给他们带去什么?   现状解读:利益驱使 一切只为生存   今年的315晚会上,经央视曝光的Cookie一词一夜间成为了热门词汇。这边,Cookie被广告公司利用,对用户造成了隐私和广告的困扰;那边,互联网广告的精准投放正是建立在Cookie数据的基础上。广告和隐私,如何拿捏和平衡?   转身看手机APP,与其“悲惨”遭遇似乎有些同出一辙。   据了解,当前智能手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主要有两种基本盈利模式:直接收费和内置广告。在内置广告模式中,手机应用程序可供用户免费下载,但一些商家会在应用程序中植入广告库,后者会定期在用户手机上运行广告,用户点击这些广告的次数越多,应用程序开发者从广告投放商家那里获得的报酬就越多。   一位内部人士也指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读取手机状态”是允许该软件能够看到手机中的基础信息,例如使用的运营商网络以及手机底层装了哪些软件。而这款应用有多少用户,有多少下载量,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数据都很值钱,自己的数据可以拿给风投看用来谈融资,别人的数据可以出售。   为此,站长之家记者联系到多名手机APP开发者。对于上述提及的情况二,其中一开发者解释道,授权提示算是一个告知义务吧,对小白用户没有用,太高深了;内置广告代码获取用户地理位置是为了更精准的投放广告,一般不会涉及用户的隐私问题。同时,他们也提醒称,收集用户隐私虽然在技术上不难实现,但用户可以很容易验证。比如:看广告公司出的API,里面有各种需要的权限说明,对开发者来说,有个别是可选植入的,比如位置。   “内置广告代码是开发者的一个盈利模式,为什么要屏蔽广告呢?开发者也要赚钱啊。”他们的回答理直气壮,但似乎还带有一丝“委屈”。   当前,移动APP开发成红海之势,盈利模式的不清晰、加上同质化产品泛滥、Android碎片化和国内应用市场的混乱无章,给APP开发者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   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APP开发者持平与实现盈利的开发者分别占29.7%和15.2%,入不敷出的app开发者占55.1%,这个比例还在逐渐扩大。   了解用户通讯录、短信记录等基本情况;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UDID、SIM卡序列号……当真触摸了行业道德规范的底线?左边是生存的压力,右手是用户隐私的保护,怎样才能让这杆天平保持平衡?   站在一名普通用户的角度,并不是说APP应用不能读取跟自身功能弱相关的信息数据,毕竟,比如社交类APP,需要读取通讯录权限以导入熟人关系,只有GPS定位地理位置才能查找附近美食和消费场所……只是,用户非常关心:这个读取行为是否不应该是默认必须接受的?用户能否有选择?且各家公司只有安装前的告知,并没有对用户讲清数据用途以及如何保护这些个人隐私信息。   同时,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报告显示,66.9%的智能手机移动应用在抓取用户隐私数据,而其中高达34.5%的移动应用有“隐私越轨”行为,单就读取通话记录行为的移动应用当中,有高达73.1%为越界抓取,亦即用户在使用该应用过程中,根本不需要用到此项功能。   业内人士姜跃平表示,Cookie也好,内容分析也好,这次没被提名的插件也好,都是全世界应用多年的技术手段。任何技术手段,是造福用户还是危害用户,还要看企业怎么用。当年里根总统遇刺后,美国的禁枪派乘机提出强化禁枪,但里根说,"是人杀人,不是枪杀人"。同理。   诚然,上述这番表达并无道理。一直以来,用户隐私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站在各自的利益点上上演一场没有最终结果的唇枪舌剑并不是最终目的,无论是手机APP还是Cookie,相关当事人似乎都应该找寻其中的平衡点。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围观一下一名普通用户对互联网浪潮下《隐私与泄露》的所感所想。   何为隐私?我认为一切能够定位到个人的信息都属于隐私,比如电话号码,手机标识码,身份证号码,指纹信息,面部信息,等等。   互联网兴起后,互联网公司得到了太多个人信息,可以说,你的一切都是透明的,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他们仅仅用于正规的数据分析那还好,但是要是用于其他用途,那后果不堪设想。   免费的东西永远是最贵的。或许很多人还在认为当今互联网提供了太多的免费应用,几乎各大互联网公司服务都是免费的,但是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你的各种信息正源源不断的让别人掌握,你的年龄、性别、手机号码、消费习惯、思想状态、交际圈,关注的话题等等。你是否认为这些对不管住隐私的你没有用处呢?那么我告诉你,现在企业的营销成本已经越来越高,这些提高的成本反馈给了谷歌、腾讯、新浪等公司,而且会远远高出你直接购买软件的价格,同时,你的信息还被公开,也就是说如果我有钱,那么我肯定能知道你的信息。这是件恐怖的事情。

app偷窥用户隐私,危害到底有多大?

QQ等APP频繁自启, 时刻偷窥用户隐私?

什么是软件?

一分钟了解软件

软件的定义

一分钟了解软件

软件是什么意思

软件是什么意思

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电脑程序,与这些电脑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 软件开发者指实际组织进行开发工作,提供工作条件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以及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公民。 扩展资料: 1、特性 (1)原创性。即软件应该是开发者独立设计、独立编制的编码组合。 (2)可感知性。受保护的软件须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通过客观手段表达出来并为人们所知悉。 (3)可再现性。即把软件转载在有形物体上的可能性。 2、开发语言 Perl:脚本语言的先驱,其优秀的文本处理能力,特别是正则表达式,成为了以后许多基于网站开发语言的这方面的基础。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解释性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也是一种功能强大而完善的通用型语言,已经具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成熟且稳定。 Pascal:是一种计算机通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语法严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第一个结构化的编程语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软件 (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软件指的是什么

一分钟了解软件

APP是什么软件

现在我们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互联网或者电视上,经常听到APP这个词,那么APP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别人用软件查我的隐私权怎么办

如你所述,你发现有人用软件查你的隐私权,如果有证据显示,你的隐私正在受到伤害或者受到威胁,那么建议你马上报警,让有专业的警察帮你,这样才能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再有就是我们平时要有保护隐私的习惯,不要上一些不好的网站,避免那些钓鱼网站,平时养成经常清理手机软件,杀杀毒。最后,祝你一切顺利吧!

很多手机软件被曝出泄露用户隐私,我们怎么保护个人的隐私呢?

以前的时候就有人会说通过一些什么软件,就会暴露自己的隐私,所以以至于我心里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很怕去发送一些身份证信息或者是发送一些私人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我都直接屏蔽掉,我都不希望别人知道我的私人信息。所以有很多的事情我都不愿意参与,因为参与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信息都赤裸裸的暴露给了别人。 有一天我发现其实我们人就是赤裸裸的暴露在一些事情上面的。 就像我们的快递信息,其实有一些软件或者有一些平台,他们是知道我们的电话,住址,收件地址等这些信息的。所以这些东西我们是无法隐藏的,我们必须赤裸裸的去看现在,这些平台上面。所以你看这些平台其实就知道我们的私人信息的。另外还有你日常当中使用的一些生活中的软件,其实别人也都知道你的私人信息。你把一些家庭住址打错了,你甚至都很难到家。所以你会发现,不管是公司地址,家里的地址,收快递的地址,你打车所到的地址,其实别人都是知道的。只是说这些信息没有统一的暴露出来,但暴露出来的时候,你的意思就赤裸裸的在别人面前展现了。 但我发现也是不是特别值钱的时候,我觉得也就坦然了。 但我发现很多的平台方他们其实能够看到我的私人信息的时候,我也就释然了。我并不觉得私人信息有多么的隐秘了,因为其实很多情况下,只要有一些人用心就能够搜集到你的很多信息。只要我做好自己,只要我不做其他坏的事情,自然而然这些信息也不会出卖我。而且这些信息也不会去起到伤害我的作用,因为我一直都是做好自己,不伤害他人。 另外有一些平台也有自己的保密协议,也不会随便的去泄露你的信息的,所以很多情况下,有些信息在某些平台还是有保护的价值的,我们尽管做好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就可以了,这些价值随着平台,他们的效益去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隐私软件的怎么显现?

隐私软件一般都有快捷键的话,按一下就那个以后软件会钓出界面来了。平时在后台默默的工作,你不知道看不见。

用什么手机软件保存隐私东西

不推荐使用360,所有的安全软件的隐私锁只要在该软件被破坏后就会失效。用系统自带的功能好一些

你好,那个软件对本人隐私有什么损害吗?

不会的,这个你可以放心,那些不太确定安全性的app不安装到主空间是不会影响的,现在新的emui10是有沙盒管理,更方便你安装那些不怎么安全的app

ZAO换脸APP被微信屏蔽,这个软件涉及哪些风险隐患?

zao是陌陌公司推出的一款换脸产品,用户只需在AAp上传照片,可将自己的脸换成其他人的脸,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不过,AI换脸软件ZAO上线3天微信分享链接就被停止访问,该软件之前就因为用户协议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而引发争议。 在ZAO的用户协议里:在使用zao软件时,把脸换成自己的或者是其他人的脸,意味着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的公司完全免费,可转授权。由于涉及了侵犯肖像权的隐患,引发争议,陌陌公司对此zao已经对条款进行了修改。 该协议增加了一段特别提示,称用户上传的内容人脸等按照法律法规包在zao上。用户同意才能使用,否则不会以任何形式使用上述内容。同时用户可根据zao平台规则删除上述内容,zao将依据相关法律在服务器上删除。 还修改了涉及肖像权的条款,用户上传的zao的内容可被完全使用等文字已经删除。 现阶段支付宝、微信等都支持人脸支付,zao的软件出现会对刷脸支付存在安全隐患。不过,支付宝和微信表示刷脸支付采用3d技术,和其他的验证方式,用户不用担心。、 目前,工信部已经对陌陌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开展自查整改,指导督促企业做好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以及行业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你有在用该软件吗?

换脸APPZAO微信分享链接已停止访问,一夜火爆的软件为何又一夜“暴毙”?

换脸APPZAO微信分享链接已停止访问,一夜火爆的软件就这样忽然消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有很多的原因,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换脸APPZAO很可能会泄露隐私: 换脸APPZAO从表面来看确实十分的吸引人的眼球,总体来说这个技术有很多的好处,也有很多的新鲜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面部,这是以往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微信肯定也是看重这一点,所以才会开始在微信上面使用!之后微信出现停止,其实也是一个无奈之举,因为很可能这个功能更会泄露隐私,毕竟变脸之后,能够其他人,会不会利用这个功能,骗取他人的隐私,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 二、换脸APPZAO在支付方面也有一些安全隐患: 微信现在已经不是简单地相互聊天的软件,而是一个牵涉这支付等交易形式的软件,这样的情况下,微信支付会不会受到威胁,实际上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毕竟微信支付牵涉的资金数额庞大,关系到微信支付的诚信和安全问题,所以换脸APPZAO的功能,很可能会威胁到这一点,因此微信才会做出决定! 三、换脸APPZAO功能的缺陷导致微信取消: 从这个换脸APPZAO的整体情况来分析,实际上任何一个平台,估计也很难接受!这就是说明了一个问题,换脸APPZAO的功能不是很完善,最起码在安全方面有隐患,这就是换脸APPZAO的设计问题,所以需要未来做出改变!

不久前换脸APPZAO还被10多家VC围追堵截,捧上天,为什么如今却被工信部约谈、微信朋友圈屏蔽?

在“ZAO”和“AI换脸”突然火爆起来后,隐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按照当时ZAO默认的用户协议,即“同意或者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这项条款被指出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ZAO 作为一款免费产品,因为处于完全免费状态,产品内部又使用了大量新老影视频的片段,用户流量巨大。据悉,用户使用时必须通过手机号注册登录,其次将手机动态拍摄的面部图片上传以制作视频,即便用户选择了使用手机内的静态图片,也要通过拍摄动态视频加以验证。 一位隐私保护从业者指出,ZAO的用户隐私协议埋了不少雷,建议大家谨慎使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ZAO涉及的是人脸识别等敏感个人信息,在其隐私政策中,ZAO收集用户隐私信息范围包括:人脸的肖像及面部识别特征、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身份信息,这是隐私的核心。 这些条款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质疑。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提醒说,ZAO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相关协议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他还提醒说,即使ZAO下线,留存的用户信息,还是要集中处理才安全。 9月3日,ZAO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这两天一直在反思和修正。并就《用户协议》引发的争议做了四点说明。 ZAO表示,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没有采集任何个人生物识别特征,技术叠加呈现的虚构图像能达到肉眼上近似,但并不是用户真实信息;使用ZAO不会产生支付风险;用户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目前有用户看到注销后的缓存信息,会在后续更新版本时修复。9月1日上午,ZAO微信分享链接被停止访问。页面显示,“网页存在安全风险,被多人投诉”。

使用换脸软件zao会有危险吗 比如银行卡或者支付宝等刷脸的风险

上周末,一款面向大众的AI换脸软件“ZAO”爆红网络:通过这款换脸神器,使用者可以在10秒跟王俊凯、杨幂实现“换脸”。而就在软件走红之际,“ZAO”也被指涉嫌过度攫取用户授权、侵犯隐私、盗用版权以及引发公众对刷脸支付安全的担忧。
今天上午(9月3日),ZAO运营团队通过其微博@ZAO官方助手 发布声明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其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并称,“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反思和修正。”
声明表示,“我们非常理解大家对于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很重视大家的各种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第一时间对《用户协议》条款的文本进行彻底地梳理,对容易引发歧义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
对于外界关注的问题,该团队表示,“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没有采集任何个人生物识别特征,虚构图像能达到肉眼上近似,但并不是用户的真实信息;使用“ZAO”不会产生支付风险;用户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目前有用户看到注销后的缓存信息,会在后续更新版本时修复。

换脸App ZAO说“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为什么它的好戏却似乎演砸了?

近日,一款名为“ZAO”的APP迅速“点燃”社交网络。无需PS操作十分简单,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可将照片上的脸“移花接木”到章子怡、张柏芝、王祖贤、鞠婧祎等各大明星的身上,然后分享朋友圈,甚至“可以和自己的偶像同框”。 不过,在热闹喧嚣之余,ZAO却引发了诸多网友的担心。“如果被人盗用支付宝刷脸怎么办”、“演员拍戏拍个照片就行了,其他都可以用替身”、“以后视频证据出镜的人都不敢肯定是真的了”……伴随着这些质疑,打着“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slogan的ZAO生命线究竟会有多长?从昨晚开始,似乎整个朋友圈都在玩AI换脸。只需短短几秒钟,用户就可以将照片上的脸通过ZAO软件,替换到明星出演的影视剧片段里,生成以自己为主角的小视频。 除了朋友圈都在被换脸刷屏外,#Zao AI换脸#话题还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有趣的玩法,让不少人为之熬红了双眼,直至今天白天,大家“换脸”的热情依旧不减,甚至引发ZAO服务器数度短暂崩溃。 让人好奇的是,主打视频换脸功能的ZAO究竟有着怎样的非凡魔力,能瞬间点燃互联网?“ZAO成功的关键是利用了用户的好奇心。”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换脸产品在国外早有类似的出现,但国内一直没有提供一款好的产品给用户。尤其在“社交分享这块,朋友圈里大家对文字、图片和短视频都厌倦了,朋友圈内容缺乏兴奋点,ZAO出来后,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 然而与此同时,ZAO的大火却也引发了大众对这款软件的担忧和讨论。“换脸一时爽,维权火葬场”、“用户协议非常霸王条款,真让人担心”、“骗子用AI换脸向亲戚朋友骗钱更容易了”等观点受到热议。与此同时,ZAO会持续火爆,还是仅仅昙花一现也成为外界普遍关心的话题。 “仅仅满足用户猎奇和好奇心的产品,生命起伏较大。起得快,落得也快,像之前朋友圈流行的‘换军装照’一样,大家玩一阵就厌倦了。”对此,张毅认为,只一时满足朋友圈内容稀缺的产品多数缺乏长期生命力,而一款生命线长的产品,“是需要帮用户解决问题,或提高效率的。从目前的产品形态来看,ZAO并不具备这些能力。”因此,一夜爆红的ZAO,如何留存更多用户是决定其生命线长短的关键。张毅建议:“在燃起大众使用热情后,ZAO需要快速升级版本才能维持生命力。”

网友因为安全问题卸载ZAO,还有哪些软件因为类似问题被卸载?

目前“ZAO”因为隐私泄露问题而上了热搜,网友们也坐不住了,面对ZAO的道歉,网友们似乎并不领情,纷纷卸载了“ZAO”APP,表达自身的不满。“ZAO”是一款AI视频换脸软件,用户可以在注册后提交照片,和平台提供的短视频中的人物进行换脸,来制作趣味的换脸视频,以此娱乐。 实际上,除了“ZAO”以外,还有很多APP因为存在安全问题而被网友所卸载,前期下架整改的探探、陌陌都是如此。“ZAO”事件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当代网友的安全意识逐渐变高,对于保护自身的隐私也十分在意,只有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就不会给他们留有任何机会。 因为安全问题而被卸载的还有很多游戏APP,或者金融APP。对于一些“求知性”比较强烈的网友经常在浏览器或者下载二维码下载一些未知APP,这些APP可能自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APP所携带的巨量广告和未知链接却是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广告充斥着整个APP,用户一不下就会点击进去,也可能会造成信息的泄露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在正规途径下载合法的APP,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铤而走险,最后泄露自己的隐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第二我们在注册APP的用户时,一定要认真检查用户协议,看是否有触及我们隐私的行为。最后在APP使用时也要主要手机权限的控制,一定要认真看仔细。

ZAO这个软件存在安全隐患吗

绝对我风险

zao这个软件到底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啊

不是已经公开了,会泄露。。。还甩锅。。

ZAO换脸APP被微信屏蔽,这个软件涉及哪些风险隐患?

zao是陌陌公司推出的一款换脸产品,用户只需在AAp上传照片,可将自己的脸换成其他人的脸,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不过,AI换脸软件ZAO上线3天微信分享链接就被停止访问,该软件之前就因为用户协议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而引发争议。 在ZAO的用户协议里:在使用zao软件时,把脸换成自己的或者是其他人的脸,意味着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的公司完全免费,可转授权。由于涉及了侵犯肖像权的隐患,引发争议,陌陌公司对此zao已经对条款进行了修改。 该协议增加了一段特别提示,称用户上传的内容人脸等按照法律法规包在zao上。用户同意才能使用,否则不会以任何形式使用上述内容。同时用户可根据zao平台规则删除上述内容,zao将依据相关法律在服务器上删除。 还修改了涉及肖像权的条款,用户上传的zao的内容可被完全使用等文字已经删除。 现阶段支付宝、微信等都支持人脸支付,zao的软件出现会对刷脸支付存在安全隐患。不过,支付宝和微信表示刷脸支付采用3d技术,和其他的验证方式,用户不用担心。、 目前,工信部已经对陌陌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开展自查整改,指导督促企业做好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以及行业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你有在用该软件吗?

AI 换脸app一夜刷屏惹隐私争议,它还能“zao”多久?

在一夜之间有一款叫做ZAO的APP,在朋友圈里传的特别的火。这是用户通过自己上传的照片,用AI换脸功能,把自己喜欢的影视剧中的角色换成自己,和明星一起演戏。再把这些视频分发到朋友圈里面。 虽然现如今这款APP还有很多的缺陷,比如说换脸之后的不自然,但是网友们玩得特别的嗨。在玩的过程当中逐渐的冷静下来才发现,这款APP在无形当中,也有很大的隐患。 现如今手机号码已经没有隐私可言,被卖来卖去。现如今自己的高清照片也在网上出现,如果说这二者结合在一起,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那就意味着,一旦老人或小孩分辨力比较低的人,会被骗上当也未可知! 这款APP,究竟火到了什么程度呢?不过是短短几天的时间,在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名当中,已经一跃成为第二名。 官方微博称,这个月花了700万所租的服务器,一晚就已经消耗掉了1/3,如果明天还继续这么火爆,只能做一些严格的限制。 正是源于这款APP火爆的程度。所以在换脸APP方面能走的更远,但是关于这款造ZAOAPP能不能走长远,还要俩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款APP,在安全隐患方面所做出的应对政策并不是太好。 在网友们广为使用的同时,对于换脸的安全性以及隐私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而ZAO用户协议当中的内容,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用户协议当中声明,用户发布内容前统一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载权等权利。 有权威的法律人士就给出了这样的建议,ZAOAPP涉嫌过度窃取用户授权,让用户在无形中将自己的肖像权拱手让人。也就是说你的脸完全有可能被别人随意的使用、更换。 另一方面ZAOAPP没有获得明星们肖像授权,如果说用户用明星脸进行变脸,一旦明星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那么ZAOAPP完全可以把法律的锅甩给用户,而自己不承担任何的侵权责任。 在8月31号晚,ZAO修改了此前的用户协议。即便如此,其中还有着很多的条款,需要商榷,有很多的路还需要探索。

查看全部
收到5637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