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首页 圈子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 发展 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形成之中,目前从不同的侧面考虑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时出现了多种观点或理论流派,以下仅简要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理论雏形。 (一)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各种自然资源如按照其是否具有自我再生的性质可简单地归为两大类,即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以自己生产、自己或由自然界更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后者不具备自我繁殖能力或自然界不能自我更新(或者更新速度与人类利用速度相比极其缓慢),在自然界中的储存量如连续使用会逐步减少,直至枯竭,如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又可分为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两种。 自然资源不但向人类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而且还以其他多种形式向人类提供服务。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的基本来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自人类出现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平静的,由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较为单调、平薄的物质需求结构,对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多大的压力。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需求量不断增加,需求的质越来越精细,时至今日已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就在人类沉醉于自己取得的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之时,却惊愕地发现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资源危机以及相关的环境危机已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森林锐减、草场退化、生物物种消失与多样性减少、土地侵蚀与沙漠化、化石能源与矿产的急速消耗以至某些种类已面临枯竭、大气与水体污染、臭氧洞与温室效应等。归结起来,自然资源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某些用作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可再生资源由于过度地或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远远超过了我们当代人的合理用量和品位,已至接近或部分接近于枯竭;其次,可再生资源由于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其再生能力已受到严重损害,从而限制了利用的可能性。 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人类对它的利用一定要考虑是否会损害该种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或自然界的更新能力,要做好规划、管理、补偿、再造、循环、环境保护等各种工作,以避免其在资源提供的质和量上有所改变甚至退化到不能提供该种资源的水平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没有新的替代品或生活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以前,由于该类资源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其总存量是固定的,利用了多少,总存量就减少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是绝对的,而“可持续”则是相对的。因此,对这类资源所谓的可持续利用不是保持其存量水平的不变,而是指其利用消耗速率要低到在其存量枯竭之前能发现新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可持续利用的速率必须低于或至多只能相当于替代品可能发现或研制出现的时间周期相应值。由于替代品形成或发现速率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能意味着使其消耗速率尽可能降低。 (二)“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 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的无竞争性和无排他性的特性。消费的无竞争性一般指某人对某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如大气环境就是无竞争性的消费品,因为某人呼吸新鲜空气不会影响他人对新鲜空气的呼吸。在以往的长时期中,许多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直被认为是“公共物品”,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趋严重,如高质量的大气环境、清洁的水资源等,也已逐渐不再成为可以任意无限使用而不影响他人的纯粹公共物品了。因此,“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认为,环境质量可以看做是公共物品,但它被人类利用是有一定价值和价格的,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被恶化后要恢复到原来状态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并且,环境的恶化往往会给相关产业或生产、经营等带来巨额损失;所以,必须从经济学上将环境质量的价值纳入到经济核算体系中,并从经济学上探讨人类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模式,以防止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河流上游造纸厂、化工厂的排污,造成整条河流的污染,使河流中、下游的农业、水产业、人民生活用水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经济学上看是完全得不偿失的;还有许多环境质量恶化在短期内很难评估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有些可能对于将来是更致命的危害,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臭氧层的损耗等,对于这些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根据布伦特兰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潜藏的判断是,现今的发展模式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但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已构成了危害。由于当代人与后代人相比较起来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即客观上使用和占有资源的机会更大,当代人很难抑制自己过度使用和占有资源的冲动。因此,代际之间能否公平的讨论主要出自对未来世代发展机会的担忧上。显然,依据布伦特兰的定义,从财富在代际之间分配的公平性角度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一;其核心仍然是如何看待自然和看待后代人的利益,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采取今天的行动。 通常来说,社会财富应包括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人造资本是人类活动创造的财富或产品,包括使用的机器、厂房、基础设施、道路和船只等。自然资本是自然界中可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资产,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环境的净化能力以及各种环境和生态功能等。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含知识与技能)及相应在教育、健康与营养物方面的投资。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财富总额不少于上代人留给当代人的财富总额的话,就可认为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分配是公平的,即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必须区分财富总额中的三种资本类型,应保持各类资本份额基本恒定,但允许其中某特定资本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的资本来替代。即某种类型资本存量的减少是以同种类型资本的其他形式的资本来补偿,而非其他类型的资本。例如,对于自然资本而言,耗竭石油所得的收益不仅需要进行自然资本再投资,而且要保证后代所能获得的能源至少与我们今天所消耗掉的能源一样多。特别是要考虑自然资本的某些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如生态系统提供的清洁水源、净化空气、降解废弃物、维持CO2 平衡、过滤紫外线及新药开发库源等功能是不可能完全被替代的。总体看,追求代际之间总资本存量(尤其是自然资本)的不减少,保证环境(自然)资本的最低安全标准,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所给出的约束条件,作为宏观指导策略是具有借鉴启迪作用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及跨国界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关注和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1) 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2) 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

(3)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尼什曾说过,就社会变革的角度而言,1800年—1850年可称为迅速变革的时期;从1950年开始,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一个彻底变革的时期;而70年代以来,变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可称作“痉挛性变革时期”。社会以及人的能力的迅速发展,确实使人类在控制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宏观领域,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在微观领域,我们已经深入到原子核内部的研究,并把成果应用于解决能源问题和武器制造上。人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前途就会越来越光明。
但是,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这些进步却产生了种种疑虑,人们越来越感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需要在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变革,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全球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受到威胁。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在这种形式下,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将其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明确地提出并给予系统阐述的是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这一大纲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的委托,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支持和协作下制定的。在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为了使人们对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所提出的观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落实到行动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1年推出了另一部具有国际影响的文件——《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人们有时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的概念混为一谈,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持续增长”这个观念是不确切的。严格地说,没有任何自然事物可以无休止地、持续地增长。而“持续利用”这一概念则只能用于再生资源,当人们的利用不超过其负荷极限时有可能达到持续利用,这一概念也不适用于非再生资源。因此,在《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3年11月成立)于1987年2月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普遍接受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并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到了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的共同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也有专家认为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三个原则,即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阶跃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公平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应该有同样选择的空间。 可持续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离开了资源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和谐性原则(或者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和谐性,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指出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需求性原则: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撑,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它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于市场而发展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人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仍然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可持续发展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高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已经隐含了高效性原则。事实上前四项原则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高效性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里的高效性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阶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间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3)包括: 第一,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必须全力防止地球生物资源的衰竭和灭绝。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第三,人类发展受自然资源所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经营管理战略,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主张产品、效率、资源和环境并重,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社会稳定和公平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就是: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中要尽量地减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各代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清洁生产和无害环境或有益环境的技术体系等。 四、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之内涵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国对自己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都进行着长远的战略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借鉴专家的观点来对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问题略作探讨,由此来窥探国际石油可持续发展观。 石油资源是基础,充足的石油资源和合理的勘探开发投入,可以保证有效的供给。对国内油气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既取决于对自然资源潜力的客观认识与合理开发利用,也与这个国家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程度有关。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利用国际资源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面对“非常”国际事态情况下,没有国际合作,没有满足国家一定时期需求的石油储备,国家石油安全也难以保证。石化工业的发展规模与布局既与国家石油资源潜力、质量品位和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对油气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有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尽管油气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比例却很低。因此,倡导节约利用油气资源,并积极寻求替代能源,就成为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国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鼓励和推进。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关系。在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强调油气资源的持续利用,油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油气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首先,石油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油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采取适合中国资源特色的油气资源利用战略,是保护资源、保证中国油气长久安全供应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第二,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石油企业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扩大盈利,发展生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负有保护环境、保障石油持续供应的社会责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石油企业只有建立起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把企业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与对社会贡献的责任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石油工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石油勘探开发及运输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或因事故发生泄漏,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石油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也会排放有害物质。因此,石油工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同时,赢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正是基于同样的理解与认识,国际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2003年4月8日在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政策、出口和贸易促进分会上,就美国能源形势、全球能源安全等问题作了报告。丹尼尔认为(2003):基于美国过去30多年的经历,保障能源安全应遵循8个原则,即:全球只有一个石油市场,美国只是该市场的一部分,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全球市场的稳定;能源供应多样化是能源安全主要保障之一;应急储备是应对石油中断的第一道防线;现在的石油市场比数十年前已有更大的灵活性,干预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寻求与其他石油进口国建立能源合作关系,不管这些国家是工业化国家、新的“全球化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还是贫穷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利用高质量的信息并加快信息在石油业的传递减少恐慌;美国需要与大部分石油输出国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牢固的对话和合作关系;健康的、由技术推动的国内能源工业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考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因素,致力于广泛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这些观点无不从同样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油气的支持,油气的可持续供应需要国家从多个方面考虑,并坚持油气可持续发展观,采取油气可持续供应措施。

被浏览次数
177069
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尼什曾说过,就社会变革的角度而言,1800年—1850年可称为迅速变革的时期;从1950年开始,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一个彻底变革的时期;而70年代以来,变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可称作“痉挛性变革时期”。社会以及人的能力的迅速发展,确实使人类在控制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宏观领域,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在微观领域,我们已经深入到原子核内部的研究,并把成果应用于解决能源问题和武器制造上。人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前途就会越来越光明。
但是,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这些进步却产生了种种疑虑,人们越来越感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需要在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变革,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及跨国界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关注和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1) 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2) 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

(3)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也极为关注。1991年,中国发起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庄严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1994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了支持《议程》的实施,同时还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意义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官方对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高峰。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性质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 。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了原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这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同时也是对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积极响应。《纲要》提出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发展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为了落实上述任务,《纲要》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一是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是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是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评论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因此,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在论(事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由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概而言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实现客体主体化;(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言,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证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实现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望采纳 谢谢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形成之中,目前从不同的侧面考虑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时出现了多种观点或理论流派,以下仅简要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理论雏形。 (一)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各种自然资源如按照其是否具有自我再生的性质可简单地归为两大类,即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以自己生产、自己或由自然界更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后者不具备自我繁殖能力或自然界不能自我更新(或者更新速度与人类利用速度相比极其缓慢),在自然界中的储存量如连续使用会逐步减少,直至枯竭,如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又可分为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两种。 自然资源不但向人类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而且还以其他多种形式向人类提供服务。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的基本来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自人类出现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平静的,由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较为单调、平薄的物质需求结构,对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多大的压力。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需求量不断增加,需求的质越来越精细,时至今日已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就在人类沉醉于自己取得的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之时,却惊愕地发现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资源危机以及相关的环境危机已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森林锐减、草场退化、生物物种消失与多样性减少、土地侵蚀与沙漠化、化石能源与矿产的急速消耗以至某些种类已面临枯竭、大气与水体污染、臭氧洞与温室效应等。归结起来,自然资源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某些用作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可再生资源由于过度地或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远远超过了我们当代人的合理用量和品位,已至接近或部分接近于枯竭;其次,可再生资源由于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其再生能力已受到严重损害,从而限制了利用的可能性。 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人类对它的利用一定要考虑是否会损害该种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或自然界的更新能力,要做好规划、管理、补偿、再造、循环、环境保护等各种工作,以避免其在资源提供的质和量上有所改变甚至退化到不能提供该种资源的水平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没有新的替代品或生活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以前,由于该类资源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其总存量是固定的,利用了多少,总存量就减少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是绝对的,而“可持续”则是相对的。因此,对这类资源所谓的可持续利用不是保持其存量水平的不变,而是指其利用消耗速率要低到在其存量枯竭之前能发现新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可持续利用的速率必须低于或至多只能相当于替代品可能发现或研制出现的时间周期相应值。由于替代品形成或发现速率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能意味着使其消耗速率尽可能降低。 (二)“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 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的无竞争性和无排他性的特性。消费的无竞争性一般指某人对某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如大气环境就是无竞争性的消费品,因为某人呼吸新鲜空气不会影响他人对新鲜空气的呼吸。在以往的长时期中,许多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直被认为是“公共物品”,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趋严重,如高质量的大气环境、清洁的水资源等,也已逐渐不再成为可以任意无限使用而不影响他人的纯粹公共物品了。因此,“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认为,环境质量可以看做是公共物品,但它被人类利用是有一定价值和价格的,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被恶化后要恢复到原来状态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并且,环境的恶化往往会给相关产业或生产、经营等带来巨额损失;所以,必须从经济学上将环境质量的价值纳入到经济核算体系中,并从经济学上探讨人类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模式,以防止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河流上游造纸厂、化工厂的排污,造成整条河流的污染,使河流中、下游的农业、水产业、人民生活用水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经济学上看是完全得不偿失的;还有许多环境质量恶化在短期内很难评估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有些可能对于将来是更致命的危害,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臭氧层的损耗等,对于这些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根据布伦特兰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潜藏的判断是,现今的发展模式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但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已构成了危害。由于当代人与后代人相比较起来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即客观上使用和占有资源的机会更大,当代人很难抑制自己过度使用和占有资源的冲动。因此,代际之间能否公平的讨论主要出自对未来世代发展机会的担忧上。显然,依据布伦特兰的定义,从财富在代际之间分配的公平性角度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一;其核心仍然是如何看待自然和看待后代人的利益,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采取今天的行动。 通常来说,社会财富应包括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人造资本是人类活动创造的财富或产品,包括使用的机器、厂房、基础设施、道路和船只等。自然资本是自然界中可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资产,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环境的净化能力以及各种环境和生态功能等。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含知识与技能)及相应在教育、健康与营养物方面的投资。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财富总额不少于上代人留给当代人的财富总额的话,就可认为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分配是公平的,即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必须区分财富总额中的三种资本类型,应保持各类资本份额基本恒定,但允许其中某特定资本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的资本来替代。即某种类型资本存量的减少是以同种类型资本的其他形式的资本来补偿,而非其他类型的资本。例如,对于自然资本而言,耗竭石油所得的收益不仅需要进行自然资本再投资,而且要保证后代所能获得的能源至少与我们今天所消耗掉的能源一样多。特别是要考虑自然资本的某些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如生态系统提供的清洁水源、净化空气、降解废弃物、维持CO2 平衡、过滤紫外线及新药开发库源等功能是不可能完全被替代的。总体看,追求代际之间总资本存量(尤其是自然资本)的不减少,保证环境(自然)资本的最低安全标准,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所给出的约束条件,作为宏观指导策略是具有借鉴启迪作用的。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三、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尼什曾说过,就社会变革的角度而言,1800年—1850年可称为迅速变革的时期;从1950年开始,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一个彻底变革的时期;而70年代以来,变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可称作“痉挛性变革时期”。社会以及人的能力的迅速发展,确实使人类在控制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宏观领域,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在微观领域,我们已经深入到原子核内部的研究,并把成果应用于解决能源问题和武器制造上。人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前途就会越来越光明。
但是,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这些进步却产生了种种疑虑,人们越来越感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需要在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变革,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全球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受到威胁。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在这种形式下,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将其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明确地提出并给予系统阐述的是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这一大纲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的委托,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支持和协作下制定的。在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为了使人们对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所提出的观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落实到行动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1年推出了另一部具有国际影响的文件——《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人们有时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的概念混为一谈,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持续增长”这个观念是不确切的。严格地说,没有任何自然事物可以无休止地、持续地增长。而“持续利用”这一概念则只能用于再生资源,当人们的利用不超过其负荷极限时有可能达到持续利用,这一概念也不适用于非再生资源。因此,在《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3年11月成立)于1987年2月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普遍接受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并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到了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的共同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也有专家认为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三个原则,即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阶跃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公平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应该有同样选择的空间。 可持续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离开了资源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和谐性原则(或者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和谐性,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指出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需求性原则: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撑,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它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于市场而发展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人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仍然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可持续发展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高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已经隐含了高效性原则。事实上前四项原则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高效性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里的高效性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阶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间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3)包括: 第一,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必须全力防止地球生物资源的衰竭和灭绝。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第三,人类发展受自然资源所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经营管理战略,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主张产品、效率、资源和环境并重,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社会稳定和公平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就是: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中要尽量地减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各代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清洁生产和无害环境或有益环境的技术体系等。 四、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之内涵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国对自己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都进行着长远的战略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借鉴专家的观点来对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问题略作探讨,由此来窥探国际石油可持续发展观。 石油资源是基础,充足的石油资源和合理的勘探开发投入,可以保证有效的供给。对国内油气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既取决于对自然资源潜力的客观认识与合理开发利用,也与这个国家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程度有关。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利用国际资源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面对“非常”国际事态情况下,没有国际合作,没有满足国家一定时期需求的石油储备,国家石油安全也难以保证。石化工业的发展规模与布局既与国家石油资源潜力、质量品位和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对油气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有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尽管油气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比例却很低。因此,倡导节约利用油气资源,并积极寻求替代能源,就成为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国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鼓励和推进。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关系。在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强调油气资源的持续利用,油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油气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首先,石油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油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采取适合中国资源特色的油气资源利用战略,是保护资源、保证中国油气长久安全供应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第二,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石油企业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扩大盈利,发展生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负有保护环境、保障石油持续供应的社会责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石油企业只有建立起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把企业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与对社会贡献的责任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石油工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石油勘探开发及运输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或因事故发生泄漏,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石油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也会排放有害物质。因此,石油工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同时,赢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正是基于同样的理解与认识,国际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2003年4月8日在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政策、出口和贸易促进分会上,就美国能源形势、全球能源安全等问题作了报告。丹尼尔认为(2003):基于美国过去30多年的经历,保障能源安全应遵循8个原则,即:全球只有一个石油市场,美国只是该市场的一部分,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全球市场的稳定;能源供应多样化是能源安全主要保障之一;应急储备是应对石油中断的第一道防线;现在的石油市场比数十年前已有更大的灵活性,干预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寻求与其他石油进口国建立能源合作关系,不管这些国家是工业化国家、新的“全球化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还是贫穷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利用高质量的信息并加快信息在石油业的传递减少恐慌;美国需要与大部分石油输出国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牢固的对话和合作关系;健康的、由技术推动的国内能源工业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考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因素,致力于广泛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这些观点无不从同样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油气的支持,油气的可持续供应需要国家从多个方面考虑,并坚持油气可持续发展观,采取油气可持续供应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也极为关注。1991年,中国发起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庄严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1994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了支持《议程》的实施,同时还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意义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官方对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高峰。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性质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 。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了原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这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同时也是对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积极响应。《纲要》提出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发展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为了落实上述任务,《纲要》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一是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是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是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评论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因此,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在论(事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由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概而言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实现客体主体化;(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言,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证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实现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望采纳 谢谢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及跨国界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关注和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1) 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2) 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

(3)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形成之中,目前从不同的侧面考虑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时出现了多种观点或理论流派,以下仅简要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理论雏形。 (一)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各种自然资源如按照其是否具有自我再生的性质可简单地归为两大类,即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以自己生产、自己或由自然界更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后者不具备自我繁殖能力或自然界不能自我更新(或者更新速度与人类利用速度相比极其缓慢),在自然界中的储存量如连续使用会逐步减少,直至枯竭,如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又可分为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两种。 自然资源不但向人类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而且还以其他多种形式向人类提供服务。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的基本来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自人类出现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平静的,由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较为单调、平薄的物质需求结构,对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多大的压力。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需求量不断增加,需求的质越来越精细,时至今日已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就在人类沉醉于自己取得的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之时,却惊愕地发现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资源危机以及相关的环境危机已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森林锐减、草场退化、生物物种消失与多样性减少、土地侵蚀与沙漠化、化石能源与矿产的急速消耗以至某些种类已面临枯竭、大气与水体污染、臭氧洞与温室效应等。归结起来,自然资源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某些用作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可再生资源由于过度地或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远远超过了我们当代人的合理用量和品位,已至接近或部分接近于枯竭;其次,可再生资源由于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其再生能力已受到严重损害,从而限制了利用的可能性。 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人类对它的利用一定要考虑是否会损害该种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或自然界的更新能力,要做好规划、管理、补偿、再造、循环、环境保护等各种工作,以避免其在资源提供的质和量上有所改变甚至退化到不能提供该种资源的水平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没有新的替代品或生活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以前,由于该类资源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其总存量是固定的,利用了多少,总存量就减少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是绝对的,而“可持续”则是相对的。因此,对这类资源所谓的可持续利用不是保持其存量水平的不变,而是指其利用消耗速率要低到在其存量枯竭之前能发现新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可持续利用的速率必须低于或至多只能相当于替代品可能发现或研制出现的时间周期相应值。由于替代品形成或发现速率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能意味着使其消耗速率尽可能降低。 (二)“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 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的无竞争性和无排他性的特性。消费的无竞争性一般指某人对某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如大气环境就是无竞争性的消费品,因为某人呼吸新鲜空气不会影响他人对新鲜空气的呼吸。在以往的长时期中,许多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直被认为是“公共物品”,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趋严重,如高质量的大气环境、清洁的水资源等,也已逐渐不再成为可以任意无限使用而不影响他人的纯粹公共物品了。因此,“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认为,环境质量可以看做是公共物品,但它被人类利用是有一定价值和价格的,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被恶化后要恢复到原来状态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并且,环境的恶化往往会给相关产业或生产、经营等带来巨额损失;所以,必须从经济学上将环境质量的价值纳入到经济核算体系中,并从经济学上探讨人类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模式,以防止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河流上游造纸厂、化工厂的排污,造成整条河流的污染,使河流中、下游的农业、水产业、人民生活用水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经济学上看是完全得不偿失的;还有许多环境质量恶化在短期内很难评估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有些可能对于将来是更致命的危害,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臭氧层的损耗等,对于这些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根据布伦特兰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潜藏的判断是,现今的发展模式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但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已构成了危害。由于当代人与后代人相比较起来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即客观上使用和占有资源的机会更大,当代人很难抑制自己过度使用和占有资源的冲动。因此,代际之间能否公平的讨论主要出自对未来世代发展机会的担忧上。显然,依据布伦特兰的定义,从财富在代际之间分配的公平性角度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一;其核心仍然是如何看待自然和看待后代人的利益,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采取今天的行动。 通常来说,社会财富应包括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人造资本是人类活动创造的财富或产品,包括使用的机器、厂房、基础设施、道路和船只等。自然资本是自然界中可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资产,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环境的净化能力以及各种环境和生态功能等。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含知识与技能)及相应在教育、健康与营养物方面的投资。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财富总额不少于上代人留给当代人的财富总额的话,就可认为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分配是公平的,即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必须区分财富总额中的三种资本类型,应保持各类资本份额基本恒定,但允许其中某特定资本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的资本来替代。即某种类型资本存量的减少是以同种类型资本的其他形式的资本来补偿,而非其他类型的资本。例如,对于自然资本而言,耗竭石油所得的收益不仅需要进行自然资本再投资,而且要保证后代所能获得的能源至少与我们今天所消耗掉的能源一样多。特别是要考虑自然资本的某些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如生态系统提供的清洁水源、净化空气、降解废弃物、维持CO2 平衡、过滤紫外线及新药开发库源等功能是不可能完全被替代的。总体看,追求代际之间总资本存量(尤其是自然资本)的不减少,保证环境(自然)资本的最低安全标准,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所给出的约束条件,作为宏观指导策略是具有借鉴启迪作用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使物质循环,变废为宝,以实现循环流通,使其发挥自身最大限度的利用,就像是大海中的水循环。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也极为关注。1991年,中国发起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庄严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1994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了支持《议程》的实施,同时还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意义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官方对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高峰。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性质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 。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了原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这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同时也是对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积极响应。《纲要》提出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发展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为了落实上述任务,《纲要》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一是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是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是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可持续发展-评论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因此,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在论(事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由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概而言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实现客体主体化;(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言,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证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实现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望采纳 谢谢

 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全球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受到威胁。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在这种形式下,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将其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明确地提出并给予系统阐述的是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这一大纲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的委托,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支持和协作下制定的。在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为了使人们对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所提出的观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落实到行动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1年推出了另一部具有国际影响的文件——《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人们有时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的概念混为一谈,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持续增长”这个观念是不确切的。严格地说,没有任何自然事物可以无休止地、持续地增长。而“持续利用”这一概念则只能用于再生资源,当人们的利用不超过其负荷极限时有可能达到持续利用,这一概念也不适用于非再生资源。因此,在《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3年11月成立)于1987年2月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普遍接受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并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到了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的共同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也有专家认为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三个原则,即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阶跃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公平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应该有同样选择的空间。 可持续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离开了资源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和谐性原则(或者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和谐性,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指出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需求性原则: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撑,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它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于市场而发展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人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仍然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可持续发展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高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已经隐含了高效性原则。事实上前四项原则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高效性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里的高效性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阶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间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3)包括: 第一,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必须全力防止地球生物资源的衰竭和灭绝。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第三,人类发展受自然资源所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经营管理战略,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主张产品、效率、资源和环境并重,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社会稳定和公平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就是: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中要尽量地减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各代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清洁生产和无害环境或有益环境的技术体系等。 四、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之内涵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国对自己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都进行着长远的战略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借鉴专家的观点来对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问题略作探讨,由此来窥探国际石油可持续发展观。 石油资源是基础,充足的石油资源和合理的勘探开发投入,可以保证有效的供给。对国内油气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既取决于对自然资源潜力的客观认识与合理开发利用,也与这个国家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程度有关。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利用国际资源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面对“非常”国际事态情况下,没有国际合作,没有满足国家一定时期需求的石油储备,国家石油安全也难以保证。石化工业的发展规模与布局既与国家石油资源潜力、质量品位和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对油气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有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尽管油气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比例却很低。因此,倡导节约利用油气资源,并积极寻求替代能源,就成为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国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鼓励和推进。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关系。在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强调油气资源的持续利用,油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油气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首先,石油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油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采取适合中国资源特色的油气资源利用战略,是保护资源、保证中国油气长久安全供应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第二,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石油企业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扩大盈利,发展生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负有保护环境、保障石油持续供应的社会责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石油企业只有建立起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把企业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与对社会贡献的责任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石油工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石油勘探开发及运输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或因事故发生泄漏,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石油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也会排放有害物质。因此,石油工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同时,赢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正是基于同样的理解与认识,国际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2003年4月8日在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政策、出口和贸易促进分会上,就美国能源形势、全球能源安全等问题作了报告。丹尼尔认为(2003):基于美国过去30多年的经历,保障能源安全应遵循8个原则,即:全球只有一个石油市场,美国只是该市场的一部分,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全球市场的稳定;能源供应多样化是能源安全主要保障之一;应急储备是应对石油中断的第一道防线;现在的石油市场比数十年前已有更大的灵活性,干预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寻求与其他石油进口国建立能源合作关系,不管这些国家是工业化国家、新的“全球化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还是贫穷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利用高质量的信息并加快信息在石油业的传递减少恐慌;美国需要与大部分石油输出国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牢固的对话和合作关系;健康的、由技术推动的国内能源工业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考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因素,致力于广泛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这些观点无不从同样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油气的支持,油气的可持续供应需要国家从多个方面考虑,并坚持油气可持续发展观,采取油气可持续供应措施。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尼什曾说过,就社会变革的角度而言,1800年—1850年可称为迅速变革的时期;从1950年开始,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一个彻底变革的时期;而70年代以来,变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可称作“痉挛性变革时期”。社会以及人的能力的迅速发展,确实使人类在控制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宏观领域,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在微观领域,我们已经深入到原子核内部的研究,并把成果应用于解决能源问题和武器制造上。人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前途就会越来越光明。
但是,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这些进步却产生了种种疑虑,人们越来越感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需要在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变革,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形成之中,目前从不同的侧面考虑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时出现了多种观点或理论流派,以下仅简要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理论雏形。 (一)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各种自然资源如按照其是否具有自我再生的性质可简单地归为两大类,即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以自己生产、自己或由自然界更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后者不具备自我繁殖能力或自然界不能自我更新(或者更新速度与人类利用速度相比极其缓慢),在自然界中的储存量如连续使用会逐步减少,直至枯竭,如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又可分为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两种。 自然资源不但向人类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而且还以其他多种形式向人类提供服务。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的基本来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自人类出现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平静的,由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较为单调、平薄的物质需求结构,对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多大的压力。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需求量不断增加,需求的质越来越精细,时至今日已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就在人类沉醉于自己取得的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之时,却惊愕地发现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资源危机以及相关的环境危机已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森林锐减、草场退化、生物物种消失与多样性减少、土地侵蚀与沙漠化、化石能源与矿产的急速消耗以至某些种类已面临枯竭、大气与水体污染、臭氧洞与温室效应等。归结起来,自然资源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某些用作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可再生资源由于过度地或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远远超过了我们当代人的合理用量和品位,已至接近或部分接近于枯竭;其次,可再生资源由于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其再生能力已受到严重损害,从而限制了利用的可能性。 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人类对它的利用一定要考虑是否会损害该种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或自然界的更新能力,要做好规划、管理、补偿、再造、循环、环境保护等各种工作,以避免其在资源提供的质和量上有所改变甚至退化到不能提供该种资源的水平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没有新的替代品或生活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以前,由于该类资源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其总存量是固定的,利用了多少,总存量就减少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是绝对的,而“可持续”则是相对的。因此,对这类资源所谓的可持续利用不是保持其存量水平的不变,而是指其利用消耗速率要低到在其存量枯竭之前能发现新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可持续利用的速率必须低于或至多只能相当于替代品可能发现或研制出现的时间周期相应值。由于替代品形成或发现速率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能意味着使其消耗速率尽可能降低。 (二)“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 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的无竞争性和无排他性的特性。消费的无竞争性一般指某人对某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如大气环境就是无竞争性的消费品,因为某人呼吸新鲜空气不会影响他人对新鲜空气的呼吸。在以往的长时期中,许多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直被认为是“公共物品”,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趋严重,如高质量的大气环境、清洁的水资源等,也已逐渐不再成为可以任意无限使用而不影响他人的纯粹公共物品了。因此,“公共物品”的价值理论认为,环境质量可以看做是公共物品,但它被人类利用是有一定价值和价格的,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被恶化后要恢复到原来状态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并且,环境的恶化往往会给相关产业或生产、经营等带来巨额损失;所以,必须从经济学上将环境质量的价值纳入到经济核算体系中,并从经济学上探讨人类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模式,以防止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河流上游造纸厂、化工厂的排污,造成整条河流的污染,使河流中、下游的农业、水产业、人民生活用水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经济学上看是完全得不偿失的;还有许多环境质量恶化在短期内很难评估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有些可能对于将来是更致命的危害,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臭氧层的损耗等,对于这些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根据布伦特兰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潜藏的判断是,现今的发展模式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但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已构成了危害。由于当代人与后代人相比较起来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即客观上使用和占有资源的机会更大,当代人很难抑制自己过度使用和占有资源的冲动。因此,代际之间能否公平的讨论主要出自对未来世代发展机会的担忧上。显然,依据布伦特兰的定义,从财富在代际之间分配的公平性角度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一;其核心仍然是如何看待自然和看待后代人的利益,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采取今天的行动。 通常来说,社会财富应包括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人造资本是人类活动创造的财富或产品,包括使用的机器、厂房、基础设施、道路和船只等。自然资本是自然界中可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资产,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环境的净化能力以及各种环境和生态功能等。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含知识与技能)及相应在教育、健康与营养物方面的投资。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财富总额不少于上代人留给当代人的财富总额的话,就可认为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分配是公平的,即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必须区分财富总额中的三种资本类型,应保持各类资本份额基本恒定,但允许其中某特定资本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的资本来替代。即某种类型资本存量的减少是以同种类型资本的其他形式的资本来补偿,而非其他类型的资本。例如,对于自然资本而言,耗竭石油所得的收益不仅需要进行自然资本再投资,而且要保证后代所能获得的能源至少与我们今天所消耗掉的能源一样多。特别是要考虑自然资本的某些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如生态系统提供的清洁水源、净化空气、降解废弃物、维持CO2 平衡、过滤紫外线及新药开发库源等功能是不可能完全被替代的。总体看,追求代际之间总资本存量(尤其是自然资本)的不减少,保证环境(自然)资本的最低安全标准,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所给出的约束条件,作为宏观指导策略是具有借鉴启迪作用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及跨国界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关注和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1) 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2) 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

(3)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全球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受到威胁。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在这种形式下,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将其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明确地提出并给予系统阐述的是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这一大纲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的委托,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支持和协作下制定的。在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为了使人们对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所提出的观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落实到行动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1年推出了另一部具有国际影响的文件——《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人们有时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的概念混为一谈,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持续增长”这个观念是不确切的。严格地说,没有任何自然事物可以无休止地、持续地增长。而“持续利用”这一概念则只能用于再生资源,当人们的利用不超过其负荷极限时有可能达到持续利用,这一概念也不适用于非再生资源。因此,在《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3年11月成立)于1987年2月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普遍接受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并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到了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的共同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也有专家认为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三个原则,即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阶跃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公平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应该有同样选择的空间。 可持续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离开了资源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和谐性原则(或者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和谐性,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指出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需求性原则: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撑,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它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于市场而发展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人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仍然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可持续发展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高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已经隐含了高效性原则。事实上前四项原则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高效性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里的高效性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阶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间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3)包括: 第一,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必须全力防止地球生物资源的衰竭和灭绝。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第三,人类发展受自然资源所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经营管理战略,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主张产品、效率、资源和环境并重,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社会稳定和公平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就是: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中要尽量地减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各代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清洁生产和无害环境或有益环境的技术体系等。 四、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之内涵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国对自己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都进行着长远的战略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借鉴专家的观点来对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问题略作探讨,由此来窥探国际石油可持续发展观。 石油资源是基础,充足的石油资源和合理的勘探开发投入,可以保证有效的供给。对国内油气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既取决于对自然资源潜力的客观认识与合理开发利用,也与这个国家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程度有关。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利用国际资源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面对“非常”国际事态情况下,没有国际合作,没有满足国家一定时期需求的石油储备,国家石油安全也难以保证。石化工业的发展规模与布局既与国家石油资源潜力、质量品位和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对油气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有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尽管油气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比例却很低。因此,倡导节约利用油气资源,并积极寻求替代能源,就成为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国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鼓励和推进。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关系。在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强调油气资源的持续利用,油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油气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首先,石油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油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采取适合中国资源特色的油气资源利用战略,是保护资源、保证中国油气长久安全供应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第二,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石油企业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扩大盈利,发展生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负有保护环境、保障石油持续供应的社会责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石油企业只有建立起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把企业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与对社会贡献的责任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石油工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石油勘探开发及运输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或因事故发生泄漏,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石油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也会排放有害物质。因此,石油工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同时,赢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正是基于同样的理解与认识,国际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2003年4月8日在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政策、出口和贸易促进分会上,就美国能源形势、全球能源安全等问题作了报告。丹尼尔认为(2003):基于美国过去30多年的经历,保障能源安全应遵循8个原则,即:全球只有一个石油市场,美国只是该市场的一部分,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全球市场的稳定;能源供应多样化是能源安全主要保障之一;应急储备是应对石油中断的第一道防线;现在的石油市场比数十年前已有更大的灵活性,干预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寻求与其他石油进口国建立能源合作关系,不管这些国家是工业化国家、新的“全球化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还是贫穷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利用高质量的信息并加快信息在石油业的传递减少恐慌;美国需要与大部分石油输出国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牢固的对话和合作关系;健康的、由技术推动的国内能源工业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考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因素,致力于广泛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这些观点无不从同样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油气的支持,油气的可持续供应需要国家从多个方面考虑,并坚持油气可持续发展观,采取油气可持续供应措施。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六、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 突出强调发展的主题

从单纯地重视科技发展、把经济增长看做“硬道理”而其他方面归为“软道理”,转变到强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要同文化教育、生态、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无疑是当代发展思想和发展实践的飞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淡化、模糊甚至冲击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可持续发展首选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可持续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种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概念有明显的区别,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和提高机会的平等性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是含义更广的发展目标,而经济增长则一般被定义为人均国民经济总值或实际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因此,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可持续发展是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一个不能保持或提高人均实际收入的社会不可能是发展的,而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以其它社会和政治团体为代价而获得,那么这种发展也是有害的。因此,要达到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新审视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其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而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发展,作为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为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剧增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同时逐步实现现代化和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肮脏。

2.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讲究生态效益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可持续发展要求节约资源,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治全球性环境污染,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一句话,要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展,决不是人类所期盼的发展。

3. 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①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 本;②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③由于今天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不能为后代人利用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产品销售价格则应是这些成本加上利税及流通费用的总和, 由生产者,最终则由消费者负担。否则,环境保护仍然只能得到口头上的重视而不会在各项工作中真正落实。

4.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

可持续发展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因此需要改变过去各个部门封闭地、分隔地、“单打一”地分别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的做法,提倡根据周密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原则,全面的信息和综合的要求来制定政策并予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纳入经济发展、人口、环境、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项立法及重大决策之中。

5.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里约宣言》强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当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标之一,也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宏观标准之一。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现代高度文明的体现,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摒弃过去虐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错误态度,改变不恰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全面规范人们的经济-社会行为和资源-环境行为,从而营造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融合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体现以高素质的人为中心的高度文明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使物质循环,变废为宝,以实现循环流通,使其发挥自身最大限度的利用,就像是大海中的水循环。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含义及其相关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 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持续性概念最早由生态学家提出,即所谓生态持续性,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之间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可用三维结构来定义:1)时间维:既考虑当代人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2)空间维:既考虑本地域人的发展,又考虑其他地域人的发展,既满足本地域人的需求,又不对其他地域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3)需求维:既考虑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又要满足人类受教育、医疗保健、文娱体育、优美环境和社会福利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还应当考虑包括政治民主以及人权等方面的正当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论依据主要是什么

不过题中强调的重点在可持续。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发展的速度而是有把世界看成是相联系的系统。而A选项可以理解为系统的层次性,即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遵循系统优化的原理!这是我的一些观点,仅做参考!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七、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实施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公平性原则
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该原则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因此,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发展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发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的因素;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共同性原则
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
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它所讨论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虽然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无论富国还是贫国,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各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适当调整其国内和国际政策。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从而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环发大会的《里约宣言》的定义 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后世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求,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有关“发展”概念 传统的狭义的发展,指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 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现代发展模式:既要经济繁荣,又要社会进步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贫困和落后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只有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在发展中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要与自然相和谐 保护资源持续利用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 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展要保证公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 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该原则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因此,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发展权。 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发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的因素;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共同性原则: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 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它所讨论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虽然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无论富国还是贫国,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各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适当调整其国内和国际政策。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从而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期认为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以及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更不是经济增长的意思),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内涵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八、

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指从全局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环境等问题 ,坚持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以环境可持续为准则、以资源可持续为核心、以经济可持续为条件、以社会可持续为目标 ,最终促使社会共同进步、持续性发展并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的思想。其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经济、生态、自然、环境、资源、生产、生活、文化、伦理、哲学、战略、科学、系统、未来等 15个方面。其中 ,经济观、生态观、自然观、环境观、资源观、生产观、生活观、文化观和伦理观等 9个方面尤为重要。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思想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1.联系的观点。现在和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割裂。
2.发展的观点,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矛盾的观点。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应该认识论也可以的。规律等等。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统一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这包括: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主张;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设计;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重要理念;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等等。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九、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期认为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以及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更不是经济增长的意思),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全球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受到威胁。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在这种形式下,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将其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明确地提出并给予系统阐述的是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这一大纲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的委托,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支持和协作下制定的。在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为了使人们对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所提出的观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落实到行动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1年推出了另一部具有国际影响的文件——《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人们有时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的概念混为一谈,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持续增长”这个观念是不确切的。严格地说,没有任何自然事物可以无休止地、持续地增长。而“持续利用”这一概念则只能用于再生资源,当人们的利用不超过其负荷极限时有可能达到持续利用,这一概念也不适用于非再生资源。因此,在《保护地球》这一文件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3年11月成立)于1987年2月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普遍接受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并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到了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的共同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也有专家认为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三个原则,即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阶跃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公平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应该有同样选择的空间。 可持续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离开了资源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和谐性原则(或者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和谐性,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指出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需求性原则: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撑,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它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于市场而发展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人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仍然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可持续发展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高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已经隐含了高效性原则。事实上前四项原则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高效性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里的高效性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阶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间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3)包括: 第一,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必须全力防止地球生物资源的衰竭和灭绝。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第三,人类发展受自然资源所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经营管理战略,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主张产品、效率、资源和环境并重,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社会稳定和公平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就是: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中要尽量地减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各代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清洁生产和无害环境或有益环境的技术体系等。 四、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之内涵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国对自己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都进行着长远的战略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借鉴专家的观点来对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问题略作探讨,由此来窥探国际石油可持续发展观。 石油资源是基础,充足的石油资源和合理的勘探开发投入,可以保证有效的供给。对国内油气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既取决于对自然资源潜力的客观认识与合理开发利用,也与这个国家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程度有关。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利用国际资源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面对“非常”国际事态情况下,没有国际合作,没有满足国家一定时期需求的石油储备,国家石油安全也难以保证。石化工业的发展规模与布局既与国家石油资源潜力、质量品位和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对油气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有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尽管油气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比例却很低。因此,倡导节约利用油气资源,并积极寻求替代能源,就成为实现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国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鼓励和推进。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关系。在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强调油气资源的持续利用,油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油气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首先,石油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油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采取适合中国资源特色的油气资源利用战略,是保护资源、保证中国油气长久安全供应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第二,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石油企业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扩大盈利,发展生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负有保护环境、保障石油持续供应的社会责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石油企业只有建立起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把企业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与对社会贡献的责任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石油工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石油勘探开发及运输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或因事故发生泄漏,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石油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也会排放有害物质。因此,石油工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同时,赢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正是基于同样的理解与认识,国际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2003年4月8日在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政策、出口和贸易促进分会上,就美国能源形势、全球能源安全等问题作了报告。丹尼尔认为(2003):基于美国过去30多年的经历,保障能源安全应遵循8个原则,即:全球只有一个石油市场,美国只是该市场的一部分,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全球市场的稳定;能源供应多样化是能源安全主要保障之一;应急储备是应对石油中断的第一道防线;现在的石油市场比数十年前已有更大的灵活性,干预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寻求与其他石油进口国建立能源合作关系,不管这些国家是工业化国家、新的“全球化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还是贫穷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利用高质量的信息并加快信息在石油业的传递减少恐慌;美国需要与大部分石油输出国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牢固的对话和合作关系;健康的、由技术推动的国内能源工业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考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因素,致力于广泛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这些观点无不从同样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油气的支持,油气的可持续供应需要国家从多个方面考虑,并坚持油气可持续发展观,采取油气可持续供应措施。

怎么区分可持续发展的3个原则,尤其是公平性与共同性

你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怎样的吗

可持续发展理论什么时候开始提出

可持续发展理论什么时候开始提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1987年开始提出的。 20世纪6、70年代以后,随着公害问题的加剧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源于这种危机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WECD的成员们,把经过4年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和模式。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其概念最初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该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和资源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观点。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包含了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二是对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 报告指出,过去人们关心的是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人们则迫切地感到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对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之间在生态学方面互相依赖的重要性。 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而言,报告明确提出要变革人类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而言,报告提出,工业应当是高产低耗,能源应当被清洁利用,粮食需要保障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应当保持相对平衡。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对人类发展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它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普遍认同,并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扩展资料: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另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当代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给他们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过美好生活的愿望。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因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应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持续性原则 这里的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这就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产能力, 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因此,致力于达成既尊重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至关重要。 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写的“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 这就是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要共同促进自身之间、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这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 突出强调发展的主题

从单纯地重视科技发展、把经济增长看做“硬道理”而其他方面归为“软道理”,转变到强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要同文化教育、生态、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无疑是当代发展思想和发展实践的飞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淡化、模糊甚至冲击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可持续发展首选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可持续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种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概念有明显的区别,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和提高机会的平等性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是含义更广的发展目标,而经济增长则一般被定义为人均国民经济总值或实际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因此,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可持续发展是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一个不能保持或提高人均实际收入的社会不可能是发展的,而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以其它社会和政治团体为代价而获得,那么这种发展也是有害的。因此,要达到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新审视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其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而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发展,作为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为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剧增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同时逐步实现现代化和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肮脏。

2.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讲究生态效益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可持续发展要求节约资源,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治全球性环境污染,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一句话,要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展,决不是人类所期盼的发展。

3. 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①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 本;②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③由于今天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不能为后代人利用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产品销售价格则应是这些成本加上利税及流通费用的总和, 由生产者,最终则由消费者负担。否则,环境保护仍然只能得到口头上的重视而不会在各项工作中真正落实。

4.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

可持续发展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因此需要改变过去各个部门封闭地、分隔地、“单打一”地分别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的做法,提倡根据周密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原则,全面的信息和综合的要求来制定政策并予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纳入经济发展、人口、环境、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项立法及重大决策之中。

5.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里约宣言》强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当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标之一,也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宏观标准之一。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现代高度文明的体现,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摒弃过去虐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错误态度,改变不恰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全面规范人们的经济-社会行为和资源-环境行为,从而营造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融合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体现以高素质的人为中心的高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