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几级人能感觉到_几级地震人能感觉到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0-01-17 13:29:22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几级地震人能感觉到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如彝良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如玉树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如汶川地震)。

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 10 级之间。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扩展资料

1935年,查尔斯·里克特在研究美国南加州地震时,发明了一种定量测量地震大小的方法。他规定在震中距为100km的地方,如果“标准地震仪”(伍德—安德森地震仪,周期是0.8s,放大倍数为2080)记录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是1微米,震级为0。

如果振幅是x微米,震级为其对数。当然,当振幅是0.1微米时,震级为lg0.1=-1,相当于小锤子敲打地面产生的震级。实际上,绝大多数地震仪不会恰好都摆在100km震中距的地方,此时就要根据震中距对应的量规函数来校正数值。

里克特提出的这种震级标度被后人称为里氏震级ML,也叫地方性震级,主要适用于6级以下的中小地震,这里的L表示local(地方性)的意思。

里氏震级的出现,第一次把地震大小变成了可测量、可相互比较的量,为地震学的定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迄今为止,伍德—安德森地震仪早已绝迹,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但人们为了保持地震记录的对比和延续性,很多小地震仍会通过仪器的模拟仿真,计算出里氏震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震级

一般地震到几级人们才会感觉到?

地震的级别划分
  超微震: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人们察觉不到.
  弱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也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中强震是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是可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
  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人对几级的地震才有感觉?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多少级地震,人会有感觉到震动?

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

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

扩展资料

地震形成的原因:

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4、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

地震在几级以上才能感觉到呢?

三级以上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5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6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7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一般几级的地震人可以感觉的到?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一般几级的地震人可以感觉的到,或察觉的到?...

一般几级的地震人可以感觉的到,或察觉的到?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见下表),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记得啊

几级地震才会有震感?为何有的人没有感觉呢?

如题...

如题

几级地震会造成危害

地震等级表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 地震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2 地震烈度表
同样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这就要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如上所述,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见下表:
地震烈度 地面上人的感觉
Ⅰ度 无感
Ⅱ度 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
Ⅲ度 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
Ⅳ度 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Ⅴ度 室内普通、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
Ⅵ度 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
Ⅶ度 大多数人梦中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
Ⅷ度 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Ⅸ度 行动的人摔倒
Ⅹ度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
Ⅺ度 房屋普遍会倒塌,大量山崩滑坡
Ⅻ度 地面剧裂变化,山河改观

3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震源深度为10~30km)
震级 1~3 4 5 6 7 8 8~8.7
烈度 1~3° 4~5° 6~7° 7~8° 9~10° 11° 12°
(以上内容取自气象出版社2006,张学文等主编新疆气象手册附录617*618页)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参考资料: 百度 百科

查看全部
收到6502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