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教育是在于平时各种细节的监控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17-08-02 21:22:55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有些父母明白如何教孩子把任务分段进行、指导他们各种技能,并强调成功的重要性,但他们的孩子还是没能学习到父母希望他们得到的能力。问题可能出在他们没有应用这以下分析的原则。
对孩子的教育是在于平时各种细节的监控

  这些父母拟订了执行流程,确定这个流程管用,随即隐身幕后,期盼孩子独力完成。以整理书桌为例,他们可能会带孩子去买整理作业的笔记本或资料夹,甚至帮孩子决定怎么用这些文具,之后便期待孩子自己保持整洁有序。这些父母这么快就放手,恐怕太早了些!

  有朋友告诉我们,人要花三个星期才能把习惯养成。我们不确定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甚至不确定对成人来说是否正确,但我们认为对孩子还说,尤其是执行能力有所欠缺的孩子,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会充分善用执行能力,未免太过乐观。我们总是鼓励父母对蛛丝马迹提高警觉,因为愈早确定问题在哪儿,愈有可能看到进展。

  在开始执行本书提到的引导方式,或父母自己想出来策略之前,可能得花个几分钟把目前察觉到的问题仔细记录下来,它看起来如何?或听起来如何?用精确的词句描述行为(例如,忘记缴交学校作业、一碰到原订计划改变就哭),并且估算或记录这种情况多久发生一次?时间持续多长?如果行为涉及到不同的强度(发脾气有大有小),你还可以从温和到严重替它评个分。父母可能也得定期(每隔两、三周)把记录拿出来,看看问题改善的进展是否明显。我们提供了一张工作对照表,帮助父母监控进展状况。

  我们必须强调,在父母刚开始试图改变一项行为时,它有可能在转好之前,先变得更糟。如果孩子临睡前总是哭着要父母陪,而你决心要改掉这种行为,一开始你可能会发现他会哭得更久、更大声,然后状况才开始逐渐改善。为了正视情绪控制或反应抑制而设计的任一种引导行为,尤其是那种试图教导孩子替代行为、刻意忽略某些行为的策略,特别可能在问题改善前出现阵痛期。

  愈谨慎地设计(衡量)引导方法,还能早一点看到进展。在我们的经验里,有些父母比较有能力做到精确引导和持续记录。至于那些没办法那么精确的父母,只要定期“检视”,也一定可以发现情况的进展。

查看全部
收到3321个赞